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纨绔世子不好当 > 第216章 大吉

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216章 大吉

    这就是齐烨的计划,先将城中的阔佬弄过来再说,招牌不响,什么都是白扯。

    南庄在城外,还得走一段官道,名声都没打出来,哪有什么“慕名而来”。

    想要让南庄娱乐产业一炮而红,那就得用手段、上套路、玩悬念!

    为此,齐烨专门撰写了很多故事剧本,由九溪等人领衔主演,就在京中开巡演,但不会一次演完,不过放心,不用充会员,不用看广告,只需来到城外去南庄,不止能够看大戏,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九溪等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进了马车,上了官道,入了京城,能不能达到齐烨想要的效果,只看接下来的六日。

    待车队离开了视线,齐烨笑着说道。

    “尽人事,听天命。”

    “恩师。”

    穿着一身布衣的喻斌,双目再次迸发出了崇拜之色,双眼血红血红的。

    “昨夜徒儿看了您撰写的戏本子,这一看便是不可自拔,恩师虽是遣词庸俗,却在那字里行间之间充斥着大智慧、大道理,徒儿佩服。”

    这是真话,齐烨写的那些故事剧本,可谓包罗万象。

    要雅的,有红楼春梦。

    要经典的,有老人与海鲜。

    要奋斗的,有少富白洁。

    要官场文,有三宝尚书。

    要武侠的,有边城浪妇。

    还有后世各类的古今海内外名着,什么罪与罚与蜡烛、钢铁直男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必不可少,齐烨也是想到哪写到哪,东拼西凑,不过也够用。

    尤其是西游记,齐烨最花心思,毕竟这种故事可以阴阳朝廷。

    至于三国演义,齐烨则是尽量还原,魏国喜少妇、蜀国尽男同、吴国皆鼠辈,三国演义,极尽男人浪漫,枭雄也好、英雄也罢,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时期之一,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影响着中华文明数千年。

    这十五天来,齐烨除了和季渃嫣上山打猎下山溜达,都在小院里码字。

    之前喻斌不怎么关注这事,昨夜偶然间看到九溪等人排练,之后就入迷了,要了剧本回了小院后,可以说是硬着看了一…不是,是硬着头皮看了一夜,毕竟晚上不睡觉很犯困。

    “拾人牙慧。”

    齐烨哈哈一笑,背着手走回了山庄。

    别看喻斌是顶级世家之子,其实也没什么娱乐活动。

    以前在京中闲暇时,无非就是去茶楼听听曲儿、诗社作作诗、棋社下下棋罢了,哪接触过什么新鲜刺激的事物。

    昨夜冷不丁一看齐烨写的那些“奇文怪志”,那叫一个意犹未尽,一晚上都没睡觉。

    “恩师恩师。”

    喻斌快步跟上,好奇的问道:“徒儿有一事不明,还请恩施赐教。”

    “怎么了。”

    “那西游记里诸妖皆想长生,皆知吃了唐僧肉便可长生,可唐僧肉明明与人参果一般功效,吃过之后都可长生,诸妖为何不去抢人参果?”

    “抢人参果?”齐烨都听乐了:“这不是违背了想长生的初衷吗,镇元子,地仙之祖,孙悟空见了都得喊声镇哥。”

    喻斌恍然大悟,可不是吗,齐烨写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连镇元子的袖里乾坤都逃不出去,可想而知其实力。

    “恩师,那为何男妖怪皆想吃唐僧肉,女妖精只想与唐僧成亲?”

    齐烨反问道:“你成亲了吗?”

    “徒儿还未成亲。”

    “那就是了,成亲之后你就懂了,一个是一锤子买卖,一个是细水长流。”

    喻斌双眼一亮:“恩师的意思是,养着,慢慢吃?”

    “额…是的,养着身体,慢慢吃枸杞人参什么的,要不然唐僧受不了。”

    说完后,齐烨也乐了。

    连喻斌这种吃过见过的都为之着迷,京中那些阔佬们应该也会如此,只要是能将人引来,自己的商业计划就算成功了一半。

    相比齐烨还算是抱有信心,其他一些人则是担忧至极。

    皇庄干了这些天,投了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人,一旦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投进去的钱粮、精力,齐烨定会沦为天下笑柄。

    只不过大家当着齐烨的面,都是一副极有信心的模样。

    时间,是验证一切的最佳手段。

    三日,转瞬即过,三日,只是三日,未到六日。

    皇庄外,来人了,几个外地来的商贾,正好过来考马牌,顺道来听听南庄的戏。

    商贾就一个,跟着六个随从小厮,也不是什么豪商,却受到了皇帝一般的待遇。

    毕竟是第一个冤大头,一大早齐烨还没起床,语棠亲自带人接待的,先是泡了池子,再是享受了一番古法松骨。

    广告词是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和做了松骨就会长生不老似的。

    原本接下来还有更多项目可以体验,只不过语棠中途离去了,因为又来人了,来了十多个结伴的公子哥。

    这些公子哥看都是京中真正的纨绔子弟,就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

    本来他们是不想来的,因为这是齐烨的地界。

    可他们在京中接连听了三天的戏,结果后来一打听,开始“重播”了,一问下面的剧情哪去了,文德入宫,下面没了,抓耳挠腮,心痒难耐,犹豫了好久,这才壮着胆子呼朋引伴来了庄子。

    等齐烨中午睡醒的时候,段平撒丫子跑了过来,双眼放光。

    光是这一上午,才区区二十多人,就花销了十七贯。

    齐烨不以为意,嫌少,太少太少了,人少,钱也少。

    到了下午,游庄的越来越多了,从那外地商贾算起,开张首日,仅仅是第一天,就接待了四十多人,营收流水过百贯。

    到了第二日,城门开过不到半个时辰,陆陆续续来了人,商贾、世家子、公子哥、游手好闲的阔少爷,都有,也都是来听戏的。

    能唱戏的全去城里,哪有人能唱戏。

    齐烨早有准备,按照流程先泡池子再按摩,然后赠送香皂,之后开始介绍游庄项目。

    玩赛马、下博彩、听小曲、吃山珍等等等等,时间过的飞快。

    到了第三日,也就是巡演第六天,正好赶上月尾,南庄迎来了一波小高峰,游庄人数直破三百大关,一日流水,也过了五百贯!

    看着账目的齐烨,满意的点了点头:“进行第二阶段,开放伴游服务,记住,告诉他们只针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贵客,贵客中的贵客,有身份,有头有脸,财力雄厚之人!”

    老段满面佩服之色:“殿下说的是,这京中之人最是在乎颜面,常有斗富之事。”

    “不错,让他们斗去吧,还有在门口张贴公告,排名一百人,上面写清楚了,每花销一百贯,就有一贯钱用于救济百姓灾民,公告就是善榜,花的越多,捐的越多。”

    老段张大了嘴巴:“庄子里没灾民了。”

    “现在没有,明年雨季不就有了吗。”

    “那这还没到明年啊。”

    “明年再说明年的。”

    段平:“…”

    齐烨满腹槽点,一百贯拿出一贯用来救济灾民都说少了。

    之前那三千多百姓临走的时候,那恋恋不舍的模样,连瞎子都看出来了,明年千万别受灾,但凡是受灾了,一定会拖家带口一起过来蹭吃蹭喝,

    齐烨甚至怀疑,即便不受灾,这群人都得将房子给拆了然后扮做灾民过来“上工发财”。

    那些下县村镇的破房子才值几个钱,来这边上俩月工,一年工钱都赚出来了还有的剩。

    “不管明年有没有灾民,都要每一百贯拿出一贯钱,存上,不要动。”

    想到那些灾民离去时的模样,齐烨没好气的说道:“总有一日会用的上。”

    “记下了。”

    “除了善榜,将其他的钱都拿出来吧,在京中招工,马上建盖最南侧区域。”

    “建盖何地?”

    “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