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奸臣初长成 第892章 盖棺定论
卢政翰的动作很快,不出几日的功夫,京城附近州府的折子就递了上来,言明百姓对打仗抵触情绪非常之大,若是要征兵,恐怕不会顺利。
主和派的底气更足了,就差直说说顺德帝说是执意要打,最后恐怕不光征不上来兵,还要失去民心,最后闹个没脸的只能是自己。
而此时严御史却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将上奏的官员好一通骂。
论骂人,整个朝堂全加上可能也骂不过御史台,谁让人家专业对口呢?
严御史看上去真的气的不轻,全程没有一个脏字,但是骂了整整一刻钟,愣是没有一句重样的,那慷慨激昂的样子,那中气十足的嗓门,谁能信出来这老头儿这三天两头病重?
严御史骂的时间很长,但是很清晰明了。
身为当地属官,一没能控制住舆情造成民心浮动,二不提如何解决问题,一味退缩丝毫不反省自己的过错,这等没能力没担当的官员要来何用?
一开始主和派的官员还没听出来,但是听着听着就回过味儿来了,这老东西不是指桑骂槐呢嘛。
这骂的哪里是上折子的知府,骂的就是他们啊
有人忍不住想反驳几句,但是严御史突然开始哭起来:\"陛下,老臣……老臣这心里难受啊,原本北戎不过是蛮夷部落而已,岁岁向我中土纳贡,但从百年前部落统一便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如今竟能将刀口对准我们,连蛮夷都知道团结一心才能发展壮大,可笑我们自诩礼仪之邦尊圣贤之道,到头来却培养出一堆懦夫。\"
卢政翰看向周作儒,周作儒微微点头。
卢政翰上前一步对着严御史拱了拱手:“严大人此言恕下官不能苟同,北戎不过是如同未开化的野兽一般,喂几块肉就能老实,何必要动武?大宁近些年也还是天灾不断,我们是为了休养生息,可不是怕了他们!”
严御史对着卢政翰就是“呸”了一声,“喂肉喂肉,现在喂不仅喂得膘肥体壮,还把胃口喂大了,再喂下去,怕是能一口将整个大宁吞下去!”
虽然卢御史没有真的朝他吐痰,但是这个动作极具侮辱性,卢政翰顿时生气了。
“我大宁有万万百姓,北戎才多少人,我大宁一人吐口唾沫也能够那个淹死他们了,严大人你这是危言耸听!说什么大宁养了一群懦夫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仗这不还没打起来呢吗?我们只是觉得打仗劳民伤财不划算,各位见证,我话就放在这里,若是北戎真的胆敢进犯,我卢氏必将出人出钱出力,倾全族之力退敌!”
卢政翰的话掷地有声,严御史仔细看了卢政翰许久,似乎没有想到他这么一个庸碌无为之人能说出样一番话。
过了一会儿严御史深深一揖,“老朽为方才的无礼向卢大人道歉,卢大人就当做老朽倚老卖老,不知卢大人所言可为真?”
卢政翰不悦道:“下官堂堂吏部尚书、卢氏家主,岂会信口开河?”
严御史激动得又开始哭了,高呼“卢大人深明大义。”
周作儒皱眉,隐隐觉得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料。
严御史还在同卢政翰道歉,一把老骨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场面纵然有些说不出的滑稽,可也让人动容。
“老朽是三朝老臣,刚入官场的时候,北戎扰我边境杀我百姓,当时我朝甚至没有像样的骑兵,但还是将他们打退,没想到几十年过去,北戎屡屡挑衅,我大宁如今的肱骨之臣们竟然不敢出兵,老朽实在心痛啊!”
说着就开始回忆起来。
“当年那一仗,还是卢大人你的祖父一力主张,周老太师当时亲自押送粮草到边关,太师大人当时也应该记事了吧?当时打后来,国库已经再拿不出粮草,眼看着士兵们就要断粮,还是周卢王三家,直接拿出二十个粮仓解了燃眉之急,随后世家们纷纷出钱出粮送往边关,当时……咳咳!”。
严御史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随后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老朽正是因为见过当年,才尤为痛心,如今知晓世家后继有人,老朽的心的就放在肚子里了,请卢大人体谅,老朽……老朽愿给卢大人磕头赔罪!”。
说着就要跪下,卢政翰赶紧躲开。
“严御史大可不必,大家同朝为官,政见不合常有,若今日受了您这一跪,还不知让天下人怎么说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若真是到了那时候,这朝堂的诸位不论是主和还是主战,想必都不会袖手旁观。”
顺德帝龙心大悦:“卢爱卿说得好,各位爱卿都是我大宁江山的中流砥柱,今日听卢爱卿和严爱卿一言,朕豁然开朗,其实咱们君臣的目标都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大宁繁荣昌盛,其实朕也不想打仗,只是朕习惯于未雨绸缪,周爱卿和柳爱卿已经快到达北戎了,若是和谈成功固然是好,若是不成……想必各位臣工也不会将江山拱手让人吧?”
这话谁敢应?
不想活了不成?
于是争吵了多日的议题在今日迎来世纪大和解,顺德帝亲自将此事盖棺定论。
结果就是大宁官员上下一心,同心同德,都是忠心于社稷、心系百姓、不贪生怕死的好官。
一下朝,此事就迅速流传开来,一开始还是正常的样子,越传越偏,传到第二日的时候,就已经变成卢家主愿意倾全族之力支持打仗,周太师要亲自押送粮草去边关,严大人感动的要给二人跪下,陛下要未雨绸缪开始征兵,不然就将天下拱手让人!
主和派的底气更足了,就差直说说顺德帝说是执意要打,最后恐怕不光征不上来兵,还要失去民心,最后闹个没脸的只能是自己。
而此时严御史却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将上奏的官员好一通骂。
论骂人,整个朝堂全加上可能也骂不过御史台,谁让人家专业对口呢?
严御史看上去真的气的不轻,全程没有一个脏字,但是骂了整整一刻钟,愣是没有一句重样的,那慷慨激昂的样子,那中气十足的嗓门,谁能信出来这老头儿这三天两头病重?
严御史骂的时间很长,但是很清晰明了。
身为当地属官,一没能控制住舆情造成民心浮动,二不提如何解决问题,一味退缩丝毫不反省自己的过错,这等没能力没担当的官员要来何用?
一开始主和派的官员还没听出来,但是听着听着就回过味儿来了,这老东西不是指桑骂槐呢嘛。
这骂的哪里是上折子的知府,骂的就是他们啊
有人忍不住想反驳几句,但是严御史突然开始哭起来:\"陛下,老臣……老臣这心里难受啊,原本北戎不过是蛮夷部落而已,岁岁向我中土纳贡,但从百年前部落统一便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如今竟能将刀口对准我们,连蛮夷都知道团结一心才能发展壮大,可笑我们自诩礼仪之邦尊圣贤之道,到头来却培养出一堆懦夫。\"
卢政翰看向周作儒,周作儒微微点头。
卢政翰上前一步对着严御史拱了拱手:“严大人此言恕下官不能苟同,北戎不过是如同未开化的野兽一般,喂几块肉就能老实,何必要动武?大宁近些年也还是天灾不断,我们是为了休养生息,可不是怕了他们!”
严御史对着卢政翰就是“呸”了一声,“喂肉喂肉,现在喂不仅喂得膘肥体壮,还把胃口喂大了,再喂下去,怕是能一口将整个大宁吞下去!”
虽然卢御史没有真的朝他吐痰,但是这个动作极具侮辱性,卢政翰顿时生气了。
“我大宁有万万百姓,北戎才多少人,我大宁一人吐口唾沫也能够那个淹死他们了,严大人你这是危言耸听!说什么大宁养了一群懦夫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仗这不还没打起来呢吗?我们只是觉得打仗劳民伤财不划算,各位见证,我话就放在这里,若是北戎真的胆敢进犯,我卢氏必将出人出钱出力,倾全族之力退敌!”
卢政翰的话掷地有声,严御史仔细看了卢政翰许久,似乎没有想到他这么一个庸碌无为之人能说出样一番话。
过了一会儿严御史深深一揖,“老朽为方才的无礼向卢大人道歉,卢大人就当做老朽倚老卖老,不知卢大人所言可为真?”
卢政翰不悦道:“下官堂堂吏部尚书、卢氏家主,岂会信口开河?”
严御史激动得又开始哭了,高呼“卢大人深明大义。”
周作儒皱眉,隐隐觉得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料。
严御史还在同卢政翰道歉,一把老骨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场面纵然有些说不出的滑稽,可也让人动容。
“老朽是三朝老臣,刚入官场的时候,北戎扰我边境杀我百姓,当时我朝甚至没有像样的骑兵,但还是将他们打退,没想到几十年过去,北戎屡屡挑衅,我大宁如今的肱骨之臣们竟然不敢出兵,老朽实在心痛啊!”
说着就开始回忆起来。
“当年那一仗,还是卢大人你的祖父一力主张,周老太师当时亲自押送粮草到边关,太师大人当时也应该记事了吧?当时打后来,国库已经再拿不出粮草,眼看着士兵们就要断粮,还是周卢王三家,直接拿出二十个粮仓解了燃眉之急,随后世家们纷纷出钱出粮送往边关,当时……咳咳!”。
严御史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随后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老朽正是因为见过当年,才尤为痛心,如今知晓世家后继有人,老朽的心的就放在肚子里了,请卢大人体谅,老朽……老朽愿给卢大人磕头赔罪!”。
说着就要跪下,卢政翰赶紧躲开。
“严御史大可不必,大家同朝为官,政见不合常有,若今日受了您这一跪,还不知让天下人怎么说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若真是到了那时候,这朝堂的诸位不论是主和还是主战,想必都不会袖手旁观。”
顺德帝龙心大悦:“卢爱卿说得好,各位爱卿都是我大宁江山的中流砥柱,今日听卢爱卿和严爱卿一言,朕豁然开朗,其实咱们君臣的目标都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大宁繁荣昌盛,其实朕也不想打仗,只是朕习惯于未雨绸缪,周爱卿和柳爱卿已经快到达北戎了,若是和谈成功固然是好,若是不成……想必各位臣工也不会将江山拱手让人吧?”
这话谁敢应?
不想活了不成?
于是争吵了多日的议题在今日迎来世纪大和解,顺德帝亲自将此事盖棺定论。
结果就是大宁官员上下一心,同心同德,都是忠心于社稷、心系百姓、不贪生怕死的好官。
一下朝,此事就迅速流传开来,一开始还是正常的样子,越传越偏,传到第二日的时候,就已经变成卢家主愿意倾全族之力支持打仗,周太师要亲自押送粮草去边关,严大人感动的要给二人跪下,陛下要未雨绸缪开始征兵,不然就将天下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