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 第115章 致富之路?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第115章 致富之路?

    李青看着这些高品质的三七,激动地问:“我们村里种的三七都是这么大个儿的吗?”齐老师点点头:“没错,我种的这些还算一般,有些人种得更好的,比我的还大呢!”李青听到这话,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孙小雨注意到李青的情绪变化,问道:“这三七很值钱吗?”李青坚定地点头:“是的,这种品质的三七,价格可不便宜!”说到这里,李青眼睛一亮:“如果我们村里鼓励大家大规模种植三七,肯定能致富啊!”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岂不是解决孩子们不上学问题的最佳方案?”孙小雨和齐老师闻言,都愣住了。

    李青解释说:“很多家庭不愿让孩子上学,主要是因为农活繁重和经济困难。而种植三七比其他经济作物需要更少人力,还能带来收入。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有条件继续学习了。”

    齐老师听后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有些怀疑地问:“这个真的能保证赚钱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华坪村村民们最大的担忧。毕竟,大多数村民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冒险尝试。如果他们放弃种土豆,改种三七却没赚到钱,那就意味着辛苦劳作可能一无所获。这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关乎温饱!

    试错的成本太高,这让齐老师有些犹豫。听到这些,李青微笑着说:“我能理解你的担忧。放心,我说这话是有把握的,我会为大家提供保障。”

    李青的保证让齐老师稍微安心了一些。齐老师点点头:“既然这样,我建议你先找村长谈谈,让他在村里通知一下。”

    李青同意了。他们刚到这个地方,对当地情况不熟悉,这时候需要马村长出面。

    ...

    两人来到村委办公室,一栋显得有些破旧的房屋。李青再次见到马村长。向他解释来意后,马村长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家家户户种的三七其实是个宝物?”马村长的反应,李青在齐老师脸上已经见过。

    于是,李青熟练地点头,把刚才对齐老师说的话又对马村长重复了一遍。听完后,马村长陷入了深思。

    一方面,带领大家摆脱贫困是马村长极度渴望的。但另一方面,他也必须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以免误导村民,造成严重后果。

    李青看出马村长的疑虑,淡然一笑:“我知道,空口无凭。这样吧,你通知大家,如果有三七,只要质量合格,我都愿意出钱收购。等真的换成真金白银,大家的疑虑自然会消失。”

    马村长听到这个提议,立刻感到有些尴尬:“赵先生,你是来做公益,帮助我们的,怎么能让你先花钱收购呢?这不合适!”

    说着,马村长拿起桌上的大喇叭,打开后对着喇叭大声喊道:

    “乡亲们!请大家立刻到村子广场集合,有重要事情宣布!再说一遍……”

    马村长对着广播喊了三次,然后关闭广播,对李青说:“赵先生,我们走吧,去广场,我要告诉大家这件事。”

    李青听后,有点怀疑地问:“就这么叫两声,大家会来吗?”

    马村长自信地笑了:“在我们华坪村,大喇叭是唯一的通讯工具。所以只要广播了,大家都会尽快赶来。”

    李青点点头,表示学到了新知识。

    ……

    三人一同来到村口。他们到达时,已有村民在等待。

    “村长,有什么紧急的事吗,怎么这么急?”

    “就是啊,怎么突然就要开会,我都急得差点把鞋子穿反了。”

    ……

    村民们议论纷纷,马村长则淡然一笑:“等人到齐再说,反正是个好消息!”

    听说是好事,大家的兴趣更浓了。大约十分钟后,人群基本到齐,马村长站上高台大声宣布:“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两位朋友,赵先生和孙小姐。他们是专程来我们华坪村,为我们的孩子们建设新学校的!请大家热烈鼓掌,欢迎他们。”

    村民们闻言,立刻热烈鼓掌。毕竟,孩子的未来始终是最重要的。听说李青和孙小雨是来解决华坪村的教育问题,大家都深感感动。

    李青趁机走上台,看着村民们说:“大家一听说我们是来帮忙建学校的,就纷纷鼓掌,这让我很感动。这也反映出大家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

    说到这里,不少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但李青话锋一转:“不过,我在考察我们学校时,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很多应该上学的孩子并没有在学校里!”

    听到这话,不少人惭愧地低下头。李青叹了口气,继续说:“我知道,大多数家长并非不愿让孩子上学,只是家庭条件不允许。但我要说的是,无论条件多艰苦,孩子的教育都不能忽视!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有机会改变命运。如果因为眼前的困难放弃下一代的教育,那么下一代只能继续贫困。”

    说完,村民们沉默片刻,突然有人喊道:“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