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 第80章 损失惨重的企图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第80章 损失惨重的企图

    李建军听到这,显然不信:“赚?我看我们怕是要赔得倾家荡产了!”

    他哼了一声,对liqing的事业可谓用心良苦,尽管股份不多,但他始终全力以赴。因此,他才会这么说。liqing却轻笑一声:“表哥,你觉得我会是那种乱花钱的人吗?我没开玩笑,这笔交易我们真的能赚大钱!”

    听liqing如此肯定,李建军半信半疑:“你说说,你怎么打算在这笔生意中盈利?”

    liqing笑了:“你想想,虽然听起来我们要负担达拉汽车厂所有人的生活开支,看似开销巨大,实际上并不多。按照苏联的物价,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个月也就十元。假设汽车厂有一千人,那我们一个月大约花费一万。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五十辆车每月能为我们带来多少收入?一万块只是冰山一角!”

    听完liqing的分析,李建军方才茅塞顿开。似乎,这笔买卖没那么亏本嘛!

    李建军转念一想,慢慢说道:“照你这么说,短期内确实很赚。不过,你答应的是长期投入啊!甚至夸口只要苏联动荡不息,我们就持续付款!难道未来几十年,我们都要不断地往里砸钱吗?就算卡车都报废了,这钱还得照付不误!”

    “呃……哈哈哈哈哈哈……”

    当听到李建军的疑虑,liqing先是略显诧异,随后竟放声大笑起来。李建军见此情景,眉心微蹙:“怎么,我说的话有什么问题吗?”liqing轻轻摇头:“不是有问题,而是表哥你考虑得过于复杂了。最多等上两年,sulian将不复存在!”李建军闻言,嘴巴大张,满是惊愕:“什么?这怎么可能?!”

    其实李建军不信也是情有可原。尽管现在的sulian看似风雨飘摇,但若有人说它将在1991年底消失,多数人只会认为这是痴人说梦。毕竟,那可是个国家!

    liqing重生而来,深知这个听起来荒谬无比的事实确会成真。1989年即将过去,这意味着sulian这座巨象将在短短两年多后,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逝。而liqing只需付出二十多万,就能换取价值一百五十万的重型卡车!然而,这样的内幕他无法告诉李建军。

    于是,liqing坚定地对李建军保证:“表哥,你不必担心,虽然我无法解释原因,但可以肯定,这笔钱我们最多三年内就能回本!”

    李建军听后,也开始相信liqing的话。他知道liqing从不开空头支票,尤其不会拿自家生意开玩笑。liqing继续道:“另外,你可能没想到,我随便提的那些额外配件,也能为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李建军闻言眼睛一亮:“你是说那些零部件?”liqing淡然点头。原来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配件要求,才是liqing真正看重的所在!随着华夏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维修市场必然越来越广阔。实际上,当前国内的维修规模已难以跟上汽车增长的步伐。正因如此,赵凯峰才能通过一家维修厂聚拢大量车辆。在达拉汽车厂看来无足轻重的配件,在liqing眼中却是开拓维修业务的关键武器!

    “没错!”李建军拍了拍大腿:“照你这么说,我们靠那些免费配件赚的钱,恐怕不比单纯做运输少!”

    liqing笑着点头:“或许正是如此。”

    李建军不禁激动起来:“我就说你怎么会算不清这笔账,白白送钱给别人!原来你早就算计好了啊!哎,看来是我老了,思维跟不上了。”

    李建军自嘲地笑了笑。对他来说,只要生意不亏,就足以让他感到欣慰。

    两人短暂歇息后,待到午后,基里尔携带着文件亲临。

    \"赵,你过目这份协议,若无异议,我们就可正式签署。\"

    基里尔说着,将两份复制的文件递至黎青手中。黎青接过,初阅并无不妥,直至某一处,他的眉心骤然拧紧,却未立即表态。他耐着性子读完全文,随后抬头,指向令他皱眉的条款,语气淡漠地问:

    \"基里尔先生,你确定达尔汽车厂目前有2108名员工?\"

    基里尔闻言,内心一震,但表面仍维持镇定,点头确认:

    \"没错,我们下午刚做的人数统计,现在共有2108人,还没算我和舍洛霍夫这两个正副厂长。\"

    黎青闻言,冷笑一声:

    \"既然如此...这份协议你收回去吧,上午谈好的合作,我取消了。\"

    黎青的轻描淡写,让基里尔如遭雷击,瞬间冷汗涔涔。

    \"这...我们好好谈谈,为何突然不合作了?何必如此决绝!\"

    基里尔连忙急切地说。黎青却不予理睬,再次冷笑:

    \"取消的原因你心知肚明!我黎青从不与不守信用之人交易!你说现在达尔汽车厂有2108人,说得好像真的一样。我问你,就算把厂里的两条看门狗也算上,能有一千人吗?!\"

    基里尔听到这个数字,震惊得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