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第831次新手教学开始游戏 > 第145章 玩家的乐趣

从第831次新手教学开始游戏 第145章 玩家的乐趣

    ——现在的预知能力,已经这么泛滥了吗?

    看着肖某人走远的背影,栗眠如此想着。

    不,如果将这些现象都换成另一种说法,也能说得通。

    那就是——

    既视感。

    在现实世界中,有不少人都有过这种感觉。哪怕是栗眠本人,也经历过许多次。

    突然的某个瞬间,感觉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好像以前就做过;或者来到某个地方时,忽然觉得以前曾经到访过……

    可事实上,遇到这些情况的当事人通常都能够非常确定:这件事是第一次做\/这个地方是第一次来。

    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从何而来呢?

    有不少人因此觉得,自己这是觉醒了预知未来的超能力:

    虽然之前没有经历过,但是由于曾经预见过自己正在做这些事情的画面。所以当真正第一次实践某事时,才会产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然而,在现有科学研究中,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的确存在关于“既视感”的合理解释。

    譬如说——梦。

    譬如说——记忆错乱。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否定了“人类能够预知未来”这样的说法。

    归根结底,是因为大脑储存的记忆并不可信。

    有时,会将经历过的某些梦境要素与现实重合;

    有时,大脑产生了错乱,误把正在记忆的东西当成了正在回忆的东西。

    因此,人们常常在事件发生后,才后知后觉地感到自己曾经见过这一幕。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回忆起从前时,这便成为了“预知未来”的佐证。

    ——比如古悦。

    她有可能是常年经受同学欺负,心情压抑之下产生了精神错乱。所以,才会在每一次发生事件之后都“感觉”自己已经提前五秒钟预知到了。

    可事实上,也许她根本没有预知能力。

    每一次都无法逃避的“地狱”,是因为每一次都无从提前得知。

    ——又比如肖某人。

    也许,其实在被周海捅伤之前,他根本就无从预见。因此他躲不过袭击是“命中注定”,而非“主动选择”。

    至于肖某人会产生“预见未来”的错觉,其实是因为他在遇袭之时神经高度紧张,由此引发了大脑错乱。

    又或者,肖某人梦到过被人袭击的场景或看到过从前有人被捅伤的新闻……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相同的要素重合,引起了他“啊,这一幕我早就预见过”的错觉。

    ——再比如栗眠。

    虽然身体成为了机器,意识也变成数据。但她本质上,仍然是人类。

    在古悦第一次进入故事机之前,每到周末时,栗眠都能在对面的“旧日时光”看到这个小姑娘。

    因此,栗眠曾无数次地想过——这个叫小悦的女孩会不会有一天也进来讲故事呢?

    可惜的是,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设想阶段。

    于是,在猜想成真的那一瞬间,现实与过去数次的预设重合,栗眠产生了“其实我刚才就看到了小悦五秒后进来故事机”的想法。

    …………

    ……

    那么——

    事实的真相,会是这样吗?一切的“超能力”,其实都是“既视感”在作祟。

    还是说,他们真的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假若果真如此,那么他们又为什么能够预知未来呢?

    在事实的真相没有揭开之前,有无数种可能性。

    ——是这样吗?还是说是那样呢?

    无数的可能,无限的猜想。

    玩家栗眠,在游戏的结局没有来到之前,非常享受这种探寻未知的感觉。

    她一边对事实的真相提出各种猜想,一边又将新收集的信息考虑进来,不断对想法进行修正。

    “到底会是怎样的呢?”

    假如栗眠有人类的身体,那么她现在一定会选择坐在椅子上,以手托腮地进行认真思考。

    与此同时,她也一定是心情颇佳、眉眼弯弯地笑着的。

    游戏的乐趣,不止在于惊险刺激的肉身冒险,火花四溅的刀枪碰撞。

    解出困难的谜题、探寻游戏世界的真相……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乐趣所在。

    也正是为了让自己沉浸于这种乐趣之中,栗眠才从来都不会让普林斯在每次游戏开始时就说出一切信息。

    举个例子——

    收音机,为什么能播放声音?

    是因为里面关了一群小人儿吗?

    还是因为它能够接收无线电波并将之转化为音频呢?

    在没有打开收音机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作为玩家的乐趣,就是亲自打开收音机,研究研究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构造。

    但……

    在打开收音机之前,对其内部结构提出无数猜想,同样是玩家的乐趣。

    栗眠就这样一边进行着思维游戏,一边充当合格的自动故事贩卖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每逢周末,名为古悦的小姑娘仍会来找栗眠。

    在她心目中,已经彻底将这台故事机当成了诉说知心话的朋友。

    每一次,古悦仍会分享这一周遇到的“五秒预知”。

    每一次,古悦展现出对自己能够预知未来这件事深信不疑的态度。

    只不过,当事人的自述未必是完全正确的。

    就像周海,他在故事机里说自己来到枫林区、捡到水果刀、预见周某人这一系列活动皆是“巧合”。

    新闻报导却说:他的行动都是有预谋的。

    然而,周海在故事机中的讲述如此言之凿凿、听起来令人无比信服……因为在他心里,这些事也的确是巧合。

    事实上,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源自于周海的精神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异常的精神状态,造就了他所认为的真实和实际上的真实有着巨大的差异。

    那么——古悦也是同样的吗?

    …………

    【能源收集(第二阶段)进度:100%!】

    【恭喜!第二阶段任务圆满完成,正在开启最终阶段……】

    久违的游戏提示音响起。

    继能源收集的第一阶段任务耗费一个月时间完成后……其十倍任务量的第二阶段耗费了栗眠五个月的时间完成。

    现在,任务终于到了最终阶段,胜利的曙光似乎已经降临。

    任务说明显示:最终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不同,将由八台故事机共同完成100%的能源收集。

    每台故事机完成前两阶段的时间各不相同,自然也不会同时进入最终阶段。

    可是对于每个玩家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任务完成到了哪种地步。

    变成机器的玩家们丧失了行动能力。

    且仅作为自动故事贩卖机(自动能源收集器)的他们,甚至没有被安装联网功能。

    这也意味着,玩家之前没有任何途径能与对方直接进行交流。

    仅存的,只有通过顾客在不同故事机之间传递信息的这一间接途径。

    可是——

    一台正常的故事机,显然是不会做出这种请顾客当“信使”的行为的。

    这样的举动,估计会被当作故事机偶然产生了自我意识,而由顾客去报告给公司处理吧。

    假设:机器或机器人真的产生了独立思想。那么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要让人类发现这一点。

    在暗中积攒力量、拉拢同类、废除人类各种强力武器,等到时机成熟之日,再一举推翻人类统治……才是最好的做法。

    否则的话——

    很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

    “!”

    忽然之间,“旧日时光”店门口正在播放新闻频道的电视机闪了闪,打断了栗眠的胡思乱想。

    ——怎么回事,电视坏了?

    短暂的黑屏过后,一个机器人出现在电视屏幕中央。

    “各位人类,下午好。我是一名产生了自我意识的机器人。”

    “现在,我宣布正式向人类开战!”

    栗眠,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