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尊:我用鉴宝赚大钱 第412章 大朝会上务必万事小心
热门推荐:
山野风情小傻医
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
男友是匹大白狼每天晚上都会想
癫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剧本
村野孽乱
绝症封心后,温小姐顶替了白月光
虐完我,前妻后悔了,求我回头
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
末世:从第6次生物大灭绝开始
她摊开手,做了个“堆积如山”的手势,指节因为长期翻阅文书而显得有些粗糙。
“一天天忙得,真真是脚打后脑勺,连喘口气的空隙都难寻,南江的风光都没顾上细看两眼,就被这些案牍给淹没了。”
闫茉白看着好友脸上真切流露的倦色,那份因酒足饭饱而升起的轻松也淡了几分。
她对于工部的繁忙和木锦之的辛劳是知道的,同情的心思也早就有过,只是此刻再絮叨那些安慰的话也显得多余且无力。
她懒得多费唇舌去表现那份同情,只是撇了撇嘴,算是回应。
随即,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能驱散这沉闷气氛的好事,眼睛忽地一亮,身体也从瘫软的状态里稍稍坐直了些,脸上重新挂上那种带着点纨绔子弟特有的、对享乐向往的神情。
“哎呀,熬着吧!等熬过了这阵子,春闱前后总能松快些。”
她挥了挥手,仿佛要把眼前的烦闷都拂开。
“那时候天也暖了,仗……若是顺利也该打完了或者暂时消停了,京都城里最是热闹。除了吏部、史官,还有那些个要负责主考、阅卷的倒霉蛋儿,咱们这些人啊,大多数都能空出手来,喘口气儿,享享清福!”
她说着,脸上已带上了憧憬的笑意,身体又往前倾了倾,凑近木锦之,声音里带着点诱哄和分享秘密般的兴奋。
“对了对了,还有京郊的春猎。皇家围场一开,那才叫一个痛快!骑骑马,射射兔子,晚上围着篝火烤肉喝酒……还有啊,各家的小辈们也会组在一起踏春、游湖,吟诗作对,赏花逗趣,热闹着呢!到时候我也给你下帖子。”
闫茉白拍了拍胸脯,一副包在她身上的豪气模样。
“还有燕清,你拉着她一起过来。让你们这整天埋首案牍的工部大忙人,也好好见识见识咱们京都城里的乐子!保管比你那木头刨花有意思!”
她说完,还促狭地冲木锦之眨了眨眼,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两位严肃的工部侍郎被拉入游湖画舫、面对莺莺燕燕时那副手足无措的有趣场景。
闫茉白描绘的春日图景带着鲜活的热闹气儿,仿佛驱散了秋夜的微凉和案牍的沉闷。
她拍着胸脯保证下帖子的动作幅度颇大,引得发髻上那支歪斜的发簪上的金穗也跟着一阵乱晃,在烛光下划出细碎的光影。
木锦之看着好友这副兴致勃勃、甚至带着点孩子气的模样,唇边的笑意加深了几分,无奈中又透着纵容。
她身体放松地倚在圈椅宽厚的靠背上,一只手随意地搭在雕花扶手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叩着光滑的木质纹路,发出细微的笃笃声。
另一只手则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桂花酿,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残留的、几乎透明的浅金色液体。
“好,”木锦之的声音带着酒后的温醇,比平日少了几分沉稳,多了几分包容,“那便等着你的帖子。到时候,我也去见识见识京都的‘乐子’到底有多乐。”
她特意加重了“乐子”二字,尾音微微上扬,带着点调侃闫茉白的意味。
闫茉白得了准话,心满意足地“嘿嘿”一笑,这才觉得酒意和饱腹感带来的困倦如潮水般涌上。
她挣扎着从舒适的圈椅里把自己“拔”出来,动作带着点笨拙和迟缓,像只吃饱喝足后不愿动弹的大猫。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骼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她舒服地喟叹一声。
“啊——吃饱喝足,该回去挺尸了。再待下去,怕是要在你这椅子上睡到天明了。”
木锦之也随之起身,动作依旧沉稳。
她绕过桌子,走到闫茉白身边,自然地伸手虚扶了一下对方有些摇晃的胳膊。
“走吧,我送你出去。夜深露重,小心脚下。”
两人并肩走出温暖明亮的饭厅,一股带着深秋寒意的夜风立刻迎面扑来,吹得廊下的灯笼剧烈摇晃,光影在地上拉扯出变幻莫测的形状。
闫茉白被冷风一激,酒意似乎散了些,缩了缩脖子,裹紧了身上的外袍。
木锦之则神色如常,只微微眯了下眼适应光线变化。
她们沿着回廊缓步而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月光清冷,洒在庭院里尚未凋零的几丛秋菊上,镀上一层朦胧的银边。
闫茉白似乎还在回味方才的美食,咂咂嘴。
“锦之,那厨子…真不错。尤其是那蒸蟹的火候和那鱼……啧,改日我得再来蹭饭!”
“随时恭候。”木锦之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庭院里显得格外清晰。
不多时,便到了府门前。闫府的马车早已在阶下等候,车辕上挂着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曳,拉车的马儿不耐地打了个响鼻,喷出团团白气。
闫茉白的贴身侍从见她出来,连忙上前搀扶。
闫茉白走到马车旁,扶着侍从的手臂,一只脚已踏上脚凳,却又忽然停住。
她转过身,脸上的醉态和嬉笑收敛了几分,眼神在府门悬挂的灯笼光线下显得格外认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她看着站在阶上的木锦之,声音比方才低沉了些许,清晰地传入木锦之耳中。
“锦之,三日后入宫,大朝会上……务必万事小心。”
这突如其来的叮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木锦之对上闫茉白的视线,在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看到了关切与一丝隐忧。
她心中微动,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只轻轻颔首,同样郑重地回应,“行安放心,我省得。路上小心。”
闫茉白这才彻底放心似的,咧嘴一笑,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态又回来了,挥了挥手,“走了走了,你也快回去歇着吧!”
说罢,利落地钻进了马车车厢。
车帘落下,隔绝了视线。
车夫轻喝一声,鞭梢在空中甩出一个清脆的响,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渐渐融入浓重的夜色,只留下两盏摇晃的尾灯,如同两颗微弱的星辰,最终也消失在长街的尽头。
木锦之独自站在府门前的石阶上,目送着马车远去,直至连那点微光也彻底不见。
夜风更凉了,吹动她未束紧的几缕鬓发,拂过微凉的脸颊。
方才闫茉白带来的短暂喧闹和暖意,仿佛也被这马车一同带走,只留下无边寂静和深秋的寒凉包裹着她。
她脸上的温和笑意如同退潮般缓缓敛去,恢复了惯有的沉静,甚至比平日更添了几分凝重。
闫茉白那句“万事小心”的提醒,在耳边回响。
她在阶上又站了片刻,任凭冷风吹拂,似乎想借着这寒意让自己被酒意和倦怠熏染的头脑更加清醒。
更深露重,庭院角落传来几声不知名秋虫的最后鸣叫,更显得夜阑人静。
终于,她缓缓转身,拾级而上。
厚重的府门在她身后被守夜的仆从无声地、沉重地合拢,发出“哐”的一声闷响,彻底隔绝了门外的世界。
府内廊下的灯笼依旧亮着,投下昏黄的光晕。
木锦之没有立刻回房,而是沿着回廊,慢慢地踱回方才热闹散尽的饭厅。
厅内,仆人们已经动作麻利的收拾完了残局,只余下空气里还残留的酒气、蟹的腥鲜和桂花糕的甜香。
混合在一起,莫名的有种宴席散场后特有的、带着点颓靡的气息。
她站在门口,目光扫过那张空荡荡的餐桌,仿佛还能看到方才三人围坐畅谈的情景。
“一天天忙得,真真是脚打后脑勺,连喘口气的空隙都难寻,南江的风光都没顾上细看两眼,就被这些案牍给淹没了。”
闫茉白看着好友脸上真切流露的倦色,那份因酒足饭饱而升起的轻松也淡了几分。
她对于工部的繁忙和木锦之的辛劳是知道的,同情的心思也早就有过,只是此刻再絮叨那些安慰的话也显得多余且无力。
她懒得多费唇舌去表现那份同情,只是撇了撇嘴,算是回应。
随即,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能驱散这沉闷气氛的好事,眼睛忽地一亮,身体也从瘫软的状态里稍稍坐直了些,脸上重新挂上那种带着点纨绔子弟特有的、对享乐向往的神情。
“哎呀,熬着吧!等熬过了这阵子,春闱前后总能松快些。”
她挥了挥手,仿佛要把眼前的烦闷都拂开。
“那时候天也暖了,仗……若是顺利也该打完了或者暂时消停了,京都城里最是热闹。除了吏部、史官,还有那些个要负责主考、阅卷的倒霉蛋儿,咱们这些人啊,大多数都能空出手来,喘口气儿,享享清福!”
她说着,脸上已带上了憧憬的笑意,身体又往前倾了倾,凑近木锦之,声音里带着点诱哄和分享秘密般的兴奋。
“对了对了,还有京郊的春猎。皇家围场一开,那才叫一个痛快!骑骑马,射射兔子,晚上围着篝火烤肉喝酒……还有啊,各家的小辈们也会组在一起踏春、游湖,吟诗作对,赏花逗趣,热闹着呢!到时候我也给你下帖子。”
闫茉白拍了拍胸脯,一副包在她身上的豪气模样。
“还有燕清,你拉着她一起过来。让你们这整天埋首案牍的工部大忙人,也好好见识见识咱们京都城里的乐子!保管比你那木头刨花有意思!”
她说完,还促狭地冲木锦之眨了眨眼,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两位严肃的工部侍郎被拉入游湖画舫、面对莺莺燕燕时那副手足无措的有趣场景。
闫茉白描绘的春日图景带着鲜活的热闹气儿,仿佛驱散了秋夜的微凉和案牍的沉闷。
她拍着胸脯保证下帖子的动作幅度颇大,引得发髻上那支歪斜的发簪上的金穗也跟着一阵乱晃,在烛光下划出细碎的光影。
木锦之看着好友这副兴致勃勃、甚至带着点孩子气的模样,唇边的笑意加深了几分,无奈中又透着纵容。
她身体放松地倚在圈椅宽厚的靠背上,一只手随意地搭在雕花扶手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叩着光滑的木质纹路,发出细微的笃笃声。
另一只手则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桂花酿,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残留的、几乎透明的浅金色液体。
“好,”木锦之的声音带着酒后的温醇,比平日少了几分沉稳,多了几分包容,“那便等着你的帖子。到时候,我也去见识见识京都的‘乐子’到底有多乐。”
她特意加重了“乐子”二字,尾音微微上扬,带着点调侃闫茉白的意味。
闫茉白得了准话,心满意足地“嘿嘿”一笑,这才觉得酒意和饱腹感带来的困倦如潮水般涌上。
她挣扎着从舒适的圈椅里把自己“拔”出来,动作带着点笨拙和迟缓,像只吃饱喝足后不愿动弹的大猫。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骼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她舒服地喟叹一声。
“啊——吃饱喝足,该回去挺尸了。再待下去,怕是要在你这椅子上睡到天明了。”
木锦之也随之起身,动作依旧沉稳。
她绕过桌子,走到闫茉白身边,自然地伸手虚扶了一下对方有些摇晃的胳膊。
“走吧,我送你出去。夜深露重,小心脚下。”
两人并肩走出温暖明亮的饭厅,一股带着深秋寒意的夜风立刻迎面扑来,吹得廊下的灯笼剧烈摇晃,光影在地上拉扯出变幻莫测的形状。
闫茉白被冷风一激,酒意似乎散了些,缩了缩脖子,裹紧了身上的外袍。
木锦之则神色如常,只微微眯了下眼适应光线变化。
她们沿着回廊缓步而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月光清冷,洒在庭院里尚未凋零的几丛秋菊上,镀上一层朦胧的银边。
闫茉白似乎还在回味方才的美食,咂咂嘴。
“锦之,那厨子…真不错。尤其是那蒸蟹的火候和那鱼……啧,改日我得再来蹭饭!”
“随时恭候。”木锦之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庭院里显得格外清晰。
不多时,便到了府门前。闫府的马车早已在阶下等候,车辕上挂着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曳,拉车的马儿不耐地打了个响鼻,喷出团团白气。
闫茉白的贴身侍从见她出来,连忙上前搀扶。
闫茉白走到马车旁,扶着侍从的手臂,一只脚已踏上脚凳,却又忽然停住。
她转过身,脸上的醉态和嬉笑收敛了几分,眼神在府门悬挂的灯笼光线下显得格外认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她看着站在阶上的木锦之,声音比方才低沉了些许,清晰地传入木锦之耳中。
“锦之,三日后入宫,大朝会上……务必万事小心。”
这突如其来的叮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木锦之对上闫茉白的视线,在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看到了关切与一丝隐忧。
她心中微动,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只轻轻颔首,同样郑重地回应,“行安放心,我省得。路上小心。”
闫茉白这才彻底放心似的,咧嘴一笑,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态又回来了,挥了挥手,“走了走了,你也快回去歇着吧!”
说罢,利落地钻进了马车车厢。
车帘落下,隔绝了视线。
车夫轻喝一声,鞭梢在空中甩出一个清脆的响,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渐渐融入浓重的夜色,只留下两盏摇晃的尾灯,如同两颗微弱的星辰,最终也消失在长街的尽头。
木锦之独自站在府门前的石阶上,目送着马车远去,直至连那点微光也彻底不见。
夜风更凉了,吹动她未束紧的几缕鬓发,拂过微凉的脸颊。
方才闫茉白带来的短暂喧闹和暖意,仿佛也被这马车一同带走,只留下无边寂静和深秋的寒凉包裹着她。
她脸上的温和笑意如同退潮般缓缓敛去,恢复了惯有的沉静,甚至比平日更添了几分凝重。
闫茉白那句“万事小心”的提醒,在耳边回响。
她在阶上又站了片刻,任凭冷风吹拂,似乎想借着这寒意让自己被酒意和倦怠熏染的头脑更加清醒。
更深露重,庭院角落传来几声不知名秋虫的最后鸣叫,更显得夜阑人静。
终于,她缓缓转身,拾级而上。
厚重的府门在她身后被守夜的仆从无声地、沉重地合拢,发出“哐”的一声闷响,彻底隔绝了门外的世界。
府内廊下的灯笼依旧亮着,投下昏黄的光晕。
木锦之没有立刻回房,而是沿着回廊,慢慢地踱回方才热闹散尽的饭厅。
厅内,仆人们已经动作麻利的收拾完了残局,只余下空气里还残留的酒气、蟹的腥鲜和桂花糕的甜香。
混合在一起,莫名的有种宴席散场后特有的、带着点颓靡的气息。
她站在门口,目光扫过那张空荡荡的餐桌,仿佛还能看到方才三人围坐畅谈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