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8章 秦王巧施离间计退兵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第8章 秦王巧施离间计退兵

    七月二十一日,秦王李世民奉诏命挂帅,率北衙禁军三万人出长安抵御突厥入侵。秦王府老部下长孙无忌、唐俭、秦叔宝、尉迟恭、侯君集、程咬金、段志玄等随其一起出征。

    太子李建成担心秦王挂帅兵权太大,向圣上建议齐王李元吉、中郎将常何一同出征。圣上也有此意,立刻恩准。袁天纲与马周打扮成飞骑随常何加入到北衙禁军中。

    出征之日,圣上专门在兰池宫为他们饯行后,秦王李世民率领北衙禁军三万将士气势如虹地开拔出长安城,行军方向豳州(今陕西彬州)。

    同时,秦王李世民得到探马来报,突厥颉利可汗携侄子突利可汗已率举国之兵十余万深入大唐领土,行军方向也是目标豳州城。唐军要赶在突厥军队前抢先到达豳州城。

    行军三日后,唐军刚到达豳州城。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率突厥军队随军到达豳州城外。只见城外突厥军队连营蔽天,举目皆兵。

    秦王李世民命令关闭城门,全军守城不战,以逸待劳。

    双方大军在豳州城相持到八月份,关中地区开始下起大雨,道路泥泞,粮草运输困难,士兵们久困城内疲惫不堪,军用器械损顿破败,朝廷及军中都深以为忧。

    圣上这几日连发催战诏命,军中将领们都几番来中军大帐请示出战。秦王答复众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突厥军队数倍于我,兵锋正盛,只有寻找出退敌良策,才能打有把握之战。”

    说完,秦王用问询的眼光扫了一下齐王及众将领。由于唐军一直普遍犯“恐突厥病”,所以大家都低头默不作声。

    “众将听令,先退下,想好退敌良策再出战。”秦王有些失望地让众将领退下。

    常何回到自己的营房,看天在下雨无战事,就叫来袁天纲、马周一起喝酒。袁天纲注意到常将军虽然喝着酒,却闷闷不乐,似有心事。便问询道:“将军此次见秦王回来,为何闷闷不乐?”

    “秦王今日让大家出良策退敌,本将军回来想了许久,不知计从何出?”常何回复道。

    “哦,原来如此!”袁天纲点点头,脑子里想起来在现代读过资治通鉴,史载武德七年突厥入侵大唐,秦王李世民是巧用离间计退兵。想到这,袁天纲微微一笑。

    “袁乾道,你有何妙计,快快说来。”常何看到袁天纲偷笑,就知道这小子足智多谋、能掐会算,一定有良策退敌。

    “将军,贫道听说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叔侄两人,明面上关系融洽,实际上双方互相提防。”袁天纲徐徐说道。

    “贫道又听说,秦王在隋朝太原起兵时,曾说服圣上向突厥称臣,并请兵协助,才能顺利占领长安,建立唐朝。”袁天纲继续说。

    “此等国家机密,袁乾道怎么知道?”常何与马周都吃惊地看着袁天纲。

    袁天纲毫不在意两人吃惊地目光,继续说着:“贫道听说,突厥颉利可汗派突利可汗亲率三千突厥骑兵,与秦王一起作战时,建立了深厚友谊。在占据长安之后,两人还杀白马结盟,宣誓互为支援。”

    “是有此事。”常何答道。

    “我们可以利用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之间的微妙关系,借鉴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凉州,离间马超与韩遂叔侄关系的典故,用离间计来退兵。”袁天纲故作神秘地侃侃而谈。

    “好计谋!你真是我的好军师!”常何听罢,拍头而笑。

    袁天纲听着常何的赞扬,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却不以为然,心想:“常将军府的池子太浅了,容不下我和马周这样的蛟龙。待有机会,我们通过常何这个梯子,攀附上明主,做明主之诸葛孔明、张良张子房!”

    喝罢酒,常何兴奋地睡不着觉,于是不待明日,连夜跑到中军大帐,见到秦王李世民,将袁天纲出的离间计告之。

    “离间计?甚好!”秦王听罢拍着常何肩膀大喜。但秦王心里起了疑惑,心想:“常何平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怎么会想出如此妙计?他身后疑似有高人指点?”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二日,天总算晴了。秦王和一众将领正在中军大帐商议,突有急报: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率一万骑兵突然杀至城西,列阵于五陇阪。

    听闻突厥军队打到城下,众将领都非常恐慌。

    秦王李世民对齐王李元吉说:“今日突厥人打上门来,我们不可示之以弱,应当与突厥人一战,你敢不敢战?”

    齐王李元吉面带惧色说:“突厥人锐气正盛,我们应守城不出,万一出战失利,悔之晚矣!”

    秦王李世民胸有成竹地说:“你不敢出战,吾当独自出战,你留在城墙上观战。”

    说罢,秦王李世民仅率一百骑兵出城,与突厥大军隔泾河列阵。

    秦王李世民厉声告诉颉利可汗:“大唐与突厥一直奉行和亲政策,我方未负约,为何突厥军队要入侵我大唐领土! 我是秦王李世民,颉利可汗能斗,可与我单独绝斗;若派大军来,我只以此一百骑兵与你们决斗。”

    颉利可汗怕秦王李世民率这一百骑兵作诱饵,诱敌深入伏击他们,于是就笑而不答。

    随即,秦王李世民派能言善辩地唐俭骑马到突利可汗军前,昂声告诉突利可汗:“过去你与秦王结盟,有急事相互救援。今日你引兵攻打我方,是不念及结盟之情!”突利可汗也无话可说。

    秦王李世民又上前,将渡过泾河,颉利可汗见秦王李世民一人就敢深入,又听闻他与突利可汗的结盟的话,就起猜忌突利可汗与秦王李世民有阴谋,于是就制止秦王李世民说:

    “秦王不必顾虑,我无它意,此次来只想与秦王巩固盟约而已。”于是颉利可汗引兵退却。

    秦王李世民也引兵回城。这时候天空又下着泼盆大雨。

    齐王李元吉以为这次秦王出战凶多吉少,没想到秦王三言两语就打发突厥军队不战而撤退了,觉得真不可思议。同时内心冒起妒火,内心里深深地感到,这次得胜回朝,秦王的威信有会如日中天。这次回长安必须催促太子早下决断除掉秦王。

    回城后,众将领正准备回营房休息。秦王却叫住大家不慌走。

    秦王李世民面对着众将领,斩钉截铁地说:“突厥人所凭借的是弓箭的优势。现在连日下雨,弓箭不能用,就像飞鸟折断了飞翼。我方军人居住城内屋居,衣食无忧,刀槊犀利,以逸制劳。今晚大雨,突厥人中了我的离间计,现在回营休息了。我们这时候何不乘着下大雨,突厥人正在麻痹时,出其不意地出战,将待何时!”

    于是晚上,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趁着黑夜大雨滂礴,冒雨出战,攻打突厥军营,突厥人大惊,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秦王李世民看到疑兵之计得逞,就又派遣唐俭到突利可汗那陈说利害,突利可汗很顺从地被说服。

    就这样,颉利可汗主战,突利可汗却主和。颉利可汗看军中内部无斗志,于是只好派遣突利可汗进豳州城,来见秦王李世民,请求停战和亲。

    秦王李世民看到目的达到,就爽快地表态同意停战和亲。

    突利可汗还与秦王李世民商议,想双方结为兄弟。秦王李世民为了拉拢突利可汗,又爽快地同意与突利可汗结为兄弟。

    秦王李世民与突厥人结盟后,颉利可汗引突厥大军撤离出大唐国土。秦王李世民率军回长安。长安城解除戒严,一场兵灾总算有惊无险地平稳渡过。

    九月初五,突厥颉利可汗派遣自己的堂弟、突厥夹毕特勤阿史那思摩到长安觐见圣上。

    秦王李世民回长安后,圣上了解到秦王时巧用离间计让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叔侄二人相互猜忌。当他了解到这位颉利可汗的堂弟因为相貌不像突厥人,被突厥人怀疑不是突厥人的种,所以其历经两代可汗都不受重用。

    圣上于是想如法炮制,活学活用,再搞一出离间计。当阿史那思摩上朝时,圣上就拉着他的手,让他与其一起登上皇帝坐的御床。

    在阿史那思摩惶恐不已时,圣上赐封他为和顺王,让他非常感激不尽。从此,突厥汗国里除了突利可汗外,又多了一个亲唐派。

    九月初六,出于礼仪,圣上派遣鸿胪卿唐俭出使突厥汗国。大唐与突厥两国又重现和平。

    十一月十一日,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听说大唐与突厥实行和亲政策,当时就慌了。因为突厥与西突厥虽然都是突厥人,但是双方都在争突厥正统地位,连年互为攻伐,矛盾很深。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怕大唐与突厥一旦和亲联手,共同对付西突厥的话,那么西突厥就有亡国危机!于是也急派使者来长安求和亲。

    圣上召集群臣商议。圣上说:“西突厥距离大唐遥远,有事不能相助,现在请求和亲,怎么办呢?”

    尚书左仆射裴寂奏道:“现在突厥汗国国力昌盛,我们可以采取远交近攻之计,也答应西突厥请求和亲,这样可以威慑突厥汗国。等数年之后,我大唐国力昌盛,就可以击败突厥。”

    圣上现在玩离间计玩溜了,又想再玩一出离间计,以夷制夷,于是同意了裴寂的建议,答应了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和亲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