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心门三通 > 第34章 众生皆佛

心门三通 第34章 众生皆佛

    呼……

    伏牛摘下面具,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刚才狂躁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刚才太冲动了。”

    伏牛看看自己的双手,他没想到自己的怒气有一天会大到那个程度。

    当听到阿帆对单剑雄的控诉,伏牛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祖父祖母,他们过着穷苦日子,把自己供上了大学,单剑雄的做法实在可恨至极。

    事情的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单剑雄打红了眼,竟然连王璎珞也下得去手,这实在突破了伏牛的底线。

    因此他急忙快速摘下旁边一位小朋友的面具冲了进去,及时救下王璎珞和阿帆。

    这样便出现了刚才在操场的一幕,那单剑雄再怎么厉害,也只是在明劲阶段,无法和在大慈寺进入暗劲段的伏牛抗衡。

    “这种力量,真像是一种特殊权力。”

    伏牛感受到强大力量带给自己抉择别人生死的快感后,一瞬间对正觉道的纲领教条有所领悟。

    “糟糕!”

    “我在想什么?”

    伏牛霎时心头一凉,自己竟对正觉道产生了一种归属感,这可不是什么好念头。

    伏牛摇摇头,骑上车向着三圣湖回去。

    回到莫奈花园,楚清媛还陪着楚涵弹钢琴,伏牛便没打扰他们,自己回到卧室。

    他在那只藏青色布袋中掏出一根黄色灯绒芯,将它插进岩云方丈赠送的油灯里,随即掏出一根火折子,拨动按钮便出现一道蓝色光焰,将它靠近灯芯点燃,一时间,黑暗的屋子里面一团昏黄的光亮出现,让伏牛仿佛处在青灯古刹。

    “阿弥陀佛。”

    伏牛坐直在油灯前,那摇晃的一缕火焰让他逐渐沉静下来,他的影子拉长也一并在身后摇晃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以无所得故……”

    ……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观自在菩萨……”

    伏牛嘴唇翻动,如同老僧坐定,整颗心都沉浸在诵念佛经里面。

    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诵念,体内劲力化作道道暖流流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金灰二光在五脏六腑隐没,一股佛力和自然力相互缠绕,给伏牛加持,让他渐渐澄澈己心,截断妄念。

    当念诵了几近二十来遍后,伏牛耳边只有梵音,世间一切法相均化为尘埃,再也不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伏牛没有发现,此刻他已经停止了念诵,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脑海中仿佛处在大慈寺,有众多的僧人念诵经文为他祈福。

    呼……

    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房间内的陈设消失了,耳边传来水声,风声。

    伏牛睁开双眼,只见天空无比明净,坐下是澄澈无比的水面。

    “我怎么又进入了意识海?”

    “那是因为你自己的心要进来。”

    空间忽然一转,伏牛只感觉斗转星移间,自己已经漂浮在天空流云之间,而广阔无际的水面此刻竟然在自己头顶悬挂。

    “这是?”

    “您是谁?”

    伏牛见面前正漂浮着一位闭着眼睛的年老僧人,他面目慈祥,身着灰色古装,看起来像个老农,只有小腹处结成心印的双手让人知道他是个佛门弟子。

    伏牛未见他嘴唇动作,便闻听得他的言语,“呵呵,你忘了吗?我就是那颗舍利啊。”

    “哦?您就是那位禅宗大师?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伏牛心中激动,欲加拜伏。

    “怎做这甚么?”

    声音落下处,一股轻盈劲力将伏牛扶起。

    “多谢前辈多次搭救,伏牛此生,真是无以为报。”

    “不必报答,只要你保持正念修行,维护正心,自有一番造化,老朽归灭天道后,所遗之物能造福一佛门弟子,也是幸甚了。今日你能见到我,说明你的修行力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如此才能有意识地进入意识界,这里可明心,可见性,于修行大有裨益。”

    “可是大师,我有百般疑惑不曾得释,可否请大师开示。”

    “万般法相,皆是源心,你将问题抛于这天地间,问问自己的心吧。”

    伏牛亦闭上了眼,缓缓道,“怒从何来?”

    怒从何来?

    无垠的空间回荡起回音,仿佛在天边有佛陀在问伏牛。

    “啊!”

    一听到怒字,伏牛便再次回想起被单剑雄引动的怒气。

    单剑雄如同被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射,伏牛能仔仔细细看到他肌肉绷紧,眼睛血红,嘴巴大张的怒容。

    “这是我自己!”

    自己当时的怒和单剑雄的怒有何不同,都是源于同样的情绪,只不过是怒的内容不同罢了。

    “原来如此,怒皆是源于自己心中有怒,被外界所激发后,便于形体上表现出来。”

    “如何顿释?”

    又是一阵回音传来,这次却没有引起伏牛任何的反应。

    伏牛不禁疑惑道,“大师,如何顿释?弟子不明。”

    “既见性,说明你已经在入道之机,可还未有见地,实则修行未到,如长江之水东奔大海,意到实则未到。”

    “我明白了,多谢大师开示。”

    “那么,为何那阿帆能引动我的佛力?”

    “呵呵,虚妄,你怎么张口闭口就是我的你的了?”

    伏牛一惊,羞惭道,“弟子愚钝,请大师明示。”

    “佛,源于释迦,你要明白释迦得道的过程,就能明白为何阿帆能引动你的佛力。”

    “释迦见尽众生苦难,以众生为基壤,得佛陀之华果,他的修行见地均是在众生中得出,非是在禅堂高坐而悟出。”

    “世间每个人皆有佛之善根,只是人不自知,他们可能在一时爆发,而佛却是主动修行,一生中尽行善事,尽养慈悲心,如此,便是佛与世人的根本关系。”

    伏牛大彻大悟,“原来如此,是因为阿帆自己本具佛根,对单剑雄心生大慈悲时引发我自身的怜悯之心,如此才有意识界自主发动的一刻。”

    伏牛领悟禅机,天水间突然开始迅疾流动,空间再次斗转星移,待伏牛再次睁眼,头上依旧是天光云影,坐下还是无尽澄澈。

    伏牛粲然一笑,缓缓道,“众生,皆佛。”

    意识界陡然消失,伏牛又回到青灯跟前,灯光影影绰绰,半根灯芯已然燃烧殆尽,他轻柔地用竹签挑了挑浸泡在灯油中的灯芯,让它重新明亮起来。

    伏牛双手合十,心中一片澄静,晚上生发的恶念和躁意全然消失,身体再次疏朗开阔,劲力畅通,神意饱满。

    “没想到,修行不仅仅是在站桩上,还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伏牛得了法喜,心中一片愉悦,他知道自己行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此,只要坚持下去,定能见到修行真谛。

    “伏牛,吃饭没有,咱们去尚悦广场逛逛吧,顺便吃个饭。”

    “好,等会儿。”

    伏牛熄灭灯火,打开房门,见到略施粉黛,穿着简约的楚清媛正牵着楚涵的小手等着他。

    “伏牛哥哥。”

    楚涵跑过来牵起伏牛的手,甜甜叫道。

    伏牛俯下身抱起她轻盈的身子,转头笑着对楚清媛说到,“走吧。”

    楚清媛一愣,今天的伏牛好像不一样,样子还是那个样子,但那股让人心神安定的感觉又加深了,而且话语和行为变得更随和起来。

    楚清媛眨了眨眼睛,含笑回应道,“好,今晚去吃点什么?”

    “牛排!”

    楚涵一举双手,傲娇回应。

    “哈哈,那就走吧,还等什么呢!”

    “哈哈,走咯。”

    三人有说有笑地出了门,驱车向远方驶去,真如众生中一个平凡至极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