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 第46章 启程,贝利亚兹尼基!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第46章 启程,贝利亚兹尼基!

    听完亚历克的话,李清仿佛迷失了自我角色。

    毕竟,在亚历克口中,他就像是一位携带着生活物资疾驰向贝利亚兹尼基的救赎者。

    但他似乎...是来经商的吧?

    想了想,李清渐渐理解了亚历克的视角。

    作为饱受困苦的国家的民众,苏联人天生有种崇尚艰难的民族情感。

    这也是为何苏联摇摇欲坠,国内局势动荡,但大部分苏联人仍能坚韧生存的原因。

    想到这里,李清对苏联人民产生了敬意和惋惜。

    敬佩他们的乐观和豁达,面对困境。

    遗憾的是,他们的国度因种种变故,陷入了如今的困境。

    相比之下,李庆身为华夏人,更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强盛:

    同样是历经战乱,华夏只用了三四十年,一代人付出三代人的牺牲,承受三代人的艰辛,换来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革!

    然而,在感叹之余,李庆并未忘记自己的使命。

    用过餐后,亚历科夫早已预订好旅馆。

    休息一夜,次日,二人径直前往别列兹尼基。

    ...

    次日清晨,二人抵达莫斯科机场。

    购买了飞往别列兹尼基的机票,李庆看着票价,不由得心生惋惜。

    这笔钱在苏联国内往返一次,足够他从京师直飞莫斯科五趟了!

    这也证实了亚历科夫提到的油价高昂的事实。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飞行,他们终于降临别列兹尼基!

    趁着飞机降落前,李庆俯瞰这座久闻其名的城市。

    最先吸引眼球的,是城市四周星罗棋布的黑色斑点——那是采矿遗留的矿坑。

    接着,是城内一座座直插云霄的烟囱——它们曾见证过工业的繁荣,可惜如今已无一冒烟。

    \"达拉汽车厂在何处?\"

    李庆询问。

    亚历科夫趴在窗边,仔细搜索一番,然后指向下方一处:

    \"应该就是那里了。\"

    李庆顺着亚历科夫的手指望去,只见一个小型城镇坐落在离别列兹尼基约二十公里的平原上。

    达拉镇显然是围绕中央一片矩形建筑群而建。而那核心的建筑群,无疑就是达拉汽车厂。

    待李庆大致了解情况,飞机平稳降落。

    走出机场,二人按与肖洛霍夫的约定,来到指定地点。

    不久,一位司机模样的人走来。

    \"你们好,请问两位是赵先生和亚历科夫先生吗?\"

    司机用俄语礼貌地询问。

    亚历科夫和李庆点头,司机随即引领他们上车。

    亚历科夫见只有司机一人,不禁皱眉问道:

    \"我说,你们副厂长怎么没来?\"

    司机闻言反问:

    \"您说的是肖洛霍夫先生吗?\"

    亚历科夫点头确认:

    \"正是。\"

    司机回答:

    \"肖洛霍夫先生本打算亲自迎接,但考虑还需接待其他几位客人,所以只能由我独自前来。\"

    闻言,李庆和亚历科夫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一丝忧虑。

    \"其他几位客人?这是何意?\"

    李庆直接用流利的俄语问。

    司机见李庆能说一口地道的俄语,先是惊讶,随后答道:

    \"毕竟,每位来访者皆被视为尊贵的宾客,还有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特地造访我们的达拉汽车制造厂呢。\"

    此言一出,信息却并未透露半分,其他客人的身份依然神秘。

    李庆见状,嘴角无奈地一撇,不再追问,毕竟真相即将揭晓,无需急于一时。

    理解了这一点,李庆干脆闭目养神,静待事情发展。

    然而,亚丽科夫却显得焦虑不安。

    毕竟,肖洛霍夫没来迎接,连他这位老朋友兼客户都不顾,说明新来的客人地位非凡。

    说不定,他们也是来购买汽车的竞争对手!

    亚丽科夫心急如焚,轻轻摇醒正在闭目养神的李庆,担忧地问:

    \"你说,如果司机提到的那些人也是来买车的,那该怎么办?\"

    李庆一脸平静,回答道:

    \"怎么办?顺其自然吧!\"

    亚丽科夫听后无奈,只好闭上嘴巴,耐心等待,看事态如何发展再做打算。

    ...

    十分钟后,汽车驶进达拉镇,穿过居民区,停在了达拉汽车厂门前。

    \"老战友,你总算来了!\"

    李庆和亚丽科夫刚下车,一位络腮胡男子便上前,热情地拥抱了亚丽科夫。

    看来,此人正是亚丽科夫的老战友,肖洛霍夫。

    果然,肖洛霍夫拥抱亚丽科夫后,转向李庆:

    \"你好,你就是赵先生吧?\"

    李庆微笑点头:

    \"肖洛霍夫先生,您好,我是李庆。\"

    亚丽科夫则激动地捶了肖洛霍夫的肩膀一下:

    \"你这大胡子,到底在忙些什么?居然不来接我!\"

    肖洛霍夫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稍作停顿,解释道:

    \"这次不仅你们两位想采购汽车,还有几位华夏人,和赵先生一样,都想购买。\"

    正如他们之前的猜测,竟有同行竞争者!

    看到李庆和亚丽科夫的神情略显僵硬,肖洛霍夫也显得有些尴尬:

    \"原本我建议厂长只让你们来采购,但厂长提出了竞标的想法,又邀请了几位商人,打算举办一场竞标会,让你们相互竞争。\"

    亚丽科夫一听,立刻不满:

    \"老战友,这和你之前告诉我的可不一样啊!\"

    肖洛霍夫意识到自己未能履行承诺,十分尴尬。

    此时,李庆微笑着摇头,淡然说道:

    \"亚丽科夫,你不必责怪你的战友。我相信他已经尽力了。\"

    李庆看向肖洛霍夫,继续说:

    \"况且,我们准备的采购条件,足以应对任何同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