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123章 这马和疯了吧?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第123章 这马和疯了吧?

    话音落下。

    群臣一片哗然!

    这马和疯了吧?

    皇帝的赏赐也敢推辞?

    同时所有人也都惊讶。

    朱元璋竟然给了马和如此高的赏赐!

    他毕竟只是个宦官!

    竟然给他封侯?

    不过。

    一想到2万万两银子这样的天文数字。。

    封侯倒也正常

    然而。

    马和的回话才真是胆大包天!

    竟然说不要陛下的赏赐!

    这一下子。

    就连朱元璋都坐不住了。

    他看向马和,皱眉道:“为何要推辞朕的赏赐?难道你对侯爵的爵位还不满意?”

    马和摇摇头道:“这是陛下的滔天恩德!奴婢不敢有丝毫不满!”

    朱元璋哼道:“难道是对赐姓你郑不满?”

    马和摇头道:“回陛下!也不是!陛下赐姓,这是天大的恩情!奴婢岂敢推辞!!”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马和,问道:“那就是说,你不想要朕赐给你的免死铁券?”

    马和点头道:“正是!陛下!奴婢自以为忠心耿耿,做事小心谨慎!绝不可能犯死 罪!这铁券虽然也是皇恩,却容易让臣产生懈怠之感!仿佛有了免死铁券,就不怕犯 错!”

    朱元璋愣了愣,道:“那样不是更好吗?多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

    马和摇摇头,道:“陛下,奴婢觉得,保持一颗谨慎和敬畏之心,才是奴婢的免死 铁券!不自己找死就不会死!”

    朱元璋听到这话,忍不住感慨道:“可惜你是个宦官!否则注定前途无量啊!说的 好!郑和!那朕就不赏给你免死铁券了!”

    说着,朱元璋看向满朝臣子。

    “什么叫纯臣?这就叫纯臣!没有鬼蜮心思,只有忠诚勤勉做事!

    你们站在这里的,有朕的发小兄弟!

    有朕的左膀右臂!

    还有朕亲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干臣!

    但是,你们谁见了丹书铁券能不心动?

    一次免死的机会啊!

    哪怕作奸犯科,哪怕贪赃枉法!

    现在郑和用亲身行动告诉你们,什么是丹书铁券!

    那就是一颗忠贞不二的赤子之心!

    一颗谨慎办差,踏实做事的赤诚之心!

    如果做不到这些!朕就是给你们一百张丹书铁券,也难免有上刑场那一天!”

    众臣听着朱元璋的话,满脸冷肃。

    其实。

    现在很多人已经心里清楚了。

    所谓的免死铁券,毫无用处!

    因为免死铁券也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除谋逆不宥!

    只要沾上谋逆的罪,什么券也不管用。

    直接杀!

    至于什么才是谋逆之罪,标准都是老朱定的。

    所以,丹书铁券,基本跟没有一样。

    朱元璋负手而立。

    冷冷看向群臣。

    “朕今日,将话放在这里!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无论是谁,得了免死铁券也好!没得也罢!

    谋逆之罪自不必说,朕一定诛杀!

    不是谋逆大罪,若是敢欺压百姓,贪赃枉法,你的铁券没免死,朕也能饶你,但是 小心这天,可不会饶你!”

    话音落下。

    群臣凛然。

    纷纷躬身,不敢说话。

    朱元璋身边。

    陈老太监心中暗暗感慨。

    郑和能如此推辞丹书铁券,十有八九又是睿王爷教他的!

    也只有睿王爷才有这样的情商,说出这样讨人喜欢的话了!

    其实,什么免死不免死的?

    皇上想让你死,免死铁券就是张废铁!

    皇上不想让你死,有没有免死铁券,都能免死!

    陈老太监跟了皇上这么多年,免死铁券能不能免死他还不知道吗?

    洪武三年,皇上一口气发出去了34张免死铁券,其中给公爵发了6张,侯爵发了28 张。

    最近两年,因为空印案和胡惟庸案,被杀的侯爵都七八个了!

    哪个家里没有免死铁券?

    有用吗?

    该怎么杀怎么杀!

    这东西就是个催命符!

    倒不如老老实实,谨遵臣道!

    反而皇上喜欢,能活的久一点。

    马和…

    不,郑和,了不起啊!

    知进退,守臣道,只是可惜了,跟咱家一样,是个太监!

    陈老太监正惋惜。

    朱元璋忽然对朱高炽笑道:“睿王,你知人善任,又为朝廷作出如此贡献,说吧, 朕该怎么赏你?让你做个辅政亲王如何?”

    话音落下。

    满堂皆惊!

    要知道大明朝的祖制,可是你朱元璋自己立下的!

    不允许藩王进京,更不允许藩王参与行政!

    虽然群臣早就知道,给朱高炽封睿王,本身意味着什么!

    其他王爷无论秦王、晋王、燕王还是周王、鲁王…

    其实都是以地名作为他的爵位封号的。

    这些人,也就成了藩王。

    而睿王。

    分明是另一套命名体系!

    明显是不打算让朱高炽就藩的。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早!

    不过。

    现在朱高炽在朝堂之上,就是无敌的!

    谁也不敢反对!

    毕竟,方才反对的卓敬,现在已经被拖下去处斩了!

    徐达站在勋贵当中。

    皱眉不已。

    亲王爵位还在国公之上!

    既然是辅政,那地位定然不低。

    开国至今。

    一共只有两任宰相。

    一任是韩国公李善长。

    另一人是胡惟庸。

    两人,如今处境都不大乐观。

    这是因为皇上一开始不喜欢被相权掣肘!

    不过。

    就算是铁打的人,也遭不住成年累月地批阅奏折。

    相权君权合二为一,皇上终究是受不了这份累的。

    莫非。

    这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让皇室的人辅政!

    这样的话,就不会担心相权掣肘了!

    可是…

    如果辅政亲王也想要权力,甚至造反怎么办?

    这种的平衡,可是很难把握的!

    从本心上讲,徐达不希望朱高炽接这个职位!

    因为它实在是个烫手山芋!

    群臣只希望尊重皇上,而不喜欢辅政亲王!

    而皇上也希望自己能够大权独揽,同样不希望由辅政亲王来分权掣肘!

    本质上,皇上需要的只是一个愿意听命于他,为他分担辛苦工作的工具人而已!

    这个位置做好了,只怕也未必得到其他人的拥护,若是做不好,就是千夫所指,甚 至死无葬身之地!

    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

    何止是徐达。

    朱高炽自己也这么想!

    更何况。

    若是入朝做了辅政亲王。

    自己那些产业怎么办?

    封地怎么办?

    要知道。

    在朱高炽眼里。

    那些封地甚至比整个大明江山还重要!

    毕竟。

    大明全境现在也找不到朱高炽的封地里那么多的能工巧匠。

    同样,也没有初步的工业基础!

    如今,朱高炽的封地里。

    军工厂已经有三座了。

    并且,还在不断更新着装备。

    按照朱高炽的指示,就是研究一代、实验一代、使用一代!

    钢铁厂,如今更是多达五座!

    每年的炼铁产量高达10万吨!

    这个数字,已经是大明全境炼铁产量的5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