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164章 公元二二八年戊申年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第164章 公元二二八年戊申年

    pS:本篇纯知识整理!辛苦诸位!

    公元228年,农历戊申,司马懿攻取新城,斩杀孟达。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献计出子午道。

    马谡失街亭。

    陆逊大败曹休。

    姜维降蜀。

    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吴大帝孙权黄武七年。

    蜀国北伐

    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228)正月,丞相司马魏延说:“听说夏侯是魏帝的女婿,此人胆却而没有智谋。现请给我五千人的精锐部队,带着五千人口粮,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到子午道后折向北方,用不了十天功夫,可以抵达长安。夏侯听到我突然来到,一定弃城逃走。长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横门粮仓的存粮以及百姓逃散剩下的粮食,足以供给军粮。等到魏国在东方集结起军队,还要二十多天时间,而您从斜谷出来接应,也完全可以到达。这样,就可以一举而平定咸阳以西的地区了。”诸葛亮认为这是危而不妥的计策,不如安全地从平坦的路上出去,可以稳稳当当地取得陇右地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胜而不会有失,所以不用魏延之计。

    诸葛亮扬言由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取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使赵云、邓芝据箕谷(今陕西太白)为疑兵,实则亲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魏天水(今甘肃甘谷东南)、南安(今甘肃西陇西县西南)、安定(今甘肃镇原西南)三郡叛魏降蜀。魏使曹真屯郿,使张命督步骑五万西拒亮。蜀先锋马谡督诸军与张合战于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庄浪东)。马谡违亮节度,不听裨将王平劝谏,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合绝其水道,大破之。唯王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合疑有伏兵,不往进逼,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败兵而还。诸葛亮进无所据,遂拔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千余家还汉中,赵云、邓芝亦兵败于箕谷。赵云亲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亦无相失。诸葛亮因兵败,上疏请自贬三等,遂以右将军行丞相事。奖励王平,加拜参军,进位讨寇将军。

    陆逊大败曹休

    魏曹休等三路攻吴,大败。魏太和二年、吴黄武七年(228)五月,吴王孙权使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太守周鲂假降,诱魏扬州牧曹休。魏明帝使曹休领步骑十万向皖(今安徽潜山)以接应周鲂,司马懿向江陵(今湖北),贾逵向东关(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山北),三路进攻东吴。八月,孙权至皖,以陆逊为大都督,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督,各督兵三万击曹休。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大败曹休,斩获万余人,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魏军败退。

    魏诏

    魏太和二年(228)六月,魏诏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相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敇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二次北伐

    蜀建兴六年(228)十一月,诸葛亮闻曹休败,魏兵东下,关中空虚,欲再次出兵击魏,群臣以为疑。亮遂再次上表,请许北伐,是为《后出师表》。其中“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均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但此表是否诸葛亮所作,颇多异议。 诸葛亮第二次北代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228)十二月,诸葛亮引兵数万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陈仓已有备,魏将郝昭率兵千余人,坚守不降,亮围攻二十余日不下。魏将张合领兵援陈仓,未至,亮以粮尽退兵。魏将王双追击,被蜀兵斩杀。 辽东公孙渊自立辽东(今辽宁辽阳)太守公孙康卒后,子晃、渊皆年幼,官属立其弟恭为辽东太守。恭劣弱,不能治国,及渊长,夺其位自立。魏太和二年(228)十二月,魏拜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姜维降蜀

    蜀建兴六年(228)正月,诸葛亮出祁山,魏天水参军姜维降蜀。诸葛亮认为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义胆,亦深解兵意,乃辟姜维为仓曹掾,加义奉将军,使典军事。姜维时年二十六岁。

    任命徐邈

    魏太和二年(228)春,魏帝曹壑以凉州(今甘肃西部)偏远,南接蜀汉,遂以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到任后,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酒泉(今甘肃)一带修盐池,又广开水田,召贫民租种。家家丰足,仓库盈溢。邈又以军、政节余开市贸易,立学校、禁厚葬,断淫祀;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其部帅,应死者然后行刑;赏赐皆散与将士,从不收为己用。当时州界清肃,百姓归心,西域一些远方小国也来入贡贸易。

    围困田豫

    魏太和二年(228)九月,护乌桓校尉田豫出塞,击轲比能婿鲜卑郁筑鞬部,轲比能救之,以三万骑围田豫于马城(又名马邑城,今河北怀安西)七日。魏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阎志,素为鲜卑所信,前往解围。

    【逝世人物】

    马谡

    蜀建兴六年(228)春,马谡因街亭兵败,被诸葛亮斩首,年三十九岁。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良之弟。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除成都(今属四川)令、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太守。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很受诸葛亮器重。刘备临终谓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蜀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出征南中,曾用马谡计,以攻心为上,收服孟获。谡下狱被杀,亮亲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道:“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曹休

    曹休(?——228),字文烈。曹操族子,魏大将。东汉末避乱至吴,后北归曹操,常从操征战。曹丕为领军将军,迁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击东吴有功,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封安阳乡侯。曹丕征吴,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破东吴大将吴范,拜扬州牧。曹睿即位,曹休迁大司马,都扬州如故。石亭(今安徽潜山)战败,休上书谢罪,曹睿以宗室不问,礼赐更甚。休惭愤,疽发于背,九月卒。谥曰壮侯。

    素利

    魏太和二年(228),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卒。素利,鲜卑大人之一,初在辽西(今辽宁义县西)塞外,距魏道远,与魏冲突较少。汉延康(220)初,遣使至魏献马,曹丕立其为归义王。受魏护乌桓校尉田豫劫持,与轲比能互相攻击,并曾受田豫所诱镇压山民高艾起事。卒后,子小,其弟成律为王,代摄其众。

    杨洪

    杨洪(?——228),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原随刘璋;刘备定蜀后,领蜀郡太守,迁益州治中从事。黄元叛,洪设谋生擒之。蜀建兴元年(223)复为蜀郡太守,拜忠节将军,迁越骑校尉。洪少不好学问,但忠诚正直,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建兴六年卒。

    吕范

    吕范(?——228),字子衡,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东)人。初为县吏,后从孙策东渡,多立战功,领宛陵(今安徽宣城)令,迁都督。赤壁战后,拜裨将军,领彭泽(今江西彭泽)太守。权破关羽,都武昌(今湖北鄂县),以范领丹杨太守治建业(今江苏南京)。洞口之战破曹休,迁前将军,拜扬州牧。吴黄武七年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范性好威仪,居室服饰,华丽奢靡,但勤事奉法,忠笃亮直,故孙权不责其奢侈。

    周泰

    吴黄武(222——229)中,吴奋威将军周泰卒。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出身寒门,初与蒋钦随孙策,数战有功。策入会稽,署别部司马,授兵。孙权爱其为人,召为己用。在山越的一次突袭中,于兵刃之下救孙权性命,身受重伤十二处。补春谷(今安徽繁昌西北)长,迁宜春(今江西)长。参加过征黄祖,赤壁之战和攻南郡等战事。后留督濡须(今安徽巢县南),拜平虏将军。所部朱然、徐盛等不服,孙权特至濡须会诸将,于酒宴中命泰解衣,权手指其伤痕,一一询问,泰将受伤经过依次回答。权把其臂,流泪道:“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劳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第二天,孙权又遣使授周泰以御盖。于是徐盛等乃服。后权破关羽,欲攻蜀,拜泰为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徐盛

    黄武(222——229)中,吴安东将军徐卒。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今山东莒县)人。东汉末乱,客居吴。孙权时,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长。以二百吏士大破黄祖兵数千人,升校尉、芜湖(今安徽)令,徙中郎将。后迁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夷陵之战,盛攻取蜀军诸屯,多有战功。拒曹休于洞口,休不能克,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后曹丕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沿江筑围,设假楼,江中浮般以为疑兵。诸将以为无益,盛坚持立之。曹丕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望围愕然,引军退,诸将乃服。

    王朗

    王朗(?-228),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仕于曹魏,官至司徒、兰陵侯,与钟繇、华歆并为三公。去世后谥曰成侯。

    看完228年,且看下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