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48章 偶遇刘应道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第48章 偶遇刘应道

    回到长安后,袁天纲去了大兴国禅寺见李婉顺。次日,李婉顺需要到长安给寺庙采买一些物品,于是袁天纲带她到西市逛街购物。

    西市街道上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李婉顺今日心情大好,与袁天纲一边慢悠悠地逛着街,一边购物。

    “你是婉妹?”突然一位贵公子走向李婉顺喊她,李婉顺定睛一看,原来是刘应道。

    “公子,你认错人了。”李婉顺矢口否认。

    “你就是婉妹,你这几年让我找的好苦呀。”刘应道拉着她说。

    袁天纲看到西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怕引起大家注意,暴露李婉顺的身份,就跟刘应道说:“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你随我们回府详谈。”

    刘应道忙点头应允。于是他们三人避开人群,快步往袁府走。

    来到袁府厅堂,刘应道急切地对李婉顺说:“你这几年在哪里?我找遍整个长安城,都没有你的踪影。”

    李婉顺看到痴情的刘应道,说:“玄武门之变后,我是被袁郎救走了,在长安城外大兴国禅寺里躲了四年。”

    刘应道听罢,扭头对袁天纲说:“袁兄,谢谢你对李婉顺的救命之恩,但是那时候你能告诉我她的行踪就好了,让我担心她多年。”

    “刘贤弟,都怪我,我当时是考虑她的安危,才狠心不透露她的半点信息。”袁天纲解释道。

    “婉妹,你能跟我回我府上?我来负责照顾你的生活起居。”刘应道以商量的口吻对李婉顺说。

    “此事万万不可,我去你家,恐怕会连累你们刘家的。”李婉顺连忙摇头。

    “婉妹说的有道理,你父亲是朝廷重臣,官拜户部侍郎,婉妹如果跟你去,会影响你们刘家的。”袁天纲劝道。

    刘应道听到袁天纲一口一个婉妹,听着心里有些不舒服,于是怼他:“难道婉妹到你家就方便?”

    “我袁天纲本来就是一个落魄看相道士,一人无牵无挂,也不在乎什么。”袁天纲解释道。

    李婉顺看到眼前这两个男人为自己而争辩,就表态:“刘兄,我现在还是暂呆在大兴国禅寺为宜。”

    袁天纲见李婉顺表明态度了,就对刘应道说:“刘兄,为了婉妹的人身安全,还是暂呆在大兴国禅寺。以后你想见她,可以到那见。对外,她是李文茜,过去的闻喜郡主李婉顺已经不存在了。”

    “也只好如此了,只要婉妹还活着,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刘应道无奈地说。

    当日,刘应道呆在袁府跟李婉顺、袁天纲畅谈很久,才依依不舍离开。由于天色已晚,袁天纲在府里腾出一个厢房,让李婉顺今晚暂时留宿,等次日再送她回大兴国禅寺。

    以后的日子,刘应道经常去大兴国禅寺见李婉顺。闲暇的日子,李应道会约上李婉顺、袁天纲一起去长安城外相伴郊游。

    其中有“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骊山距长安五十余里,从骊山西绣岭到第三峰的断层北麓,正是夕阳西下,云霞满天,山色绚丽,落日的余辉给骊山远近的山峦涂上一片金色,景色十分艳丽。苍山秀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妖媚动人。真是“彩霞争翠,绿树成行,香风旦起,夕霞晚照。”

    骊山山腰往西直上山峰至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周朝时期“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

    还游玩了“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草堂寺距长安百余里,是东晋时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佛经的道场。

    草堂寺大殿的西侧门外,有座用红砖花墙围成的六角形护塔亭,亭内矗立着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前有两株苍翠的柏树,柏树间有口直径只有十几厘米的一眼小井,这就是着名的“二柏一眼井”。据说鸠摩罗什圆寂后火化,薪灭形碎,但唯有舌头不烂。其弟子收其舍利,建造舍利塔以纪念他。而那眼小井原是供寺内三千僧人饮水之用,一日忽然长出一朵莲花,众僧发掘开来,原来莲花之根就在鸠摩罗什之舌上,这大概就是“口生莲花”的由来吧。于是僧人就在井旁栽种了柏树,将其保护了起来。

    在茶余饭后,刘应道时常与李婉顺玩一把唐代宫廷流行的“握槊”游戏,袁天纲则在一旁陪伴、学习观摩。看过一两次“握槊”游戏,袁天纲明白了“握槊”的游戏规则:

    这个“握槊”游戏有点像现代人玩的跳棋,一个棋盘上面刻了十二条道。对弈的双方各自分别持有五十枚的白子与黑子。

    对弈开始,白子先行一步,先从左边向右边移动位置,再自右上方朝左方向移动位置。

    与白子对立的黑子略有区别。它先自左向右移动,再自右下方开始,向左方向移动。

    这种玩法最大的乐趣离不开一个重要道具:骰子。

    双方轮流来旋转骰子,骰子转到了某个数字,便按照转到的数字移动相应的步数。倘若黑子移动到了只有一枚白子占据的点,那便叫做弱棋。

    而如果所有的白子都转移到了黑子的包围圈,也就是内盘中,黑子便可以把棋子全部移出棋盘这个“战场”。

    这项游戏虽说和玩家的运气有关,但也需要一定的头脑,是很考验人智商的。大多数次玩“握槊”游戏,冰雪聪明的李婉顺都能够轻松地取胜。

    除了“握槊”游戏外,李婉顺还喜欢踢毽子,玩得不亦乐乎,袁天纲与刘应道则站在一旁观看。踢毽子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体育活动。毽子是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底座是一枚开元通宝铜钱。

    李婉顺踢毽子技艺高超,动作娴熟。只见她摆好姿势,手上的毽子一放,把脚向内轻轻往上踢,毽子弹到半高又往下掉落,她的脚又恰到好处往上踢,毽子便有灵性似的跟着她的脚的踢动上下跳跃,有节奏,不紧不慢。踢到兴起时,来个花样,左右脚互踢,前后前来回踢。李婉顺还能够做膝踢(耸膝)、肚踢(突肚)、头踢(佛顶珠)等动作。既可以原地立着踢,也可以边走边跑踢。

    毽子成了精灵在她身边欢跃,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她身旁划过,她笑得是那么阳光灿烂,让身边观看的袁天纲与刘应道都看呆了,真是“翩翩起舞赵飞燕,宛若惊鸿似嫦娥”。

    这些日子,李婉顺在刘应道、袁天纲两个男人的殷勤陪伴、照顾下,心情也慢慢地由忧郁转向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