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奸臣初长成 第879章 不好拖太久
抗戎商会的事情发酵的很快,顺德帝在早朝之上对其大加赞赏,称其为“义商”,更是着内务府亲自打造了一副鎏金的匾额,亲自书写“义商”二字,要赏赐给抗戎商会。
不仅如此,顺德帝还承诺,不管最后这仗是否能打起来,来年这五家的赋税都减半!
顺德帝的态度十分明显,抗戎商会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人称赞,就有人诋毁。
世家自然不会看着商人起势,想要打仗的都是满腔热忱的年轻学子们,但是已经成名的大儒们却不这样想,打仗劳民伤财,要死不计其数的人,打赢还好说,但是按照大宁现在的情况,他们对打胜仗都不看好。
更重要的是,许多的大儒都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陛下摆明了要扶持寒门和商贾,触犯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于是,以白麓书院为首,先后几位大儒写文章列举打仗的害处,无异于说那些希望打仗的学子是无知小儿,没有远见,文章中更是影射抗戎商会这个时候哗众取宠,趁机捞取名声,尽显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根本不是出于大义。
此举明晃晃的站到顺德帝对立面。
原本还能维持表面的和睦,如今是要彻底撕破脸了。
跳出来指责抗戎商会的文人们不是国子监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子,他们全部都成名已久,在诗词文章丹青方面有些名气,最不济也是书院的先生。
最头疼的也是先生,他们的弟子众多,有好些已经入仕,这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他们这些人的分量加起来远远超过国子监那些学子们。
不出十天的功夫,抗戎商会就从人人称赞变成了人人喊打。
慕震这几日一直都守在抗戎商会,他虽然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心里还是颇有几分焦急。
窦苗儿倒是对现在的状况不意外,若是没有动静,那才是见了鬼了。
晚间的时候,穆子钰过来了一趟,因为慕震心里没有底,但是他又不好去找窦苗儿,只能去找慕子钰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慕子钰安抚了慕震几句,就来见窦苗儿,虽然他觉得窦苗儿心里有数,但是还是过来看一眼才放心,毕竟现在她身怀有孕,情绪可能有一些波动。
不过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和小小一起画给孩子做小衣服的花样子,看起来很不错。
“可是慕伯父心里不踏实?”。
慕子钰笑了笑:“无妨,虽然我父亲多年来做梦都想着摆脱商籍,但是真的除了贱籍,他还是下意识觉得低人一等,尤其是对上士人,以前都是父亲上赶着巴结的人,他心中发虚也是正常,但是你放心,他绝对不会中途跑路。”
“我自然是信得过慕伯伯的,不过确实不好拖太久,否则陛下那边都该不信我了。”
慕子钰闻言点头:“你心中有数便好,若是有需要的尽管开口。”
次日一早,抗戎商会的外边又贴出一张大红纸写的告示,上书抗戎商会请伙计、帮工、将会优先录用参战将士家眷,伤残回乡的士兵,也优先录用。
最后一条,抗戎商会将会在未来每一年捐助一百名将士后代进入学堂学习三年。
不仅如此,顺德帝还承诺,不管最后这仗是否能打起来,来年这五家的赋税都减半!
顺德帝的态度十分明显,抗戎商会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人称赞,就有人诋毁。
世家自然不会看着商人起势,想要打仗的都是满腔热忱的年轻学子们,但是已经成名的大儒们却不这样想,打仗劳民伤财,要死不计其数的人,打赢还好说,但是按照大宁现在的情况,他们对打胜仗都不看好。
更重要的是,许多的大儒都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陛下摆明了要扶持寒门和商贾,触犯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于是,以白麓书院为首,先后几位大儒写文章列举打仗的害处,无异于说那些希望打仗的学子是无知小儿,没有远见,文章中更是影射抗戎商会这个时候哗众取宠,趁机捞取名声,尽显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根本不是出于大义。
此举明晃晃的站到顺德帝对立面。
原本还能维持表面的和睦,如今是要彻底撕破脸了。
跳出来指责抗戎商会的文人们不是国子监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子,他们全部都成名已久,在诗词文章丹青方面有些名气,最不济也是书院的先生。
最头疼的也是先生,他们的弟子众多,有好些已经入仕,这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他们这些人的分量加起来远远超过国子监那些学子们。
不出十天的功夫,抗戎商会就从人人称赞变成了人人喊打。
慕震这几日一直都守在抗戎商会,他虽然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心里还是颇有几分焦急。
窦苗儿倒是对现在的状况不意外,若是没有动静,那才是见了鬼了。
晚间的时候,穆子钰过来了一趟,因为慕震心里没有底,但是他又不好去找窦苗儿,只能去找慕子钰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慕子钰安抚了慕震几句,就来见窦苗儿,虽然他觉得窦苗儿心里有数,但是还是过来看一眼才放心,毕竟现在她身怀有孕,情绪可能有一些波动。
不过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和小小一起画给孩子做小衣服的花样子,看起来很不错。
“可是慕伯父心里不踏实?”。
慕子钰笑了笑:“无妨,虽然我父亲多年来做梦都想着摆脱商籍,但是真的除了贱籍,他还是下意识觉得低人一等,尤其是对上士人,以前都是父亲上赶着巴结的人,他心中发虚也是正常,但是你放心,他绝对不会中途跑路。”
“我自然是信得过慕伯伯的,不过确实不好拖太久,否则陛下那边都该不信我了。”
慕子钰闻言点头:“你心中有数便好,若是有需要的尽管开口。”
次日一早,抗戎商会的外边又贴出一张大红纸写的告示,上书抗戎商会请伙计、帮工、将会优先录用参战将士家眷,伤残回乡的士兵,也优先录用。
最后一条,抗戎商会将会在未来每一年捐助一百名将士后代进入学堂学习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