下书看 > 嫡妹非要换亲,送我当上侯夫人 > 第五百六十二章 祖宗庇佑

嫡妹非要换亲,送我当上侯夫人 第五百六十二章 祖宗庇佑

    最终兄弟两个还是像年少时一般,同去了家祠。

    顾侯爷大步流星在前。

    又怂又很爱跟着三哥搅事的顾六爷提着灯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吱呀一声,推开沉重的大门,借着昏暗的灯光,能瞧见黑暗阴冷的祠堂里牌位和神像都按照昭穆的顺序依次排列了几重。

    “这么暗,能看清什么?”

    不明所以的顾六爷觉得没趣,小声嘀咕。

    顾侯爷道:“我能看清。”

    顾六爷有点生气,却又不敢发作,只呆呆地给他打灯。

    好半晌,顾侯爷道:“走罢。”

    “这就好了?”顾六爷问:“你瞧出什么来了?”

    顾侯爷道:“好了,我都说了我就是来和祖宗们打打招呼,混个脸熟,你不信。这不是族里打算中秋节一同祭祀祖宗,我想着族祠里有那么多牌位神像,恐怕不能都摆出来,就先来自家祠堂看看,中秋节咱们自个也要祭拜一番才好。”

    “真的?”

    顾六爷一脸狐疑。

    明明知道对方在骗他,但却没有证据,只能寄托于对方的良知。

    没有良知的顾侯爷点头:“自然是真的,你知这是为何?”

    “为何?”顾六爷洗耳恭听。

    顾侯爷道:“你三嫂在家庙揪出智光那秃驴,又在回来的路上捉住了耶律贤勇。她一个小女子如此厉害,必然是祖宗借你三嫂显灵庇佑我顾氏一族。咱们这些得了庇佑的子孙,自然不能忘了祖宗,族里就打算中秋节大家一起祭祀祖先。你说说我们自己府里是不是也该祭拜一番?”

    顾六爷被说服了。

    想想也是,三哥竟然能讨得三嫂这样的妻子,一定是祖宗庇佑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自觉地,他看向顾侯爷的眼神就满是佩服欣赏以及一点点的恍然大悟和跃跃欲试。

    顾侯爷全然不知自个已经把六弟忽悠得往不可知的方向去了,见他不再言语,道:“走罢。”

    顾六爷便打着灯笼跟着顾侯爷往回走。

    一路上,树影幢幢,时不时还有几声奇诡的鸟叫,惊得顾六爷身上的汗毛都立了起来,话就更多了。

    “三哥,书海阁想抢咱们诗集的生意,也摆了诗擂,可惜没什么人去,哈哈,”顾六爷笑道:“于是他们就又想了法子,重金从沧州请来高手做九转莲花灯,还广招名士,打算在太后寿诞那日惊艳世人。你绝想不到,他们不仅给松山先生下了帖子,还拜托他务必要请出南塘公子,说只要松山先生愿意,他们可以给出黄金百两。”

    听到这个顾侯爷就来了兴致,应道:“他们竟然还想请南塘公子,哈哈,真是痴心妄想。不过,这书海阁主人还真是敢想,竟然来我定北侯府请松山先生为他们作诗,以为咱们是没脾气的泥人儿?可见咱们往日里性子太好了些,等十六回来,让他为你好好出气,现在事体繁多,一时还顾不上,暂且放放。”

    顾六爷笑道:“好,十六能忙得过来么?不是还要跟着宝珠去白鹤书院读书?”

    顾侯爷含混了两句。

    顾六爷也不细究,他三哥一口唾沫一个钉,定然能成的。

    兴致勃勃地又道:“要说出气,我那本诗集大卖就已经出了气了,书海阁看的眼热,还和沈长乐商议想要分一杯羹,沈长乐自然不会答应。书海阁摆擂台和咱们抢生意,也是商人逐利的本性,我也犯不着生气。只是这次他们送消息给松山先生,说的话我确是被气着了。”

    “哦?”顾侯爷扬了扬眉,知道自家弟弟这是来告状了,就问:“怎么说?”

    “他们不仅仅是来约诗,还打算挖墙脚,”顾六爷道:“松山先生给我看了信,说咱们定北侯府看起来风光,实际上确如在芦花上建巢的水鸭子一般,时刻都有覆巢之祸,松山先生和南塘公子身为名士,被定北侯府利用来附庸风雅不说,还会被带累。与其以后被人攻讦和定北侯府结党,不如不偏不倚做真名士,书海阁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若是这次不从,只怕以后追悔莫及。”

    说完,顾六爷将灯举得高了些,照了照三哥的脸色。

    原本看了信,他就有些嘀咕。

    今日听三哥说和齐王结盟,要和蔺皇后太子作对,心里就更加忐忑。

    顾侯爷冷冷道:“好好地打灯照路,崴了脚哭鼻子可没人哄你。”

    “哦,”顾六爷老实了。

    顾侯爷又冷哼了一声。

    “没想到书海阁主人还有这番见识,只是行事猥琐,让人不喜,既然他这么说,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呗。”

    先恐吓,后威胁,竟然动土动到他小妻子头上来了。

    真是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就不知道定北侯府的厉害。

    顾侯爷心里打着几百个转,面上却半点不显。

    顾六爷还追着问:“南塘公子名声大噪,太子和齐王等人都在想着法子打探消息,也都想了法子来问,咱们如今和齐王走的近,是否要告诉他呢?”

    顾侯爷道:“这事就不必说了。两方结盟,却也不是什么底细都要告诉人的,这件事岳父大人也瞒的死紧,就连岳母都不知道。”

    顾六爷连忙保证:“我也绝不会泄漏出半个字。”

    “那就好,”顾侯爷驻足,转过身来,认真看着弟弟道:“松山先生说过,若是南塘公子名满士林才是好事。我虽不以为意,却想着你嫂子满腹才学却嫁给了我,便等于无有一般,让她有个名头在世人面前彰显一二过过瘾也好。但最近和六部的人打交道多了,我又想咱们武将人家只知道带兵打仗,耍枪弄棒,往来的也都是些粗人,不懂这些文人的规矩,也不明白他们想什么,推崇什么,说又说不过人家,玩心眼子就更是不如了,也难怪被人家踩在脚底下。你看看我,即便立下不世功勋,明面上被人推崇,还不是暗地里被人辖制,背地里被他们嘲讽是个粗汉。你嫂子若是能借着这名头,为我们扳回来一两分,也是咱们定北侯府的幸事,武将们的幸事。”

    听闻自家三哥这么一大段肺腑之言,顾六爷内心万马奔腾,暗想自家三哥如今说话行事和之前相比犹如脱胎换骨,这一定是祖宗庇佑,他也想在祖宗跟前求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