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180章 拜偏帐伯约赞尹赏,说职司兄弟又情深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第180章 拜偏帐伯约赞尹赏,说职司兄弟又情深

    pS:【至下一章开始,便无历史大篇章说明,基本框架已建构,都已铺陈垫叙好。】

    【整理历史资料也是头疼,还是直接写小说更来劲!】

    再说那姜维辞了诸葛丞相,往偏帐而去。一路想着:尹赏尚还好说,只是句扶、柳隐此兄弟二人………唉……

    心里思索着急事,脚步也不由得加快,忙掀帐而进!

    句扶坐倒于地,斜倚案几独自酌酒,不时还哀叹几声!

    柳隐斜坐阶下,侧身半背安静非常,自顾擦拭宝雕弓!

    尹赏跪坐副案,躬身俯首锁眉严容,连锋悬垂注简册!

    姜维进帐,径自往上首帅案而去!

    尹赏一看姜维来到,便深拜道:

    “卫将军!兵马调动、物资器械、军阶赏赐皆记录批注!

    一应准备完毕,随时等候启程赶赴雍川!”

    姜维赞许道:

    “子赐尽心尽力佐以幕后,从无抱怨累恙!每每做事于前,从不拖沓滞后!

    吾有子赐,真乃幸事啊,幕后之事自可高枕无忧!”

    尹赏只是淡然回道:

    “卫将军哪里话!你我二人同为兄弟,且职位赏赐颇多,卫将军不曾亏待于我,我安敢不竭心尽力以辅卫将军!?”

    姜维又是一阵赞叹:

    “正是正是,子赐忠义!所言极是啊!”

    随后话锋一转而道:

    “子赐,吾欲与汝商议一事,不知可否!?”

    尹赏毫不犹疑道:

    “伯约……额…卫将军请直说,吾静听!”

    姜维拉过尹赏跪坐道:

    “你我情同手足,从义兄弟,喊我伯约即可!”

    尹赏也不矫情:

    “行!咱兄弟当上卫将军,咱跟着自豪,听你的,伯约就伯约!”

    姜维紧接说道:

    “爽快!”

    而后略作沉吟说道:

    “子赐,维欲拜你一职,恐子赐不愿,特此相商议!

    今吾组建暗影卫,斥候哨兵队长褚卫任”暗影卫明指挥使,正面指挥暗影卫!

    欲拜汝为暗影卫副指挥使,暗里指挥暗影卫以作联络走动、情报整理!

    不知子赐………”

    尹赏不假思索,当即应道:

    “好啊!那就这个差事!”

    姜维一阵惊愕道:

    “这职司暗中,身份、名位、威严都将舍去,子赐不考虑一番嘛!?”

    尹赏大笑三声道:

    “哈………

    哈………

    哈………

    我尹赏做事向来光明磊落,且是兄弟所请,伯约何人!?大汉三军指挥者也,自是考虑周全,所想全面得当!

    我无需考虑,所说直应!为兄弟、为伯约、为卫将军、为大汉,豁出去一把而已!

    干了!就这个了!”

    姜维起身深深躬身拜谢道:

    “多谢子赐理解,维定不所负于子赐!你且安心去做此事,其他事吾来处理!”

    尹赏亦是拜辞道:

    “卫将军客气喽!好了不说了,吾这就去交接调任!”

    姜维紧接说道:

    “甚好甚好!”

    尹赏正欲转身而去时,只听姜维喊道:

    “子赐且慢!为保子赐周全,维特地向丞相求的一密令,此密令一出,如同丞相亲临,足可予子赐平日里、或关键时之便宜行事!

    且要收好!”

    子赐郑重而接,看也不看,放入怀中道:

    “多谢卫将军!多谢丞相!吾告辞!”

    说完便转身而去!何等的潇洒脱俗!何等的兄弟情深!

    回眸看向那二人……

    ……………………

    这里说明一下:

    【三国兄弟情】

    在《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兄弟情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兄弟之间的忠诚、信任和无私的情感。他们在战乱纷扰的时代中,靠着彼此的支持和协助,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时刻。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兄弟情义,以及它们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演义》被公认为一部永不朽经典的小说,它以战国末年至三国时代为背景,展现了英勇豪杰、同仇敌忾、明争暗斗的历史故事。然而,其中最为感人、动人心弦的元素莫过于兄弟情义。在这部小说中,兄弟情义被深入地挖掘和表现,光芒四溢,成为故事中最亮眼的一抹色彩。

    最引人瞩目的兄弟关系之一无疑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在小说的开篇,刘备身处逃亡的困境中,幸得关羽和张飞帮助才得以保全性命。然而,他们之间更重要的是情义的契合与信任的建立。他们在桃园中结拜,发誓同生死、共患难。这样的契约犹如铜墙铁壁,让他们在后来的乱世中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形成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兄弟情谊。

    三国里,不断地战争,男人们之间也都是塑料友情,今天你跟我好,明天就翻脸不认人,都是利益。如果你在打江山的时候,身边有两个靠谱的兄弟,会让你如虎添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友情就属于蜀汉刘备身边的好兄弟,关羽张飞了,刘关张兄弟三人可是桃园三结义结拜的好兄弟。其实东吴这边也是有不少兄弟情的,就比如孙策和周瑜、太史慈,可惜三个人里面两个死的太早了。今天就让我们看看那些三国的情谊。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结拜结下的友谊,关羽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张飞据水断桥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来报答刘备的兄弟情义。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杀害后,张飞每日以泪洗面,甚至哭出血泪。刘备不惜倾全国之兵去讨伐东吴,夷陵兵败后因病死在白帝城,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结义誓言。

    一代枭雄曹操,最想得到的人就是关羽,他对关羽的好,更是天下人皆知。上马敬下马迎,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官位上,可以说曹操给了关羽最顶级的待遇,这是刘备做不到的,更是比不了的。如果换成别人,恐怕早已沦陷在曹操的权、钱淫威之下。关羽不同,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论曹操给了什么,许下什么,关羽都不放在眼里。一句“我得找我哥哥”,三辞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是什么,是忠义!

    张飞一身能耐,是一方财主。初识刘备,并没有因为刘备落魄而另眼相待,反而主动结拜,为刘备鞍前马后。在刘备手下,张飞打了一辈子仗,东征西讨,屡败屡战,一直到赤壁之战后,才缓过气来。其实,张飞不论跟随哪个大佬,都会比跟着刘备强,但他就这样一直忍着,因为“那是我哥哥”。手敬天,头点地,既然结为兄弟,张飞就把哥哥放在了心上。

    关、张二人死后,刘备又急又恨。他告诉诸葛亮“我要报仇”,诸葛亮劝他不能报仇,不能和东吴打仗,要与之交好。先休养生息,日后才有机会卷土重来,君子报仇,不急于一时!

    诸葛亮说的很对,刘备也听得懂。他这一生,诸葛亮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但唯独这一次,他没有听诸葛亮的话。因为,他失去了两个比血缘还亲的弟弟。不久,刘备举全国之力,带领七十万大军,攻打东吴,为兄弟报仇。结果,火烧连营七百里,白帝城病危托孤,江山社稷毁于一旦,大好河山再也无争夺之力。这一切如果重来,相信刘备也不会后悔,就是要报仇,好兄弟就是很重要,刘关张的情谊真是让人感动。

    而东吴的孙策这边,同样也有靠谱的兄弟,周瑜和太史慈。周瑜与孙策之间都是亲密无间的形象,两人是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后来两人又同娶乔公的女儿大乔小乔,一时传为佳话。等到孙策脱离袁术独自创业,周瑜又来投奔,两人一同打下江东基业。不仅如此,周瑜在孙策时代就是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当时除了吴景孙贲这些孙策的亲族之外,只有周瑜和程普有这种待遇。可见在孙策心中,周瑜是足够信任的心腹,足以与元老旧臣,家族亲戚相提并论。

    周瑜虽英年早逝,但他的胆略过人、雍容大雅的气度早已赢得了世人的仰慕。而孙策与周瑜之间的君臣情缘也是滚滚历史红尘中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周瑜的追随与支持,才让孙策的队伍在短短几年中由几百人发展成了数万人,成功击败了实力最强的汉末群雄之一扬州牧刘繇,奠定了一统江东的百年基业。

    孙策和太史慈这边就属于打出来的交情,不打不相识。两个少年郎实力相当,打的也未分胜负,而后孙策亲征泾县,太史慈被俘,交谈过后两人的内心产生了很多共鸣,命运也就此被拴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虽然孙策和周瑜还有太史慈的友情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再加上孙策和周瑜死的太早了,以至于他们的友情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东吴江山的前期肯定也少不了周瑜和太史慈的助力,一段信得过的友情在三国里太重要了。

    “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例如汉末枭雄刘备,本身是一个政治家、野心家,其子是刘禅却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笑谈,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则毫无存在感。但是事情也有例外,在那个时代也有不少亲兄弟,都成为了大才,各有非凡的成就,被称为当时最着名的兄弟。不过,当时除了一些亲兄弟之外,还有一些堂兄弟,或者结拜兄弟,同样成为了当时最着名的兄弟。那么三国当时最着名的兄弟,分别有哪些呢?我们来盘点一下。

    top 10:许靖许邵兄弟

    许靖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不算太好,主要是因为,入川之战的时候,他原本属于刘璋,却在意识到刘璋大势已去的时候,想要翻墙降敌,刘备得知此事之后,对他非常鄙夷,在入主益州之后,根本不想重用他。法正虽然劝说刘备任用许靖,却也仅是说许靖名声很大,如果不用,会影响刘备吸引贤才,建议刘备只用其名,不用其能。不过许靖本人,素有知人之明,他曾举荐的韩馥、刘岱 、孔伷、张咨、张邈等,在乱世之初,都成为了一方诸侯,而他本人,也是一位大儒。

    他的堂弟许邵则是着名的评论家,曹操所得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就是出自他之口,除此之外,他还与许靖一起,创办了“月旦评”,专门品评时人。

    top 9:马超马岱兄弟

    与许靖和许邵一样,马超和马岱也是一对堂兄弟。马超是一代名将,大约是没有争议的,抛开其他不谈,潼关之战,他让曹操感慨“马儿不死,吾无葬地”,入川之战,他刚刚兵临成都城下,“城内震怖,璋即稽首”,便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至于马岱,很多人认为,他除了斩杀魏延之外,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事情,其实不然,他不但在诸葛亮生前,多次随军出征,参与北伐,还曾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独立统兵北伐。虽然此战他以失败告终,但是既然他有出兵的资格,就足以证明了,他在蜀汉的被重视程度,从而间接证明了其能力。

    top 8:曹仁和曹纯

    曹仁,字子孝,一向被称之为曹魏第一名将,他在曹操起兵之初,就可始追随曹操,抛开其他不谈,当初曹操败于赤壁,狼狈逃回江北,放心让曹仁留守江陵断后,而曹仁也果然抵御了名将周瑜一年之久,可见其将略。而作为一个武将,他本身的骁勇也不容否认,当初吴军仅先锋就数千人,他却敢仅率几十骑,冲进乱军之中,解救被包围的部将牛金,并在救到牛金后,成功突围而出,被赞为“天人”。曹仁的弟弟曹纯,曾统领虎豹骑,也曾生擒蹋顿,斩杀袁谭,俘获刘备女儿等,英年早逝后,曹操称无人可以取代他。只不过因为曹纯去世太早,知名底比较低,影响了这对兄弟的排名。

    top 7:曹丕曹植兄弟

    曹丕和曹植,是曹操二十五个儿子中,最突出的两人,也是最后夺嫡的关键人们。他们两人也同样是一对着名的兄弟——曹丕不仅是三国时期,第一个皇帝,也是一代雄主,还是一个全才,他不但有高超的政治才能,还擅长剑术与骑箭,文才也非常出众,有《燕歌行》等诗作,以及《典论》传世。曹植与曹操、曹丕并称三曹,他虽然不及曹丕涉猎广,但文才更出众,成七步成诗,被谢灵运评价说:“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top 6:诸葛瑾诸葛亮兄弟

    提到诸葛瑾,大多数人很难说出他的具体功绩,但是一个没有什么具体功绩的人,却一直深受孙权宠信,并身居高位,不是更令人佩服吗?再何况诸葛瑾绝非是一个庸才,他不但一直致力于维护孙刘联盟,还在儿子诸葛恪得势之前,就料到了诸葛恪必然会招致灭族之祸,可见他大智若愚。他的弟弟诸葛亮,则不必多说——蜀相诸葛亮,虽然“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却能“功盖三国分,名成八阵图”,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更是让无数后人感慨落泪,唏嘘不已。

    top 5:司马八达

    司马八达是指汉末京兆尹司马防的八个儿子,他们的表字中,都带有一个“达”字,又都是大才,因此被合称为“司马八达”,其中最着名的,要属司马懿,他两度成为曹魏托孤重臣;两度抵御诸葛亮北伐,曾克生擒孟达,也曾迅速平定辽东,最后还架空了魏室。他的哥哥司马朗十二岁成童子郎,为官之后也颇有作为;他的弟弟司马孚,一生历经三个朝代,九任皇帝,活成了一个传奇,其他人也都在曹魏身居高位。他们兄弟算成真正打破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魔咒。

    top 4:关羽张飞

    关羽和张飞,是汉末三国这些着名兄弟中,唯一一对没有血缘的存在,他们是一对结拜兄弟。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桃园三结义,不是刘关张三人吗?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并没有他们三人一起结拜的记载,只是说刘备起事之初,与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是“羽年长数岁,飞以兄事之”,却是《三国志》中明确提到的。这对兄弟,大约是其中武力值最强的一对了,凑在一起,大约可以大杀四方,毕竟关羽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张飞则曾虎啸当阳桥,让曹操五千虎豹骑丧胆。而且他们是当时,唯二被赞为“万人之敌”的武将。

    top 3:袁绍袁术

    袁绍和袁术,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比起关羽和张飞这对异姓兄弟,可以大杀四方不同,他们兄弟二人,被嘲讽了千百年——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的他们,原本都是一世豪杰,只身出逃之后,让权臣董卓忌惮不已,不但不通缉,还下令给他们追加官职。之后他们也都成为了一方诸侯,一个一统河北四州,一个占据江淮。

    可惜,这兄弟二人,一个比一个作死。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结果枪打出头鸟,很快败亡;袁绍原本可以打持久战,耗死曹操,结果非要与曹操决战,最终败于官渡,元气大伤。而他之前,还打算搞什么“分封制”,为儿子们内斗埋下伏笔,其势力也早早出局。

    top2:司马师司马昭兄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他的野心,的确不容否认。不过他的能力同样出众——正是他把持朝政的时候,曹魏灭掉了蜀汉,使三国鼎立的天下大势,变为了曹魏、东吴分庭抗礼。对于他的哥哥司马师,很多人则认为,这仅是一个过渡型的人物,没有什么太过出众的本事。其实不然,《晋书》提到,当初司马懿密谋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仅与司马师一人谋划,而司马师当时,曾在民间为藏了三千死士,却从未露出马脚,之后司马懿去世,他把持朝政,也在政治上有不少成就。

    top 1:孙策孙权兄弟

    小霸王孙策,十七岁丧父后,先安顿好家人,之后投奔袁术,成为了一代名将,意识到袁术不能成事之后,讨回父亲旧部,转战江东,仅用六年的时候,平定八十余县,为日后的东吴,打下了根基。孙权年仅十五岁便被举孝廉,并担任了阳羡长,未及弱冠坐稳坐江东,与相当于自己父辈的曹操、刘备角逐,被曹操称赞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对兄弟,一人有将略,一人有理民之干,如果孙策不英年早逝,兄弟二人联手,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国志固然好!】

    【三国演义也不差,更多的是丞相和三国兄弟情!】

    【此篇章后,告别大幅说明,汉魏对抗正式开始喽!】

    且看下文那二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