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第268章 一网打尽
热门推荐:
村乡满艳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总裁夫人竟是玄门大佬
你惹他干嘛,他师傅全是大佬
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
超时空之,可爱小兕子
穿越十年,影后要和我离婚
玄桢记
星铁,人在冬城,模拟器重返乐土
七月的北平,夏日炎炎。
两年前朱标的布局,如同埋入冻土的种子,终于在王悯月点燃的“惊蛰”之火下,破土而出,绽放出致命的花朵。
刚刚升任锦衣卫千户的张三奉命来到北平,目的是协助魏国公徐达探查潜伏的北元探子,也就是扩廓的探马军司。经过长时间的明察暗访,他已将探马军司在北平的外围网络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个探子网络的各个节点都被他绘制地图上,可疑的商号、娼馆、城外隐秘的联络点,以及那些与蒙古旧部过从甚密的地方豪绅,都被一一标明,旁边还有蝇头小楷的备注。
这张无形的情报网络,要运转起来,必然有一个核心节点,它是一切行动的起点,但张三这些年始终无法探明。不过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张三判断,北平卫所内部藏着一条位高权重、深藏不露的“大鱼”——一个早年“归顺”大明、如今可能身居卫所要职的旧元将领!此獠如同剧毒蜘蛛,蛰伏在明军内部,指挥着这张潜伏的谍网,身份成谜,行踪飘忽。
王悯月启动“惊蛰”,意图刺杀徐达的消息,对张三如同天降甘霖,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瞬间点醒了张三——机会来了!这条深藏的大鱼,要想指挥如此重大的刺杀,协调北平内外的力量,必然会在行动前后露出马脚!不过,要想将计就计,引蛇出洞,还需要魏国公点头。
张三立刻将这一关键情报密报魏国公徐达。他并没有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静静等待徐达的决断。
“张千户来北平两年有余了吧,想家没有?”
徐达突如其来的题外话,让张三一愣:“标下洪武六年奉命来北平,已逾两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京师,想家是肯定的,但他不好意思说。
徐达笑着说:“人之常情。北平的事儿,早点儿了结,你就能回家了。”
“请大将军示下。”张三抱拳拱手。
徐达笑呵呵地拍了张三肩膀一下:“最近北平这天儿越来越热了,城里待着实在不舒服。本帅打算三天后到城外西郊避避暑。你安排一下吧。”
张三眼珠一转就明白了:“请大将军放心。”
城外西郊,林木葱郁,山泉流过,溪水叮咚,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然此处地势起伏,既有官道便于通行,又有数条隐秘小径和易于设伏的山坳,是刺客眼中天然的猎场,更是张三布下天罗地网的最佳舞台。
徐达出城避暑不是临时起意、突发奇想,因为每值盛夏,他都会出城逛逛,还特意在西郊山林间修建了一座简易的别院。因此,并没有引起自己人的反对和敌人的怀疑。消息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在北平暗流中炸开,潜伏的北元探子们纷纷动了起来。
外围的“小虾米”开始向几个隐秘据点集结,传递武器,打探路线。而更重要的动向,则发生在看似平静的北平卫所衙门深处。
张三如同最耐心的猎人,在徐达的授意下,将锦衣卫最精锐的缇骑和军中的新火器,化整为零,悄无声息地撒向西郊。山顶的制高点上,伪装成樵夫或采药人的观察哨,监视着官道和所有可能藏匿刺客的山林隘口。几处关键路口,看似闲散的“货郎”或“农夫”,腰间鼓囊囊的布包里,是新式的燧发短铳。而在徐达预定“休憩”的别院附近,火炮手已悄然就位,黑洞洞的轻型佛郎机炮口隐藏在灌木和伪装网下。
行动前夜,一个关键情报送到了张三手中:负责西郊卫戍巡逻调度的燕山前卫指挥佥事冯铎,今日行踪异常诡秘!此人正是当年投诚的旧元将领之一,平日低调谨慎,今日却一反常态,以“勘察防务”为由,独自骑马绕行了西郊官道数条岔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形处停留良久,甚至还“偶遇”了一个进城卖山货的猎户,交谈甚久!
“冯铎…” 张三眼中寒光爆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冯铎反复停留的几个点,这些地方正是张三预设的、最适合伏击徐达车队的地形!“大鱼…终于露头了!”
翌日,徐达出城避暑的车队不疾不徐地驶向西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祥和。途经几个有利的伏击点都安然无事,眼看再过拐过一个山坳就能看见避暑别院了,突发异变!
“咻咻咻——!” 毒弩破空!数条黑影从两侧山林中猛扑而下!刺杀,如期而至!
“保护国公!” 护卫统领怒吼。然而,回应刺客的,并非预想中的血肉之躯和慌乱刀枪,而是——
“砰砰砰砰——!”
如同爆豆般密集、清脆而致命的火铳声骤然响起!徐达身边那几十名看似普通的护卫,以惊人的速度扯下布包,露出黑洞洞的铳口,瞬间喷射出致命的铅雨!冲在最前的刺客如同撞上无形铁壁,浑身血洞,栽倒在地!
“有埋伏!撤!” 刺客头目惊骇欲绝的嘶吼被淹没在更大的轰鸣中!
“轰轰轰!”
早已锁定刺客藏身区域的轻型佛郎机炮怒吼起来!炮弹如同钢铁风暴,席卷山林!与此同时,“杀!”震天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伪装褪去,事先埋伏好的锦衣卫以及卫所军士,从树林、山坳中涌出,刀光雪亮,弩箭如雨,瞬间将残余的刺客分割包围!
战斗爆发得猛烈,结束得也极其迅速。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早有准备的围歼下,刺客死伤狼藉,三名头目被生擒。然而,张三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这些爪牙身上。他用从徐达那里借来的望远镜,死死锁定在远处官道旁一处不起眼的高坡上——那里,一个穿着大明卫所军官常服的身影,正骑在马上,远远“眺望”,正是右卫指挥佥事冯铎!
当看到刺客伏击失败,明军伏兵尽出时,冯铎脸上那瞬间的惊骇、绝望和难以置信,被张三尽收眼底!他猛地调转马头,似乎想逃离。
“冯大人!好雅兴啊!西郊‘防务’,看得可还清楚?” 一个冰冷的声音如同鬼魅般在冯铎身后响起。
冯铎浑身剧震,猛地回头。只见张三不知何时已带着几名气息彪悍的锦衣卫,策马拦住了他的退路。张三脸上挂着毫无温度的笑容,眼神却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他的皮囊,直视他那颗依旧忠于漠北的“元将”之心。
“张…张千户?” 冯铎强作镇定,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本将奉令巡查防务,闻听此地有喧嚣,特来查看…”
“查看?” 张三嗤笑一声,马鞭一指山下尚未散尽的硝烟和正在被拖走的刺客尸体,“冯大人看得可真够‘仔细’!连刺客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都一清二楚?还是说…冯大人是在‘验收’成果?”
“你…你血口喷人!” 冯铎脸色煞白,手已按向腰间佩刀。
“拿下!” 张三懒得废话,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瞬间扑上,干净利落地卸掉了冯铎的武器,将他拖下马捆了个结实。
“张三!你敢!我是朝廷命官!我乃燕山前卫指挥佥事!” 冯铎挣扎怒吼。
“命官?” 张三策马走到他面前,俯下身,声音如同寒冰,“冯铎,或者该叫你…‘秃鹫’的上线,‘惊蛰’的幕后操盘手?潜伏在卫所里的元人余孽!你的主子王悯月,还有漠北的扩廓,保不了你了!” 他掏出一枚从生擒刺客身上搜出的、刻有特殊狼头标记的铜符,在冯铎眼前晃了晃,“认得这个吗?你的好部下,招得很快。”
冯铎看到那铜符,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瞬间瘫软下去,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完了,这张在北平经营多年的谍网,也完了。王悯月精心策划、意图扭转乾坤的“惊蛰”,非但没能伤到徐达分毫,反而成了照亮北平所有黑暗角落的闪电,将潜伏最深的那条毒蛇,彻底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张三看着被拖走的冯铎,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转头向南而望,低语道:“陛下,北平的‘惊蛰’已平。”
两年前朱标的布局,如同埋入冻土的种子,终于在王悯月点燃的“惊蛰”之火下,破土而出,绽放出致命的花朵。
刚刚升任锦衣卫千户的张三奉命来到北平,目的是协助魏国公徐达探查潜伏的北元探子,也就是扩廓的探马军司。经过长时间的明察暗访,他已将探马军司在北平的外围网络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个探子网络的各个节点都被他绘制地图上,可疑的商号、娼馆、城外隐秘的联络点,以及那些与蒙古旧部过从甚密的地方豪绅,都被一一标明,旁边还有蝇头小楷的备注。
这张无形的情报网络,要运转起来,必然有一个核心节点,它是一切行动的起点,但张三这些年始终无法探明。不过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张三判断,北平卫所内部藏着一条位高权重、深藏不露的“大鱼”——一个早年“归顺”大明、如今可能身居卫所要职的旧元将领!此獠如同剧毒蜘蛛,蛰伏在明军内部,指挥着这张潜伏的谍网,身份成谜,行踪飘忽。
王悯月启动“惊蛰”,意图刺杀徐达的消息,对张三如同天降甘霖,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瞬间点醒了张三——机会来了!这条深藏的大鱼,要想指挥如此重大的刺杀,协调北平内外的力量,必然会在行动前后露出马脚!不过,要想将计就计,引蛇出洞,还需要魏国公点头。
张三立刻将这一关键情报密报魏国公徐达。他并没有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静静等待徐达的决断。
“张千户来北平两年有余了吧,想家没有?”
徐达突如其来的题外话,让张三一愣:“标下洪武六年奉命来北平,已逾两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京师,想家是肯定的,但他不好意思说。
徐达笑着说:“人之常情。北平的事儿,早点儿了结,你就能回家了。”
“请大将军示下。”张三抱拳拱手。
徐达笑呵呵地拍了张三肩膀一下:“最近北平这天儿越来越热了,城里待着实在不舒服。本帅打算三天后到城外西郊避避暑。你安排一下吧。”
张三眼珠一转就明白了:“请大将军放心。”
城外西郊,林木葱郁,山泉流过,溪水叮咚,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然此处地势起伏,既有官道便于通行,又有数条隐秘小径和易于设伏的山坳,是刺客眼中天然的猎场,更是张三布下天罗地网的最佳舞台。
徐达出城避暑不是临时起意、突发奇想,因为每值盛夏,他都会出城逛逛,还特意在西郊山林间修建了一座简易的别院。因此,并没有引起自己人的反对和敌人的怀疑。消息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在北平暗流中炸开,潜伏的北元探子们纷纷动了起来。
外围的“小虾米”开始向几个隐秘据点集结,传递武器,打探路线。而更重要的动向,则发生在看似平静的北平卫所衙门深处。
张三如同最耐心的猎人,在徐达的授意下,将锦衣卫最精锐的缇骑和军中的新火器,化整为零,悄无声息地撒向西郊。山顶的制高点上,伪装成樵夫或采药人的观察哨,监视着官道和所有可能藏匿刺客的山林隘口。几处关键路口,看似闲散的“货郎”或“农夫”,腰间鼓囊囊的布包里,是新式的燧发短铳。而在徐达预定“休憩”的别院附近,火炮手已悄然就位,黑洞洞的轻型佛郎机炮口隐藏在灌木和伪装网下。
行动前夜,一个关键情报送到了张三手中:负责西郊卫戍巡逻调度的燕山前卫指挥佥事冯铎,今日行踪异常诡秘!此人正是当年投诚的旧元将领之一,平日低调谨慎,今日却一反常态,以“勘察防务”为由,独自骑马绕行了西郊官道数条岔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形处停留良久,甚至还“偶遇”了一个进城卖山货的猎户,交谈甚久!
“冯铎…” 张三眼中寒光爆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冯铎反复停留的几个点,这些地方正是张三预设的、最适合伏击徐达车队的地形!“大鱼…终于露头了!”
翌日,徐达出城避暑的车队不疾不徐地驶向西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祥和。途经几个有利的伏击点都安然无事,眼看再过拐过一个山坳就能看见避暑别院了,突发异变!
“咻咻咻——!” 毒弩破空!数条黑影从两侧山林中猛扑而下!刺杀,如期而至!
“保护国公!” 护卫统领怒吼。然而,回应刺客的,并非预想中的血肉之躯和慌乱刀枪,而是——
“砰砰砰砰——!”
如同爆豆般密集、清脆而致命的火铳声骤然响起!徐达身边那几十名看似普通的护卫,以惊人的速度扯下布包,露出黑洞洞的铳口,瞬间喷射出致命的铅雨!冲在最前的刺客如同撞上无形铁壁,浑身血洞,栽倒在地!
“有埋伏!撤!” 刺客头目惊骇欲绝的嘶吼被淹没在更大的轰鸣中!
“轰轰轰!”
早已锁定刺客藏身区域的轻型佛郎机炮怒吼起来!炮弹如同钢铁风暴,席卷山林!与此同时,“杀!”震天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伪装褪去,事先埋伏好的锦衣卫以及卫所军士,从树林、山坳中涌出,刀光雪亮,弩箭如雨,瞬间将残余的刺客分割包围!
战斗爆发得猛烈,结束得也极其迅速。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早有准备的围歼下,刺客死伤狼藉,三名头目被生擒。然而,张三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这些爪牙身上。他用从徐达那里借来的望远镜,死死锁定在远处官道旁一处不起眼的高坡上——那里,一个穿着大明卫所军官常服的身影,正骑在马上,远远“眺望”,正是右卫指挥佥事冯铎!
当看到刺客伏击失败,明军伏兵尽出时,冯铎脸上那瞬间的惊骇、绝望和难以置信,被张三尽收眼底!他猛地调转马头,似乎想逃离。
“冯大人!好雅兴啊!西郊‘防务’,看得可还清楚?” 一个冰冷的声音如同鬼魅般在冯铎身后响起。
冯铎浑身剧震,猛地回头。只见张三不知何时已带着几名气息彪悍的锦衣卫,策马拦住了他的退路。张三脸上挂着毫无温度的笑容,眼神却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他的皮囊,直视他那颗依旧忠于漠北的“元将”之心。
“张…张千户?” 冯铎强作镇定,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本将奉令巡查防务,闻听此地有喧嚣,特来查看…”
“查看?” 张三嗤笑一声,马鞭一指山下尚未散尽的硝烟和正在被拖走的刺客尸体,“冯大人看得可真够‘仔细’!连刺客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都一清二楚?还是说…冯大人是在‘验收’成果?”
“你…你血口喷人!” 冯铎脸色煞白,手已按向腰间佩刀。
“拿下!” 张三懒得废话,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瞬间扑上,干净利落地卸掉了冯铎的武器,将他拖下马捆了个结实。
“张三!你敢!我是朝廷命官!我乃燕山前卫指挥佥事!” 冯铎挣扎怒吼。
“命官?” 张三策马走到他面前,俯下身,声音如同寒冰,“冯铎,或者该叫你…‘秃鹫’的上线,‘惊蛰’的幕后操盘手?潜伏在卫所里的元人余孽!你的主子王悯月,还有漠北的扩廓,保不了你了!” 他掏出一枚从生擒刺客身上搜出的、刻有特殊狼头标记的铜符,在冯铎眼前晃了晃,“认得这个吗?你的好部下,招得很快。”
冯铎看到那铜符,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瞬间瘫软下去,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完了,这张在北平经营多年的谍网,也完了。王悯月精心策划、意图扭转乾坤的“惊蛰”,非但没能伤到徐达分毫,反而成了照亮北平所有黑暗角落的闪电,将潜伏最深的那条毒蛇,彻底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张三看着被拖走的冯铎,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转头向南而望,低语道:“陛下,北平的‘惊蛰’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