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才人的不正经宫斗日常 > 第135章 表象

才人的不正经宫斗日常 第135章 表象

    进入大理寺的这几日,过得惬意。

    西南来到这三位大人,都觉得接下来的日子是不再与他们有关,毕竟以太子昨日对他们的态度来看,很快,他们就能离开大理寺了。

    毕竟记录齐全,证物完整,审案的经过也是按照程序好好进行,一步不差,灾祸又怎么可能会落在他们的头上?

    在大理寺的这期间,他们也接过了大理寺卿名为审问经过实为安坐下来的好好交流,再加上太子殿下亲自下令让大理寺上下对他们宽以对待,不日便能安然离开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他们的顾虑在前几日已经体会完毕,而后的这一天,是为官这十数年来最为轻松的时刻。

    此时此刻日头西斜,乃是接近傍晚的时分。僻静的院子当中,有炉有茶,甚有闲情逸致。

    三人见时光被消磨得差不多了,起身想要进屋,等着晚膳传膳,不过还没等他们迈开回房的步伐,便有人前来,打扰了他们这一段悠闲的时光。

    “二位知府,知州大人,请留步。”

    为首的大理寺少卿拦住了三人。

    见大理寺少卿亲自前来,身后又跟着四人,情况一看就知道是非同一般。

    曹永令心有疑惑,为官十数载所留下的经验让他飞快地打量了这五人一眼又迅速掩盖心中的疑惑,脸上挂笑,拱手礼敬。

    “是少卿大人,不知道此时来寻我们三人,可有什么事?”

    “有事也确实有事,且,这是廷尉大人与太子殿下共同的意思。”

    “大人,这是……”

    “请二位大人听诏令。”

    三人是始终没有想到,自己的自由会再次在大理寺当中失去。

    太子李洛有令,经李洛本人与大理寺少卿的共同审查,发现案情有异,在与巡抚交接案情时存在徇私之举,疑有舞弊的情况存在,命三人禁足于大理寺,等待核实后再交移刑部处理。

    曹魏二人一听,心下骇然。

    那位因为年事已高往日里有些呆呆慢慢的任知府,现如今也是惊得瞪起了眼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的好日子,难道真的是要到头了吗?

    眼下他们是难掩慌张。

    这一天,顾裳珞再随李洛前往大理寺,在寺内正好碰上了喜茗。

    喜茗正欢欢喜喜地往大理寺的小门走去,那里是他们往日里进出大理寺的地方。不过既然碰上了熟人,怎么也得打个招呼才离去。

    不过这一次的偶然,对喜茗来说是正好碰上了机会。

    “裳珞,听说那西南来的那三位大人又要被禁足了,殿下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连你也看出他们有问题呀?”

    顾裳珞疑道。

    “不仅仅是我看到,更是我听到!这几天我值夜,好奇那两位大人的情况,也就偷偷去了值夜的厢房那边。”

    夜里的情况,喜茗与顾裳珞说了个清楚。

    曹魏两人有问题,顾裳珞在第一次的会面上就已经认定了此事,她早就对他们没有半点的好感,就只是好奇这中间是如何运作而已。

    而恰好这些天他们在大理寺当中的大起大落,扰乱了他们的思绪,这章法,也就跟着李洛对待他们的起起落落而一同混乱。

    夜中无人,魏庆趁着夜色尚早,偷偷溜到了曹永令的房间里。两人在房中见了面,就一事展开了商讨。

    “与巡抚交接的人是大人你,大人当真记清楚没有丝毫的纰漏吗?”

    魏庆压低了声音,却也难掩他的激动和恐慌。

    曹永令那边静默了良久,久久没有回应。这可把魏庆逼急了,但碍于官职比不过曹,也就只能更为隐忍地再次询问。

    “曹大人,当初你可说一切安排好了,我才答应的,我俩一直以来的配合可谓是步步缜密从不出错,怎么外人一插手,就有了纰漏?这我也确实是不相信的,可如今是大理寺的人也与太子站到了一块说出问题,渎职一罪,下官卑微,实在是难以担起,只求大人能救救下官啊。”

    曹永令也嫌他有些吵了,也就开口带着训斥的意味说道:“你无需罗列这些官话,现在我也是身在船上身由风雨!咱们急又有什么用?被关在这里,还能做什么?”

    “正如大人所说,咱们是什么也做不了,可是总有人能做得了的。”

    他带着恳求道。

    “这孔先之此前乃是太子伴读,识人不清此事,可非是小事,朝堂上下可都看着。”曹永令答非所问之后,屋子里头就又静默了许久。

    最后,他又道:“此事怕不是太子执意要扣押我们,才想出的主意!”

    魏庆对这种猜测并不相信:“连大理寺都如此判了,下一步,必然是要入刑部了。”

    “尚且无需如此紧张,如今我们尚在大理寺而不是刑部,不正好说明了事情尚有转圜吗?”

    “那……”

    “西南的案情说得上已经结束,我们也从未栽赃陷害这孔先之,而大理寺所审查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误判。”

    “大人说得对,此事我们从未参与!”魏庆似乎对此有了些信心,“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证明下官与大人的清白?”

    “此事我自会安排,我们不会这么容易踏入刑部的大门,公道还是在我们这里的!”

    喜茗复述着这偷听来的经过,到这里戛然而止。

    “就到这里吗?”顾裳珞问。

    喜茗点点头。

    “是啊,值夜的大人还要去那儿休息呢,我也不可能一直在那儿呆着,就先回伙房了。”

    “房间里就只有那两位大人吗?”

    “我不知道,我就只听到两个声音,都很年轻,苍老的声音倒是没有听到。”

    如此,是否可以排除那位和蔼且悠悠然的任正任大人呢?

    顾裳珞对此存疑。

    或许那位任大人也确实该颐养天年,不再适宜待在官场了。

    加上后来的巡抚,虽说是三人共审此事,朱提舆古与建宁相连接,案情开始由其两位知府控制局面也是该然,但也难免有拿这位任大人来充数的嫌疑。

    毕竟他如今年事已高,日常里看着昏昏沉沉,双目浑浊,看起来就很好控制的样子,不正好拿来用用,成为替他们掩盖内里的表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