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原来你是这样的女郎 > 第96章 女官之路

原来你是这样的女郎 第96章 女官之路

    刘合宜恍然大悟,双眼迸发出,前途有望的光彩。

    虽说自己年轻,判断局势未必就严谨。但叔父与父亲在朝为官多年,他们老臣看得清啊。

    她若跟着大皇子夫妇谋事,可比在京都,时不时就要恶感那三皇子和贵妃娘娘,通畅多了。

    可是亲兄弟明算账,丑话也得说在前头。

    “我若前去,你给我个什么官职做?”刘合宜脸上神采激昂,已经跃跃欲试。

    “你先别急,你还是先回府问过你叔父。”江蕈诚挚建议道。虽说眼下左相已经站队到姬无由这边。

    但左相是否愿意,让家中后代子侄,蹚水?

    江蕈认为,即便是友人,但涉及此等大事,还需要尊重各人的意愿。

    “不过你问都问了,我也答复。倘若你前去,就先干个工部尚书如何?封地的王宫破旧不堪,需要修缮,你上任的第一件政绩就有了。”江蕈将后面的铺设,也展开说给刘合宜听。

    “这方案可行,六部我先走一遭工部。”刘合宜立于天地之间,在江蕈面前说的敞亮。

    二人这算初步达成了共识。

    刘合宜挨着江蕈笑的小贼一般:“你家中南王可说,给我俸禄多少?”

    江蕈卖着关子:“你若眼下做女官,月奉几两?”

    刘合宜伸出五个手指,气如洪钟正气道:“每月五两俸银!”

    可别小瞧这五两银子,一年就是单单俸禄就有六十两银子,倘或衙门里头再有点无伤大雅的小油水,还会再添一点炭火钱。

    现在,若是买一名十二三岁就会描眉画眼、品竹弹丝、女工针织的少女,回家做美娇妾,也就三十两银子。

    “中南王封地掌管八个州,想来庶务不少,工部尚书之职给你八两月俸,包吃包住如何?”江蕈一字一句道。

    “阿蕈,甚伟!”刘合宜由衷称颂道。

    就在这时,对门坤字号雅间传来一阵喧闹,听声音是一群年轻的儿郎。

    小二托着个茶盘,上面摆放着几样小点心。移门推开的一瞬间,恰巧对面的雅间有一人走出来。

    江蕈识的那人——怀化中郎将,高将军。

    早前姬无由选妃,高将军也曾将女儿送入宫参加采选,只是落选得了几两喝茶的银子钱。

    只见他走到回廊中,低头吩咐他的小厮何事,压着嗓子,听不见。

    在高将军返回入室,即将要关门之时,视力极好得江蕈瞧见主座之上赫然坐着三皇子。

    他的身侧,坐着几位朝中的官员,四皇子亦在。

    刘合宜没有错过江蕈的转瞬惊讶之色。

    等小二退出房门,顺手将天字号的雅间门关闭。

    她疑惑问道:“怎么,瞧见谁了?”

    江蕈勾了勾薄唇,指着对门的方向笑道:“迫使你放弃今年考女官的元凶就坐在对面雅间。”

    “三皇子?”刘合宜站起身,蹑手蹑脚走到门旁,耳朵朝外仔细辨听。

    约莫过了半炷香时间。

    江蕈也不管她,只顾着吃着点心。

    刘合宜摇了摇头,轻微叹息道:“京都眼下最风光的当属三皇子。不过奇了怪,之前四皇子不声不响,如今竟然和三皇子处的亲热。”

    她这番话说的其实也颇有深意。

    江蕈瞥了她一眼,冷眸中闪着一丝精光:“就不知这两位皇子,谁要扮猪吃老虎了。”

    刘合宜闻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对面的雅间,似乎宴会欲要结束,几位官员恭维着三皇子,已走到门廊。

    “三皇子,这事儿办的必将漂亮。”

    “陛下当前重视您,才将这科考重任全权交予殿下。”

    ......

    姬无飞身为皇子,闻言虽然欢喜,但是还保持着皇子的尊容,笑的疏离:“都是为洛国百姓,为朝廷社稷谋事,尽一份力气罢了。”

    想起母妃的话,姬无飞眼神暗了一分:“虽说四皇弟比我年幼,但为人办事也牢靠,想必不久就能获父皇大任。”

    四皇子自从被他喊来宴席,就一直坐着陪衬三皇兄的角色。

    没想到,临走三皇兄会当着几位官员的面,这样夸赞自己,给自己妆点脸面不是。

    听者有心。

    高将军官职已经多年不曾升迁,家中儿女不少,未婚的女儿却只有一个了。

    他一直想与皇子攀上姻亲。

    闻言,高将军眼珠转动,小女儿入不了东宫,眼下看,反倒是自家的福气。

    三皇子这块香饽饽,凑上前的臣工太多,家家都有美娇娥,也轮不到自家女郎。

    他打量一眼四皇子,生的也有几分皇子的贵气英姿。

    心中悄悄有了盘算。

    等其他臣工与三皇子离去,高将军随着四皇子一道儿回程。

    怀化中郎将是正三品的军衔,四皇子见他主动凑近自己,心中也是欢喜。

    愿意主动结交自己的臣工,才能发展成自己的势力。

    所以一路上二人相聊甚欢,眼看快到四九皇城根。

    高将军挑明了话题:“日后四皇子选秀之时......”

    “等三皇兄选秀结束,估计就是我了,正妃之位留给高氏,可算礼遇了将军您,嗯?”四皇子眼中透着算计。

    然,高将军亦是看重四皇子将来的潜力不是?两人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却说另一边,还在天字号雅间的江蕈二人,静待外面,陆陆续续热闹过后的散去。

    刘合宜手中抓着一把五香花生,剥开一颗,右手翻转往上一抛,张嘴接住,嚼的嘎巴香。

    江蕈此刻站在靠窗的地儿,将雅间的临街窗户打开,透过缝隙,观察适才离开的那一群官员与皇子。

    刘合宜瞧着她凝重的神色,小声道:“眼下满朝文武大臣都认为,三皇子是储君人选了,大家心照不宣。”

    江蕈眼神锐利,瞧着楼下那长相阴柔的三皇子,凉薄一笑:“我瞧,恐怕未必。”

    刘合宜当然知晓,清流之臣都识的大皇子的好。

    可谁叫陛下不这么认为呢?

    想到这儿,刘合宜觉得,是时候离开京都了。

    辞别江蕈,刘合宜冒雨回了左相府。

    当晚她与父亲、母亲、叔父等人说了此事,没成想,叔父是第一个赞同她前去中南王封地之人。

    “吾辈年龄大,有时看时事,反倒没你年轻人透彻。安心且去。”左相肯定道。

    他心知,如今右相与史贵妃当道,刘合宜留在这,无法施展抱负。

    既然中南王妃招揽贤才,不如放手一搏。

    等晚间,刘合宜整理好行囊,预备只带上一名随身丫鬟,准备第二日就离开京都,才想起忘记取,封官文书。

    她命令丫鬟去取:“你去她府上,报上我姓名即可。”刘合宜琢磨着,江蕈做事周全,回去定然已经准备好。

    丫鬟立即去办。

    约莫两炷香时间,就将封官的文书、诏令、官印都给带回来了。

    刘合宜讶然。

    丫鬟解释道:“奴婢刚到王府,报上您的大名,那大内监就双手奉向,说早就奉了王爷之令,恭候在那等着。”

    刘合宜听罢,啐了一口:“这夫妻二人,倒是同心同德。你可见到王妃?”

    丫鬟摇摇头:“管事的说,王妃并未回府。”

    不知阿蕈又去哪逍遥去了。

    刘合宜心中诽诽,罢了,罢了,给谁拉磨不是拉。

    注定要当驴,那就听候这位明智贵主子差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