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梦想生活 > 第38章 黄花岭的学堂

穿越梦想生活 第38章 黄花岭的学堂

    一夜无话,翌日一大早,钱春华就着急起床。

    今日要带青松去钱夫子的私塾看看,早点把孩子上学之事定下来,钱春华才能早日放心。

    刚穿好衣服的时候,赵母悄悄来到东厢房。

    “春华,你起床了。”赵母小声的问道。

    钱春华连忙打开房门,“娘。”

    赵母语速很快地吩咐道,“春华,昨晚我听老三说,最近外面不太平,县里的粮已经被抢光了,你这刚分出去,手里也没粮食,想法多囤点。”

    说完后,转身离开时又特意扭头道,“千万记在心里啊,别不当回事。”

    钱春华心中了然,看样子赵母和孙美萍两人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双双躲开了家中的男人来提醒自己。

    钱春华连忙表态,“放心吧,娘,我今日就去县里买粮。”

    得到钱春华的保证后,赵母这才安心的离开了。

    主屋旁的灶房里传来了响动,李翠红已经起床了,赵家现在没有了钱春华这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每日做饭的任务落在了李翠红一家的身上。

    如今她也不提赵小娟要说亲了,需要保养了,什么活都开始指派这个女儿干。

    赵小娟每日被李翠红打骂着、忙碌着,过去悠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心中无限的怨恨。

    给孩子穿好衣物后,钱春华抱起赵青峰,赵青松牵着赵小灵,母子四人来到了钱家。

    钱母正在做包子,昨晚的油渣白菜馅还剩下不少,今早正好做包子。灶上还煮了一大锅白米粥。

    白花花的大米在锅里翻滚着,热气腾腾,充满了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三个孩子闻着米香,咽了咽口水。

    钱母笑着说道,“快去洗手,洗好就可以吃了。”

    一顿早饭下来,三个孩子包括钱兴山这个大孩子,吃得喜笑颜开。

    青峰:“娘,我们现在是在过年吗?”

    钱春华好笑的回答,“不是。”

    青峰的小脸充满了疑惑,“为啥天天都吃这么好呢?”

    钱春华捏了捏青峰的脸蛋,“因为你们几个宝贝,身体需要营养啊,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壮,以后我们都这样吃。”

    青峰高兴得,“好耶。”

    青松、小灵、钱兴山、包括钱母,都一脸的担忧,天天都这么吃,日子还过不过了?

    钱春华好笑的看着这一屋老少,没法子啊,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天生缺乏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又不能靠言语去消除,只能慢点来了。

    把小灵和青峰托付给钱母后,钱春华带着青松往钱夫子的私塾走去。

    临出门前,钱春华拎上昨晚就准备好的两斤红糖和两斤大米,这两份东西,做为见面礼应该是够厚重的。

    钱夫子的私塾,没有取名,村里人都称它学堂。

    学堂正是上学之时,两个孩子跟在钱春华母子身后,一起跑入学堂。

    钱春华认识这两个孩子,一人是孙红英的儿子,叫王文飞,一人是徐婆婆的孙子,叫徐光明。

    据钱春华的了解,钱夫子的学堂里,所收的学子不多,只有三人,除了这两人外,还有一人是赵族长的孙子,赵永洪。

    赵永洪年岁虽小,现今才七岁,却是赵永才一辈的人,青松他们见了都要称一声洪叔。

    学堂里,钱夫子正带着赵永洪早读。

    朗朗的读书声传来,给钱春华一种这才是学堂的感觉。

    钱夫子的媳妇赵秀芬迎了出来,“春华姐。”

    赵秀芳是赵家的人,黄花岭不大,赵钱两姓通婚的人不少。

    钱春华笑着道,“秀芬,我找钱夫子,想咨询一下学堂的事。”

    一边说,一边递上准备好的见面礼。

    赵秀芬惊喜的把钱春华母子迎进屋子,让她们稍作休息,自己转身就朝着书房跑去。

    在书房的窗户前,朝着钱夫子招了招手。整个过程,赵秀芬都没有出声,也未惊动书房里的学子们。

    这一幕让钱春华见着,多增了几分好感。

    钱夫子给三名学子布置好早读内容后,这才离开了书房。

    “春华姐来了,她想问下学堂的事,估摸着是想送她家青松入学。”赵秀芬小声的对钱夫子说道。

    学堂如能多收一名学子,自家也能多得一份束修,家里的日子势必好上几分,所以,钱夫子夫妻二人对于钱春华母子的到来,均表现了极大的热情。

    钱夫子步入房门,笑着喊道:“春华姐。”

    钱春华带着青松,连忙站起身来,“钱夫子,已经开始上课了?不好意思,打搅了。”

    钱夫子连忙摆摆手,“无妨无妨,孩子们正在早读。”

    不好打搅钱夫子太久,钱春华简单询问了一番入学条件,教学进度安排后,放下心来。

    没来之前,钱春华担心青松没有启蒙过,进入学堂了,四个孩子进度不一样,会对青松不利。

    听了钱夫子的解说,钱春华才知晓,文化课孩子都是各上各的,只有音律、书法课这些,三个孩子才一起上。

    后期再根据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夫子来安排进度。

    这不就是现代培训学校的一对一专教辅导嘛,钱春华还比较满意,当下决定青松就在此上学了。

    “夫子,我再咨询一下,学堂还收女孩子吗?”钱春华想起女儿小灵,她不想让这孩子一辈子只会做饭绣花,也想让小灵有基本的知识,见识下更广的世界,让这孩子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

    钱春华的话让钱兴礼愣住了,整个黄花岭连男孩子送来上学的都少,别说女孩子了。

    黄花岭的所有村民,都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是别人家的人,送去学堂就是浪费银子。

    没想到,钱春华这个做娘的,想法不一样。

    钱夫子:“可以收,但是教学内容同男孩子是一样的,我不会给女孩单独讲《女诫》、《内训》这类的书。”

    钱春华满意的点点头,她也不想让女儿学习这类的书,把小灵教成倚赖男子、卑屈男子,以男子为天的女人。

    “可以,一视同仁的授课,只是女孩子不参加科举而已。”

    钱春华很快同钱夫子达成了共识。

    两个孩子的事情解决了,钱春华想起了弟弟,钱兴山也是个文盲。十六岁了,连一天学堂都没进过。

    钱春华不指望弟弟参加科举,拿个功名啥的。最起码不要做个睁眼瞎就好。

    突如其来的想法,让钱春华开口问道,“兴山可以来学堂吗?”

    钱夫子结巴了,“可……可以吧。”

    钱春华笑了,可不可以不是你钱夫子说了算吗?你这可……可以吧,自己都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