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 第119章 父子重逢!这是我信任的伙伴!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第119章 父子重逢!这是我信任的伙伴!

    穿越者的尊严不容侵犯,【老朱慢慢地点头,暗中表示赞同。】

    朱棣投以苏铭一个坚定的眼神,低声道:“回去我会重重教训他们,我也险些遭受不测。”

    此时,朱棣开始逐一揭露:“兵部尚书铁铉。”

    一名文士在几名卫兵的簇拥下走上前来,尽管形容憔悴,但目光依然炯炯。

    “朱棣,你竟敢如此悖逆。”

    铁铉的声音如同枯木敲击,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度,与旁边那位干瘪的老者形成鲜明对比。

    即使身体瘦削,其精神力却异常饱满。

    “你还好意思面对我吗?你还好意思面对我吗。”

    每一声质问,都掷地有声,响彻全场。

    朱棣的面色微显尴尬,试图露出一丝笑容,表示宽恕。

    他打算亲自上前解开铁铉的束缚,然而,当他靠近时,铁铉猛地扑向他,一口咬向朱棣的脸颊。

    士兵们迅速介入,才阻止了这场意外,朱棣的脸庞因此留下一道血痕。

    看到铁铉不顾一切的勇气,朱元璋的目光中流露出赞赏:“这铁铉,倒是有几分胆识。”

    “而且他的话,语气奇特。”

    朱元璋转向苏铭,“刚才老四的表情有些异样,他们之间有过节。”

    苏铭答道:“是的,他们曾是至交好友。”

    回忆起铁铉在洪武朝,作为国子监的太学生,他曾受命巡访各地,监督地方事务,因在洛阳揭发费聚的侵占行为,得到了燕王的帮助。

    “朱棣对他有救命之恩,但他却毫不领情。”

    苏铭摇头感慨,“他是铁铉,一个铁骨铮铮的人物。”

    铁铉在洪武朝以直言敢言闻名,任何明君都无法惧怕他,因为他坚守原则,无视人情。

    他对朱棣的指责,无论对方如何辩解,他都不会动摇立场。

    铁铉坚信朱棣是篡位者,即使面临死亡威胁,他也不会妥协。

    他只会唾骂朱棣,毫不畏惧。

    “朱棣,你背离道义,你是禽兽。”

    “你忘了当初的誓言吗……”朱棣被铁铉激怒,眼神变得冰冷,他选择沉默以对。

    “你想咬死我。”

    朱棣的声音透出寒意,“我恨不得食你之肉,饮你之血。”

    “你不会有好下场。”

    朱棣断然回应,然后下令,“来人,割下他的耳鼻,让他自己品尝。”

    听到这,朱元璋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苏铭急忙拉住他,提醒此刻的朱皇帝不能冲动。

    朱棣的暴怒和铁铉的反抗,这一切都与太祖回归无关,朱棣不会轻易相信那些传言。

    他们的冲突,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立即丧命,这绝非明智之举。

    “审时度势,不可鲁莽。”

    苏铭沉声道,“如今我们身处险境,如同砧板上的鱼肉。”

    他的话语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朱元璋的冷静并非表面,他深吸一口气,理智地回应:“这样的暴行,难道出自四哥之手。”

    他的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

    真正的朱棣展露出他的铁腕,面对铁铉,他嘴角勾起一抹冷酷:“你以为自己可以肆意妄为?记住,这绝非朱元璋的作风。”

    铁铉被当场惩罚,朱棣让人割下他的鼻子和耳朵,塞入他的口中,然后挑衅般问道:“尝尝这味道如何。”

    铁铉毫不畏惧,大笑回应:“我食吾志,此乃忠魂之血肉,甜美无比。”

    朱棣闻言,面色阴沉,手指关节因愤怒而颤抖,紧握成拳,仿佛要捏碎一切。

    “若你肯臣服,本王可予宽恕,保你公侯之位。”

    朱棣的话语如冰锥刺骨,然而铁铉只是大笑,吞咽着自己的血肉,坚声道:“还我大明忠魂。”

    “高皇帝赋予我御史之职,岂能背弃朝廷。”

    铁铉的话掷地有声,朱棣闻言,目光如寒霜,下令:“来人,准备沸油,烹煮他。”

    文臣们惊骇失色,有人甚至无法站立,老朱更是震惊得呆立。

    老朱难以置信地问:“他要烹煮铁铉?用沸油。”

    他的声音中充满愤怒,几乎无法压抑。

    黄子澄和齐泰的死,让他明白这两位的罪孽,但铁铉的遭遇超越了他的想象,令人发指。

    苏铭看着朱棣,心中焦急,暗自责怪老朱:“你干什么?现在是朱棣的主场,不能冲动。”

    他试图拉住老朱,却被甩开,老朱径直走向朱棣,准备展开他的训斥。

    \"朱四爷,你这是何等手段!\"苏铭怒不可遏,这样的操作简直闻所未闻。

    他立刻起身追赶朱棣,却被张辅突然拦住,一把寒光闪烁的剑直抵他的颈项。

    张辅的声音沉稳如常:\"陛下,请您退下。”

    面对冷冽的剑锋和张辅那面无表情的坚毅,苏铭明白,救援老朱已无望,只能期待朱棣的自救。

    他凝视着张辅,后者眼中并无惧色,反而带有一丝轻蔑,仿佛在说,一个傀儡也敢摆出这副架势?

    等到这场纷争落幕,苏铭恐怕将成为首先被清算的对象。

    对于燕王朱棣而言,他手中的苏铭是个极好的工具,但用过即弃,死去的工具人才是最完美的。

    想到这里,张辅的目光愈发冰冷,催促道:\"陛下,请回。”

    苏铭无可奈何,再次投向老朱,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退回台阶,紧张地注视着朱棣和老朱的对峙。

    他心里暗自祈祷,老朱,千万别说错话啊,如果敢自称朱元璋,那守备就危险了!

    此刻的朱棣,不再是围城之时的他,那时他还身处困境,既要应对城内的反抗,又要忧虑南军的勤王支援。

    李景隆的造势言论更是让他心中多了一层阴影,不敢轻易动手。

    但即使如此,他的狠辣本性并未改变。

    如果不是苏铭及时抽身,恐怕他已经跨过上个位面,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如今的局势更为严峻,朱允炆失踪,朱棣掌控京城,谁还敢挑战他的权威?

    就算你是太祖重生,就算你是天王老子,只要阻挡朱棣登基,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拔剑相向。

    若老朱此时再逞强,下一秒恐怕就要命丧当场!老朱的生死,将会给苏铭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向朱标和马皇后交代?难道告诉他,【那些人的伴侣、家长,由于向亲生孩子揭示事实,】而遭此横祸?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如此结局太不光彩!堂堂洪武帝,竟在这样的小角落里翻船,真让人笑掉大牙!

    此刻的苏铭懊悔不已,早知如此,就应该带上朱标,或许还能牵制住这位固执的老者。

    【你说洪武年间的生活不是挺安逸吗?要是朱元璋不胡闹,】【苏某成为女婿的事情,也存在可能性呢!】苏铭内心思绪万千,最终只化作一句叮嘱:\"朱老哥,稳住,千万不能出风头!现在是暴躁的朱棣,为皇位他会不择手段。”

    老朱被带到朱棣面前,神情镇定,丝毫没有慌乱,甚至抬起头,平静地凝视着朱棣,仿佛在等待一场不可避免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