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奸臣初长成 第890章 与朝廷合作
慕震获封乡君,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让天下的商籍转良籍的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那可是乡君啊,拿朝廷俸禄,虽然只是封号,但是比县令还大两级呢!
这抗戎商会现在围着的不光是老百姓了,还有不少闻讯而来的商人。
虽然他们算不上巨富,但是捐个十万两也都能拿出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眼下顺德帝的态度,这就是个机会,万一陛下胜了,他们就算彻底翻身了。
而且万一有什么特别的机遇,没准也能捞个乡君当当呢?
所以一时间想要来入会的商人也不在少数。
商会这边人多且乱,慕需担心有人冲撞了窦苗儿便没有让她过来,他和另外几位合伙人将有意向的商户全都登记好,每天傍晚都去柳府碰头。
窦苗儿看着有意向的商户这么多也是万分惊讶,“竟然有这么多?怕不是外地的商户也赶过来了吧?”
慕需点头:“在京城附近的有实力的商人几乎都来了,还有一些就是……咳咳我们的一些朋友,此前我们微微透露几分,只说京城有商机,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来了这么多人。”
慕震几人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之前还说未成之前保密,但是没想到引来这么多人,此时他们都有些后怕,万一没成,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窦苗儿不以为意:“既然能得您几位的肯定,实力自然是不可小觑,我们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况且咱们是要往里砸钱,自然是多多益善。”
慕震几人虽然欣喜商会现在眼看着做大,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人多了,便不好管理了,万一有居心不良之人混进来,后果也可能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窦苗儿此时拿出一份章程:“我的想法是抗戎商会不光是为了此次战争,我们要一直持续做下去,虽然商人势微,但是我们聚在一起,将无人敢看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商会是极好的拓展人脉的渠道,我是想将商会打造成一个商人之间连接的平台,集中商会的力量,更加能够保护商人自身。”
慕震几人看得心潮澎湃,他们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意义。
尤其是章程之后还有后续计划,窦苗儿的设想是商会与朝廷开展合作,在救灾和伤兵安置等问题上商会给朝廷一定帮助,而朝廷对待商会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其实本质上还是交保护费,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交。
现在商人都会给当地的属官孝敬,生意做到一个地方就多了一个要孝敬的人,其实对于商人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而窦苗儿则是想将这笔钱直接上交到国库,让朝廷给他们颁发类似营业执照的文书,凭借该文书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行商。
一张文书肯定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张文书是代表着他们有与朝廷直接对话的渠道与能力,代表着他们并不是求告无门,可以任人欺凌。
慕震几人心潮澎湃,若是窦苗儿这个设想真能实现……\"
他们都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一番盛景,他们作为商会的元老,必然分摊到不小的权利。
届时作为与朝廷之间的联系人,虽无官职,胜似做官,至少能保证他们再也不必向县令卑躬屈膝的讨好了吧?
窦苗儿说道:“目前只是一个设想,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等初具规模之后,我再进宫去让明妃娘娘帮着掌掌眼,到时候也多几分把握。”
“会长放心,我们一定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肯定不会拖后腿!”。
慕震几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儿十足,窦苗儿却并不十分激动,因为她知道这件事十拿九稳。
商户每年花费多少银子打通各地关节疏通人脉她自己心里也清楚,像是聚贤庄,虽然与邵家交情匪浅,但是打点的银钱也只是少了一些。
尤其是在青阳郡以外的地方,花费在县衙一级上的银钱尤其多,其它郡光是去年一年年花费在这上边的银子达到了净利润的三成。
在窦苗儿的心里,人情往来最多只需半成,他们只是正常做生意,又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何须付出这么大的成本?
所以此事对朝廷和商人是双赢,没有道理顺德帝不支持。
抗戎商会声势越发浩大,连带着民间的百姓们对这场战事也开始有了几分信心,毕竟牵头的这几位,传闻中都是堪比国库的巨商,这几位要是真铁了心的支持,没准还真能打。
朝堂的风向也有些开始微妙起来,眼看着陛下要占上风,不少人又开始摇摆不定起来。
毕竟就是一开始算准了陛下从户部拿不到银子,所以才坚定的站周太师,但是现在陛下有钱……
尽管大宁的军队战斗力是差了一些,但是大宁的人数可比北戎多得多,真打起来,也未必没有胜算。
周作儒明面上还是坚定的主和,暗地里和顺德帝一样,他也是动作不断,这一仗必须打。
顺德帝想借着这一仗灭周氏,他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想法呢?
周夫人也感觉到局势越发紧张,她不禁开始着急:“芙儿和昶儿还在宫里,你到底打算何时将她们接出来,还是……连她们母子你也要放弃,就像放弃蓉儿一样!”
周作儒顿时不悦,“我何时放弃了蓉儿,又何时要放弃芙儿,你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自作主张,芙儿母子现在很安全,但是若是真的接回来,怕是就要真出事儿了。”
周夫人明白他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她更明白周作儒的绝情,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他一定会放弃芙儿母子。
可是她只是一个内宅妇人,进不去深宫,更上不得朝堂,甚至没有周作儒的允许,她出不得家门。
周夫人能感觉到自己的身子越来越差了,她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她不怕死,只怕自己的两个女儿也不得善终,这样的无力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她。
周夫人出去的时候,正好遇上过来的卢政翰,卢政翰给她行礼,但是周夫人却并没有理会。
“世叔,夫人看着面色不大好,可是身子有恙?我那儿有些好药材,改日让人送过来。”
周作儒摆摆手:“无妨,这些日子她思念女儿,夜不能寐,所有有些神情恍惚,吃上几副安神的药便无碍了,你过来是有何事?”
那可是乡君啊,拿朝廷俸禄,虽然只是封号,但是比县令还大两级呢!
这抗戎商会现在围着的不光是老百姓了,还有不少闻讯而来的商人。
虽然他们算不上巨富,但是捐个十万两也都能拿出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眼下顺德帝的态度,这就是个机会,万一陛下胜了,他们就算彻底翻身了。
而且万一有什么特别的机遇,没准也能捞个乡君当当呢?
所以一时间想要来入会的商人也不在少数。
商会这边人多且乱,慕需担心有人冲撞了窦苗儿便没有让她过来,他和另外几位合伙人将有意向的商户全都登记好,每天傍晚都去柳府碰头。
窦苗儿看着有意向的商户这么多也是万分惊讶,“竟然有这么多?怕不是外地的商户也赶过来了吧?”
慕需点头:“在京城附近的有实力的商人几乎都来了,还有一些就是……咳咳我们的一些朋友,此前我们微微透露几分,只说京城有商机,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来了这么多人。”
慕震几人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之前还说未成之前保密,但是没想到引来这么多人,此时他们都有些后怕,万一没成,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窦苗儿不以为意:“既然能得您几位的肯定,实力自然是不可小觑,我们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况且咱们是要往里砸钱,自然是多多益善。”
慕震几人虽然欣喜商会现在眼看着做大,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人多了,便不好管理了,万一有居心不良之人混进来,后果也可能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窦苗儿此时拿出一份章程:“我的想法是抗戎商会不光是为了此次战争,我们要一直持续做下去,虽然商人势微,但是我们聚在一起,将无人敢看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商会是极好的拓展人脉的渠道,我是想将商会打造成一个商人之间连接的平台,集中商会的力量,更加能够保护商人自身。”
慕震几人看得心潮澎湃,他们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意义。
尤其是章程之后还有后续计划,窦苗儿的设想是商会与朝廷开展合作,在救灾和伤兵安置等问题上商会给朝廷一定帮助,而朝廷对待商会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其实本质上还是交保护费,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交。
现在商人都会给当地的属官孝敬,生意做到一个地方就多了一个要孝敬的人,其实对于商人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而窦苗儿则是想将这笔钱直接上交到国库,让朝廷给他们颁发类似营业执照的文书,凭借该文书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行商。
一张文书肯定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张文书是代表着他们有与朝廷直接对话的渠道与能力,代表着他们并不是求告无门,可以任人欺凌。
慕震几人心潮澎湃,若是窦苗儿这个设想真能实现……\"
他们都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一番盛景,他们作为商会的元老,必然分摊到不小的权利。
届时作为与朝廷之间的联系人,虽无官职,胜似做官,至少能保证他们再也不必向县令卑躬屈膝的讨好了吧?
窦苗儿说道:“目前只是一个设想,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等初具规模之后,我再进宫去让明妃娘娘帮着掌掌眼,到时候也多几分把握。”
“会长放心,我们一定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肯定不会拖后腿!”。
慕震几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儿十足,窦苗儿却并不十分激动,因为她知道这件事十拿九稳。
商户每年花费多少银子打通各地关节疏通人脉她自己心里也清楚,像是聚贤庄,虽然与邵家交情匪浅,但是打点的银钱也只是少了一些。
尤其是在青阳郡以外的地方,花费在县衙一级上的银钱尤其多,其它郡光是去年一年年花费在这上边的银子达到了净利润的三成。
在窦苗儿的心里,人情往来最多只需半成,他们只是正常做生意,又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何须付出这么大的成本?
所以此事对朝廷和商人是双赢,没有道理顺德帝不支持。
抗戎商会声势越发浩大,连带着民间的百姓们对这场战事也开始有了几分信心,毕竟牵头的这几位,传闻中都是堪比国库的巨商,这几位要是真铁了心的支持,没准还真能打。
朝堂的风向也有些开始微妙起来,眼看着陛下要占上风,不少人又开始摇摆不定起来。
毕竟就是一开始算准了陛下从户部拿不到银子,所以才坚定的站周太师,但是现在陛下有钱……
尽管大宁的军队战斗力是差了一些,但是大宁的人数可比北戎多得多,真打起来,也未必没有胜算。
周作儒明面上还是坚定的主和,暗地里和顺德帝一样,他也是动作不断,这一仗必须打。
顺德帝想借着这一仗灭周氏,他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想法呢?
周夫人也感觉到局势越发紧张,她不禁开始着急:“芙儿和昶儿还在宫里,你到底打算何时将她们接出来,还是……连她们母子你也要放弃,就像放弃蓉儿一样!”
周作儒顿时不悦,“我何时放弃了蓉儿,又何时要放弃芙儿,你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自作主张,芙儿母子现在很安全,但是若是真的接回来,怕是就要真出事儿了。”
周夫人明白他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她更明白周作儒的绝情,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他一定会放弃芙儿母子。
可是她只是一个内宅妇人,进不去深宫,更上不得朝堂,甚至没有周作儒的允许,她出不得家门。
周夫人能感觉到自己的身子越来越差了,她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她不怕死,只怕自己的两个女儿也不得善终,这样的无力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她。
周夫人出去的时候,正好遇上过来的卢政翰,卢政翰给她行礼,但是周夫人却并没有理会。
“世叔,夫人看着面色不大好,可是身子有恙?我那儿有些好药材,改日让人送过来。”
周作儒摆摆手:“无妨,这些日子她思念女儿,夜不能寐,所有有些神情恍惚,吃上几副安神的药便无碍了,你过来是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