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尊:我用鉴宝赚大钱 第423章 早朝献宝 中
热门推荐:
重生都市之复仇风云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嘻哈史诗看古今
当穿书小诡探遇上双面王爷之后
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
穿越女尊:我用鉴宝赚大钱
谁家鸿蒙圣体像你一样,天天偷家
在异界开始抄游戏
我的侄女最近有点怪
木锦之抬起头,今日第一次看向上首靖安帝的面容。
她目光澄澈而坚定,毫不避讳地迎向那仿佛能穿透人心的视线,语气斩钉截铁。
“臣敢将此物呈于陛下面前,自然确信它是目前所能锻造出的最好之物。
只是,好物难求,其锻造之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故臣才斗胆,为长远计,求此僻静之所,以期能为陛下、为朝廷,源源不断,锻造神兵!”
木锦之那番“求山铸兵”的惊人之语,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下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朝堂。
尤其是御史台那几位早已按捺不住的言官,她们本就对工部近来大规模征召工匠一事心存疑虑,认为有“劳民伤财、靡费国帑”之嫌,再加上木锦之回京后“闭门谢客、目无同僚”的“傲慢行径”早已在她们心中积攒了足够的“罪证”。
此刻,眼见木锦之竟敢公然向陛下“索要山头”,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火上浇油的绝佳弹劾良机。
木锦之“为国铸器”的慷慨陈词余音尚在大殿梁柱间萦绕,那位蓄势待发的瘦高陈御史,已然如同离弦之箭,猛地一步跨出队列。
她高举着象征言官职责的象牙笏板,手臂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因义愤而涨得通红,声音更是拔得又尖又利,带着一种仿佛目睹了滔天大罪的悲愤,刺破了短暂的沉寂。
“陛下,臣,御史台陈仲康,有本死谏!弹劾工部左侍郎、忠勤伯木锦之狂悖无道,藐视天威,其心可诛!”
她这“死谏”二字一出,殿内气氛骤然又紧绷了几分。
连角落香炉里升腾的青烟都似乎凝滞了一瞬。
陈御史深吸一口气,如同积蓄着雷霆之力,笏板直指仍立于殿中的木锦之,声音洪亮得几乎要将殿顶掀翻。
“其一,僭越妄为,图谋不轨,请陛下明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川河流,皆属皇家!
木锦之区区一介臣子,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向陛下索要京郊山头。
此乃何意?
是欲裂土封疆,效仿诸侯,还是意图拥山自重,行那聚众谋逆之举?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竟出自陛下亲封之伯爵、朝廷命官之口,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臣请陛下,立斩此獠,以儆效尤!”
这顶“裂土封疆”、“聚众谋逆”的帽子,其分量之重,足以将任何官员碾得粉身碎骨。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不少官员看向陈仲康的眼神,已带上了惊惧。
陈御史根本不给木锦之喘息的机会,语速更快,火力更猛。
“其二,劳民伤财,居心叵测。
工部近期大肆征召工匠,动辄数百上千人,耗费钱粮无数。
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木锦之口口声声为铸‘神兵’,然神兵何在?
仅凭其空口白话,便要朝廷靡费巨资,征召民夫。
此非为国,实乃假公济私,借朝廷之名,行敛财练兵之实。
其心险恶,令人发指。
臣恳请陛下,即刻彻查工部账目,锁拿相关人等。”
矛头瞬间从木锦之个人,指向了整个工部的运作,用心极其狠辣。
“其三,狂悖无礼,败坏纲纪!”
陈御史的声音转向了那种熟悉的、痛心疾首的腔调。
“木锦之得封伯爵,便自视高人一等,归京之后,闭门不出,拒见同僚。
京都上下,递帖相邀者,无论亲疏远近,无论官职高低,皆被其傲慢回绝。
此等行径,非是谦逊谨慎,实乃目无尊卑,践踏官场礼仪。将同僚情谊、朝廷法度视若无物。长此以往,百官离心,纲纪崩坏。
更有甚者,其日常携带怪异斜挎之物,招摇过市,举止轻佻,毫无重臣风范。
前有王御史仗义执言而遭贬黜,此风不刹,国将不国!
陛下!
木锦之此人,恃宠而骄,目无法纪,狂悖僭越,其罪罄竹难书!
臣恳请陛下,将其夺爵罢官,下狱论罪!
并彻查工部,以肃清流毒!”
陈御史一口气将积攒的“罪状”倾泻而出,字字如刀,句句诛心。
最后更是重重跪下,以头触地,高呼,“臣泣血叩请,望陛下明察!”
“臣附议!木锦之罪不容诛!”
“臣亦附议!工部账目,必须彻查!”
“陛下!此风断不可长啊陛下!”
陈御史身后,另外几位御史如同早就排练好一般,齐刷刷出列跪倒,声音激愤地高声附和。
一时间,御史台数人跪伏于殿中,形成一股逼人的声势,矛头直指木锦之,更隐隐将整个工部都笼罩在“图谋不轨”、“贪腐靡费”的阴影之下。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无数道目光,充满了震惊、恐惧、担忧、幸灾乐祸……复杂难言,全部聚焦在那孤零零站在殿中央的绯红身影上。
工部尚书曹大人眉头紧锁成川字,脸色铁青。
燕清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双拳紧握,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若非同僚死死拉住,她几乎要冲出去与御史对质。
“哈!”
一声短促而清晰的嗤笑,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大殿肃穆凝重的空气中骤然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荒谬感和尖锐的嘲讽。
木锦之实在是没忍住。陈仲康御史那番慷慨激昂、仿佛她木锦之已是十恶不赦、动摇国本的乱臣贼子的控诉,其逻辑之荒谬,用心之险恶,让她胸中那股被强行压抑的怒火瞬间冲破了理智的堤防,化作这声冰冷的、充满讥诮的笑声。
这笑声如同滚油泼进了沸水,那几个本就激愤的御史,脸色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眼神如同淬了毒的刀子,齐刷刷地、带着要将她生吞活剥般的恨意,狠狠钉在木锦之身上。
陈仲康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手指哆嗦着指向木锦之,嘴唇翕动,眼看就要爆发出更激烈的斥责。
木锦之却看也不看她们一眼。
她猛地转过身,背对着那几道几乎要刺穿她的目光,面向高踞御座之上的靖安帝,躬身,行礼,动作干脆利落。
再抬起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依旧残留着未尽的冷意和一丝近乎玩味的荒谬感。
“陛下,”她的声音清朗,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御史台诸位大人似乎格外擅长讲笑话。臣……方才实在是没忍住,失仪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她刻意将“讲笑话”三个字咬得极重,那份轻蔑几乎要溢出来。
“木锦之!你……你竟敢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藐视……”
陈仲康哪里受过这等当面羞辱,怒发冲冠,厉声呵斥。
然而,她的话音未落,一道沉稳如山、却带着冰棱般寒气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直接将其截断。
“陈御史,这里是朝堂,不是市井闹市,容不得你咆哮失仪。”
话音落处,工部尚书曹元弋已大步走出队列。
她身形相比较于木锦之和燕清,并不算得上魁梧,但此刻步履沉稳,腰背挺直如松,周身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凛然气势。
她先是恭敬地向御座上的靖安帝行了一礼,随即转身,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直接锁定陈仲康等一众御史,那眼神中的威压,让几个激愤的御史下意识地转移了视线。
曹元弋在朝中历经三朝,根基深厚,德高望重,深得靖安帝信重。
御史台内并非铁板一块,自然也有与她交好或敬畏她的人。
更何况,陈仲康今日的指控实在太过恶毒,为了搏一个“死谏”的清名,竟将“逆臣反贼”、“斩首示众”这等诛心之词扣在刚刚立下大功的木锦之头上,这不仅是针对木锦之,更是对整个工部乃至陛下的识人之明发起的挑战。
她目光澄澈而坚定,毫不避讳地迎向那仿佛能穿透人心的视线,语气斩钉截铁。
“臣敢将此物呈于陛下面前,自然确信它是目前所能锻造出的最好之物。
只是,好物难求,其锻造之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故臣才斗胆,为长远计,求此僻静之所,以期能为陛下、为朝廷,源源不断,锻造神兵!”
木锦之那番“求山铸兵”的惊人之语,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下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朝堂。
尤其是御史台那几位早已按捺不住的言官,她们本就对工部近来大规模征召工匠一事心存疑虑,认为有“劳民伤财、靡费国帑”之嫌,再加上木锦之回京后“闭门谢客、目无同僚”的“傲慢行径”早已在她们心中积攒了足够的“罪证”。
此刻,眼见木锦之竟敢公然向陛下“索要山头”,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火上浇油的绝佳弹劾良机。
木锦之“为国铸器”的慷慨陈词余音尚在大殿梁柱间萦绕,那位蓄势待发的瘦高陈御史,已然如同离弦之箭,猛地一步跨出队列。
她高举着象征言官职责的象牙笏板,手臂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因义愤而涨得通红,声音更是拔得又尖又利,带着一种仿佛目睹了滔天大罪的悲愤,刺破了短暂的沉寂。
“陛下,臣,御史台陈仲康,有本死谏!弹劾工部左侍郎、忠勤伯木锦之狂悖无道,藐视天威,其心可诛!”
她这“死谏”二字一出,殿内气氛骤然又紧绷了几分。
连角落香炉里升腾的青烟都似乎凝滞了一瞬。
陈御史深吸一口气,如同积蓄着雷霆之力,笏板直指仍立于殿中的木锦之,声音洪亮得几乎要将殿顶掀翻。
“其一,僭越妄为,图谋不轨,请陛下明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川河流,皆属皇家!
木锦之区区一介臣子,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向陛下索要京郊山头。
此乃何意?
是欲裂土封疆,效仿诸侯,还是意图拥山自重,行那聚众谋逆之举?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竟出自陛下亲封之伯爵、朝廷命官之口,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臣请陛下,立斩此獠,以儆效尤!”
这顶“裂土封疆”、“聚众谋逆”的帽子,其分量之重,足以将任何官员碾得粉身碎骨。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不少官员看向陈仲康的眼神,已带上了惊惧。
陈御史根本不给木锦之喘息的机会,语速更快,火力更猛。
“其二,劳民伤财,居心叵测。
工部近期大肆征召工匠,动辄数百上千人,耗费钱粮无数。
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木锦之口口声声为铸‘神兵’,然神兵何在?
仅凭其空口白话,便要朝廷靡费巨资,征召民夫。
此非为国,实乃假公济私,借朝廷之名,行敛财练兵之实。
其心险恶,令人发指。
臣恳请陛下,即刻彻查工部账目,锁拿相关人等。”
矛头瞬间从木锦之个人,指向了整个工部的运作,用心极其狠辣。
“其三,狂悖无礼,败坏纲纪!”
陈御史的声音转向了那种熟悉的、痛心疾首的腔调。
“木锦之得封伯爵,便自视高人一等,归京之后,闭门不出,拒见同僚。
京都上下,递帖相邀者,无论亲疏远近,无论官职高低,皆被其傲慢回绝。
此等行径,非是谦逊谨慎,实乃目无尊卑,践踏官场礼仪。将同僚情谊、朝廷法度视若无物。长此以往,百官离心,纲纪崩坏。
更有甚者,其日常携带怪异斜挎之物,招摇过市,举止轻佻,毫无重臣风范。
前有王御史仗义执言而遭贬黜,此风不刹,国将不国!
陛下!
木锦之此人,恃宠而骄,目无法纪,狂悖僭越,其罪罄竹难书!
臣恳请陛下,将其夺爵罢官,下狱论罪!
并彻查工部,以肃清流毒!”
陈御史一口气将积攒的“罪状”倾泻而出,字字如刀,句句诛心。
最后更是重重跪下,以头触地,高呼,“臣泣血叩请,望陛下明察!”
“臣附议!木锦之罪不容诛!”
“臣亦附议!工部账目,必须彻查!”
“陛下!此风断不可长啊陛下!”
陈御史身后,另外几位御史如同早就排练好一般,齐刷刷出列跪倒,声音激愤地高声附和。
一时间,御史台数人跪伏于殿中,形成一股逼人的声势,矛头直指木锦之,更隐隐将整个工部都笼罩在“图谋不轨”、“贪腐靡费”的阴影之下。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无数道目光,充满了震惊、恐惧、担忧、幸灾乐祸……复杂难言,全部聚焦在那孤零零站在殿中央的绯红身影上。
工部尚书曹大人眉头紧锁成川字,脸色铁青。
燕清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双拳紧握,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若非同僚死死拉住,她几乎要冲出去与御史对质。
“哈!”
一声短促而清晰的嗤笑,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大殿肃穆凝重的空气中骤然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荒谬感和尖锐的嘲讽。
木锦之实在是没忍住。陈仲康御史那番慷慨激昂、仿佛她木锦之已是十恶不赦、动摇国本的乱臣贼子的控诉,其逻辑之荒谬,用心之险恶,让她胸中那股被强行压抑的怒火瞬间冲破了理智的堤防,化作这声冰冷的、充满讥诮的笑声。
这笑声如同滚油泼进了沸水,那几个本就激愤的御史,脸色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眼神如同淬了毒的刀子,齐刷刷地、带着要将她生吞活剥般的恨意,狠狠钉在木锦之身上。
陈仲康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手指哆嗦着指向木锦之,嘴唇翕动,眼看就要爆发出更激烈的斥责。
木锦之却看也不看她们一眼。
她猛地转过身,背对着那几道几乎要刺穿她的目光,面向高踞御座之上的靖安帝,躬身,行礼,动作干脆利落。
再抬起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依旧残留着未尽的冷意和一丝近乎玩味的荒谬感。
“陛下,”她的声音清朗,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御史台诸位大人似乎格外擅长讲笑话。臣……方才实在是没忍住,失仪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她刻意将“讲笑话”三个字咬得极重,那份轻蔑几乎要溢出来。
“木锦之!你……你竟敢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藐视……”
陈仲康哪里受过这等当面羞辱,怒发冲冠,厉声呵斥。
然而,她的话音未落,一道沉稳如山、却带着冰棱般寒气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直接将其截断。
“陈御史,这里是朝堂,不是市井闹市,容不得你咆哮失仪。”
话音落处,工部尚书曹元弋已大步走出队列。
她身形相比较于木锦之和燕清,并不算得上魁梧,但此刻步履沉稳,腰背挺直如松,周身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凛然气势。
她先是恭敬地向御座上的靖安帝行了一礼,随即转身,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直接锁定陈仲康等一众御史,那眼神中的威压,让几个激愤的御史下意识地转移了视线。
曹元弋在朝中历经三朝,根基深厚,德高望重,深得靖安帝信重。
御史台内并非铁板一块,自然也有与她交好或敬畏她的人。
更何况,陈仲康今日的指控实在太过恶毒,为了搏一个“死谏”的清名,竟将“逆臣反贼”、“斩首示众”这等诛心之词扣在刚刚立下大功的木锦之头上,这不仅是针对木锦之,更是对整个工部乃至陛下的识人之明发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