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214章 吃与食

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214章 吃与食

    斌斌是个好孩子,日落之前就回来了,将银票带了回来。

    钱交给了齐烨,齐烨交给了段平,老段骑着快马就去京中“洗”掉了,买米买粮买米粮,能花多少是多少,花不了的全都兑换成“小额”银票。

    齐烨也没闲着,他又发现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小妙招。

    王府马夫闲着没事干,和老管家去上山打猎,抓了好多野兔,很肥,看着既可爱又可口。

    “兔子繁殖特别快。”

    齐烨蹲在刚围起来的“兽栏”外,挠着额头。

    兔子这玩意吧,特别奇怪。

    用心去养,经常一只都养不活。

    你要是不管,一生一大窝,一窝接着一窝。

    回头看向旺仔,齐烨问道:“要不咱搞搞养殖吧。”

    刘旺摇头,表示不懂。

    “京中人不是就喜欢吃野味吗,随便包装包装,就说吃什么草药长大了,能壮阳…”

    齐烨越说越激动:“不得卖疯了啊,还有,咱这不是靠着河吗,有水货,水货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吧?”

    众人不知,但是大家齐齐扭头看向了啃野猪肉的天子亲军抱刀司统领阿卓。

    阿卓还搁那乐呢:“不错,本统领当年的确出身于舟师,常与船水打交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水货,我说的是水里的海鲜,不是,河鲜,鱼虾之类的。”

    众人恍然大悟,将目光从阿卓的身上收了回来。

    想到做到,齐烨急匆匆的跑向河边。

    既然是奔着“娱乐城”的方向发展,吃喝玩乐肯定都要有。

    玩乐,齐烨规划好了。

    吃喝这个问题,有点麻烦。

    吃,食材太匮乏,食谱更匮乏,古人炒菜无非就那几种,大部分都是煮、炖、蒸。

    食谱,齐烨倒是记得不少,只要解决了食材就没多大问题。

    其次是喝,酒水。

    之前在王府的时候,酒水都是从外面买的,贵不说,也难喝,度数还不高。

    先不说贵和难喝,光说度数之事,度数低了,能醉吗,不醉,能上头吗,不上头,能冲动消费吗!

    一众人开始跟着齐烨瞎折腾了。

    要说白日,齐烨在南庄,也就是旺仔陪伴左右,一旦到了入夜,就会有许多人跟在齐烨身后,比如王府下人,比如几个穿着黑袍的司卫,也有好多根本不认识的人。

    王府下人不必多说,司卫,多是阿卓精挑细选的“实习员工”。

    至于那些不认识的人,都是段平挑选出来的。

    一旦南庄正式开张,肯定要用大量的人手担任各种职位,这件事已经传开了,百姓们挤破头皮都想留在这里,段平优中选优再选优,比阿卓挑司卫都严苛。

    因此到了夜晚后,如果齐烨瞎溜达,总会有包括旺仔内至少十人护在他的左右。

    这不是齐烨要求的,而是一种“规矩”,南庄的规矩。

    阿卓、老段、公输一大家子,哪怕语棠等人,每个人都清楚,南庄最重要的财富,并非是那些堆积成山的木料,甚至不是各个工坊,任何令人惊叹的、震惊的、望之眼红的,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只有齐烨。

    如果齐烨出了事,一切的一切,都是水中之月,空中阁楼,将会不复存在。

    实际上齐烨不喜欢这种前呼后拥的感觉,他只习惯旺仔跟在旁边,哥俩随心所欲,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谁干…想干什么干什么。

    齐烨撒丫子跑着,后面十多个人撒丫子跟着,一路来到了河边。

    两万贯将整个皇庄买了下来,齐烨认为这是目前以来做过最划算的买卖了。

    皇庄之所以是皇庄,正是因风景秀美,日落后的山脚木屋,被余晖耀的散发着火红色,热情的火红色。

    绕到木屋后,快行数步,清澈的小溪在乱石中如同白色精灵一般舞动,小小的浪花掀起,偶有几只小鱼穿梭。

    斗折蛇行的小溪发出潺潺水声,犹如夏季午后雨水滴答发出的白噪音,令人慵懒的放松着。

    齐烨带着人沿小溪而行,寻着上游步行,水道越来越宽,刘旺回头吩咐了几句,三人离去,取火把。

    “那是什么?”

    齐烨叫了一声,挽起裤腿就跳到了水中,惊喜连连:“鲍鱼?”

    众人也下了水,困惑不已。

    在古代,鲍鱼是“臭鱼”的意思,也就是腌鱼之意,《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始皇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秘不发丧,令车载一石鲍鱼,以掩盖尸体臭味。

    在《孔子家语.六木》中也有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样的话。

    齐烨说的鲍鱼,并非大家理解的“臭鱼”,而是真正的鲍鱼,就是那种肥美多汁,略有弹性,耷拉着两片大…反正就是鲍鱼。

    阿卓走了过去,望着齐烨手中的鲍鱼,道:“此物明明是鳆鱼,为何叫鲍鱼?”

    要知道阿卓出身舟师,舟师大营又在东海,认识这种“海味”。

    “鳆鱼?”

    齐烨扭过头:“叫法不一样吗。”

    阿卓定睛看了眼:“不是鳆鱼,这不是河蚌吗。”

    “果然。”

    齐烨这才发现,果然是河蚌,少半边壳,绿了吧唧的。

    “一个破淡水河鲜,搁这装什么海鲜,我就说河里怎么能有鲍鱼呢。”

    齐烨失望的说了一声后,又一拍脑袋。

    “东海那边有很多类似这种的鳆鱼?”

    阿卓点了点头:“需去深海区,价值高昂,多是世家海船捕捞。”

    齐烨开始眼珠子乱转了。

    能制冰,就可以保鲜,可以保鲜,就能够长途运输。

    “回头计算一下成本,可以的话大批量采买,坑死京中冤大头。”

    阿卓还真没吃过这玩意,问到:“鳆鱼很好吃吗?”

    “那是当然了。”

    “你吃过?”

    “问的不废话吗,没吃过我说这干什么。”

    齐烨吞咽了一口口水:“国产鲍,日本鲍,都吃过。”

    在古代待久了,本来嘴不算很刁的齐烨,也慢慢怀念起上一世的美味。

    要知道齐烨上一世在青岛待了很多年,最喜欢吃海鲜,便宜不贵,经济实惠。

    尤其鲍鱼,最是鲜美,而且这种海鲜还分地区,口感天差地别,比如加州白鲍、澳洲黑唇鲍,尤其是个大肉厚的法国鲍。

    “品种不同,口味也各不相同,有的因保存完好,略腥,带有几分咸,原汁原味,口感上佳。”

    提起海鲜,齐烨如数家珍,也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懂,自顾自的说着。

    旺仔看向阿卓,低声问道:“少爷说的,是鱼吗?”

    阿卓摇了摇头,听着不太像。

    齐烨乐呵呵的说道:“要说吃海鲜,你们肯定不如我,就说这鲍鱼,有的看似肥美多汁,实际上是经过科技处理过的。”

    旺仔:“科技处理是何意?”

    齐烨:“尝上一口味道明显不对,就是人工添加,提前注射进去了汁水。”

    旺仔恍然大悟,嘿嘿一笑:“少爷您这么一说,小的就懂了。”

    阿卓皱眉:“那多恶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