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树,我身化禁区疯狂吞噬 > 第127章 少帝!

穿越成树,我身化禁区疯狂吞噬 第127章 少帝!

    洞天秘境现世,陆青阳以信徒之目,恰观凌云灵光。

    那股磅礴威压亦令他心震。

    七阶圣人,陆青阳尚未亲见。

    然仅凭灵光中溢出之气,他已洞悉七阶圣人之伟岸。

    自踏上修途以来,每阶皆为一道天壑。

    尤自跨过五阶之后,天壑化作仙堑,纵然才情出众,亦难真正飞渡。

    五阶至六阶乃仙堑,六阶至七阶亦然。

    陆青阳揣度自身修为,料应能与七阶圣贤一较高下。

    然具体如何,他亦无从知晓。

    今有幸亲睹七阶圣贤秘境开启,他正可借此良机,一探圣人之深浅。

    毕竟青阳界与无仙界之战终将来临,圣贤强者始终为陆青阳所忌惮。

    若能探知圣人底蕴,他亦能多增几分把握。

    继而。

    陆青阳再观诸信徒现状。

    一年间,凡入无仙界之修者,若习练体术,多归附各派宗门。

    盖因体术与无仙界炼体本源相通。

    入宗门不仅得传宗之法,更有望提升己身修为。

    然修炼仙法及修真之道者,却无缘宗门。

    此类人或沦为散修,或凭自身之力悄然立派,寻觅各类仙宝祭祀,或传扬信仰。

    然非人人皆顺风顺水,有人不慎行藏败露,遭古荒修士围剿,亦有人触怒强修,被其瞬息抹杀。

    对此,陆青阳无计可施。

    两界之争,岂有不死人之理?

    凡陨落者,陆青阳皆赐其成英魂之机。

    然并非所有战死者皆可成英灵。

    唯胸怀大义、视死如归者,方有成英灵之格。

    否则即便天灵殿中立牌,亦非真英灵。

    此刻天灵殿中英灵百万,受青阳仙国众生膜拜,其中部分英灵修为已至一阶后期,然众多英灵仍滞留一阶初期。

    其中变化,在陆青阳观之,既关乎香火供奉多寡,亦关乎英灵自身资质。

    然而。

    天灵殿英灵当前之威,对青阳界助益尚微。

    然日积月累,英灵修为渐长,必能发挥他人难以预料之关键作用。

    ……

    无仙界,仙荒。

    忽见洞天秘境现世,灵光贯云,各方势力皆遣强者,奔赴秘境所在。

    有金戈战车裂空而过,有凶兽狂奔,更有仙舟凌空横渡。

    待仙舟悬停半空,地面诸多修士仰首瞻望,面露敬意。

    “此乃太初仙舟,传闻乃圣人至宝,今日一见,果非凡品!”

    有人感慨言道。

    闻“圣人至宝”四字,众修士皆心神震动。

    于他们而言,圣人至宝仅存于传说,遑论拥有,即便是想亦不易。

    若寻常势力显露圣人至宝,必招他人觊觎,然太初洞天之名,令众人不敢生二心。

    大帝级势力,岂容轻易招惹。

    纵观仙荒乃至中州,大帝级势力皆为巅峰存在,无人敢轻侮。

    太初仙舟之上,五峰弟子皆凝视前方临海光弥漫之荒山。

    其深邃威压,使人心头沉甸。

    同时,有弟子俯瞰下方修士,闻其议论及敬仰之色,眼中闪过傲然。

    “此洞天秘境一月有余前已有异象显现,据洞天高人推断,真君以上者不得入内,除非有超越秘境遗留之力量,方能破除禁制。”

    “然长生枷锁未解,即便圣人仍在,亦处自我封印状态,故此秘境禁制,已无被破之可能。”

    太初洞天之前,殷宏背手而立,其貌虽显老迈,声音却如洪钟般响亮。

    张鸣神色一变,问道:“师尊可知此秘境源自哪位高人?”

    “若老夫所料不差,此秘境主人应是神霄圣人余天地!”

    “神霄圣人?”

    “余天地乃万载前之九转圣人,原为一散修,资质平平,后凭机缘毅力,由凡人一步步晋升九转圣人。”

    “按常理,此神霄圣人若未陨落,日后或可证准帝,甚至有一线可能触及大帝境。”

    “惜其后遭遇未证帝之少年大帝,双方激战,余天地终被少年大帝重创,不久便坐化。”

    九转圣人!

    少年大帝!

    殷宏之言,令众人震惊,此事于弟子而言,已是秘辛。

    毕竟万载之事,距今久远,欲知详情,实属不易。

    “那位少年大帝是何人?”

    张鸣紧接追问。

    殷宏并无隐瞒,直言道:“那位少年大帝即后来之洪武大帝,其才情冠绝当代,无论何等惊艳人物,皆非其敌手。”

    “最终洪武大帝力挫群雄,登顶大帝宝座,创洪武皇朝,使之与太初洞天并列为大帝级势力。”

    至此,殷宏不再言语。

    有言他未吐露。

    即洪武皇朝作为新兴大帝级势力,正值如日中天之际,大帝虽逝,余威尚存。

    严格来说。

    当今之太初洞天,较之洪武皇朝,实则稍逊一筹。

    毕竟太初洞天大帝已陨多载,仅留帝器镇守,再无后手。

    自无法与新晋大帝级势力抗衡。

    大帝手段深奥莫测,纵然身死道消,其遗留之术,仍令人惊叹,非寻常修士所能揣摩。

    此类神通,唯有经岁月磨砺,方有真正消散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