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13章 有人背锅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13章 有人背锅

    张延龄听见哥哥提到西山,觉得还算划算,西山离紫禁城不过二十里,那里的山多土薄,不适合耕作,也租不出去,送给王子也不会太心疼。

    朱厚照听到张鹤龄要赠送西山的土地,不禁笑了。

    看来这对兄弟还不知道西山的价值所在。

    “舅舅如此慷慨,侄儿有些受之有愧,这我不能接受。”

    “王子,你这是跟舅舅客气了,我们是一家人啊,舅舅送侄儿一块地有什么不对吗?”

    张鹤龄听王子说不想要,顿时慌了,你不要,他怎么能在东宫指望三个月做出一面镜子呢?

    “舅舅当真要送?”

    “一诺千金!”

    “张伴伴,待会儿随两位侯爷回府取地契来。”

    呃...张鹤龄听王子忽然不再推辞,还要地契,有些不解。

    “舅舅放心,侄儿也不会让你吃亏,西山那块地的市值,我会折算进镜子的货款中。”

    原本还心疼的兄弟俩,听了朱厚照的话,连忙称赞朱厚照做事周全,有其父风范,仿佛忘记了刚才说要将土地赠予朱厚照的事情。

    弘治目睹两位小舅子对朱厚照纠缠不休,担忧他会因镜子之事做出轻率承诺,于是起身离开宴席,吩咐大太监王岳传话,让太子与他一起去花园散心。

    朱厚照也不愿再与两位亲戚虚伪周旋,听说弘治要他一同去呼吸新鲜空气,连忙离席追赶弘治。

    出了坤宁宫,便是玉华园。园内分布着秋千亭、万春亭、橙瑞亭、浮碧亭和钦安殿等众多建筑,尽管密集,却不显杂乱,反而显得错落有致。

    各建筑间点缀着翠绿的竹丛和形态各异的奇石,有的石块堆砌成假山,峭立峻拔,气势非凡。

    弘治遣退侍候的宫女太监,珍视这段与儿子的独处时光。两人漫步一段,弘治开口问道:“刚才寿宁侯兄弟俩追问你关于镜子的制作秘密?”

    朱厚照笑答:“没错,儿臣已敷衍过去。这种赚钱的法子,怎能轻易告诉他们呢?”

    弘治闻言,嘴角微扬,太子聪明得很,他的两位小舅子可骗不了他。“那么,这西洋镜的制造成本如何?是否可以大量生产?”

    “镜子的成本低廉,批量生产也没有问题。主要材料是玻璃,父皇可将其视为人造的琉璃。不仅可以制镜,还能制成水杯、装饰品,甚至替代门窗。日后,我们可以将紫禁城的窗户都换成玻璃,既保暖防雨,又透亮。”

    弘治未曾料到,这镜子的用途远超他的想象:“真没想到,我儿竟有如此才智。那就把玻璃的制作技术交给工部,让他们批量生产,充实国库。”

    朱厚照摇头道:“儿臣认为,将玻璃制作方法交给工部并非明智之举。”

    弘治脸上流露出困惑,难道这孩子舍不得透露玻璃的制作工艺?

    朱厚照未等弘治发问,便继续说道:“若由工部负责,不论他们的能力和效率如何,赚的钱最终会进入国库。若由儿臣负责生产和销售,利润直接归入父皇的内帑,岂不是更好?”

    明朝的皇帝并非随意挥霍,国库属于国家,内帑则是皇帝的私囊。若想修建宫殿或举办选美,内帑不足时,需要动用国库,还得征得大臣同意。否则,稍有不慎,便会背上奢侈无度的恶名。

    弘治听出太子的顾虑,原来他是对工部不放心。将钱充入内帑的提议确实不错,到时候户部需要资金,向国库申请和向内帑支取,性质大不相同。看来,我儿确实孝顺。

    然而,弘治十分在意自己的声誉,害怕大臣们日后上奏指责他与民争利,心中仍有些犹豫。

    “朕明白太子的孝心,只是担心会引起与民争利的非议。”

    “父皇无需忧虑,儿臣已有打算。到时候,销售事务交由两位舅舅处理,他们不怕担责。”

    弘治听见太子的计谋,不禁被他的机智逗乐,这小子脑袋里藏着什么奇思妙想,竟让两位舅舅成了替罪羊,不过,正中下怀啊。

    \"你这小子,总是这般狡猾,让你两位舅舅担责,你母后若知,定饶不了你。\"

    \"那就看父皇保密功夫如何了。再说,这锅两位舅舅背得并不冤,丰厚的银两他们也能捞上一笔。你不让他们背,他们还不乐意呢。两位舅舅为了这个,连西山那片地都献出来了,供孩儿使用。\"

    弘治被太子的言辞逗得大笑,这小子居然拉拢自己一起瞒过亲娘和皇后,真是既狡猾又有趣。

    朱厚照听到弘治的笑声,明白父皇已经默许了他的计划。

    \"这笔买卖稳赚不赔,只是儿臣目前尚无启动资金,父皇能否先从内帑拨十万两给儿臣?\"

    \"行,到时候让王岳亲自送过去。\"

    弘治爽快答应,就算再拮据,也不会吝啬给儿子这点资助,况且太子赚的钱最后也会充实国库。

    \"父皇,制成玻璃后,难免有人眼红,您得派些人保护玻璃厂,由儿臣统管这支队伍。\"

    \"没问题,我会让范亭从东厂调拨一队人给你,但你切勿因此荒废学业。\"

    弘治见儿子已懂得为父分忧,让他掌些权力锻炼一番也是好的。

    ......

    夜晚,朱厚照回到东宫,左手握着刘瑾带回的地契,右手捏着王岳送来的十万两银票,开始部署建造玻璃厂的事宜。

    \"谷大人,你负责厂房和工人宿舍的建设,务必保证质量。若有偷工减料或中饱私囊,休怪我无情。\"

    谷大用连忙应承下来。

    \"过两天,父皇会派东厂的人手过来,那时就由张大人负责。\"

    张永虽是宦官,却怀揣着将军梦,能领导东厂的人,他欣然接受。

    \"刘大人,你负责招募工人,从我们亲族中找些贫困而可靠的,工资不会亏待他们。愿意加入的,全家都能搬到西山,并提供住宿,但玻璃制造技术必须保密。\"

    刘瑾立刻答应,谁家没有穷亲戚呢,这既是为太子效力的机会,待遇也相当不错,是他们翻身的好时机。

    随后,他们详细讨论了建厂的各项细节。

    夜深,朱厚照躺在床上,感慨自己为强盛的大明踏出第一步,这些天阅读邸报,他发现大明表面风光,实则虚弱不堪。

    最关键的是国库空虚,有钱就能养更多兵马,不会让鞑靼小王子和火筛在边境横行,有钱,父皇也不必为救灾而忧虑。

    老朱家就是因为不懂经济之道,大明的财政问题一直困扰着。

    朱厚照计划逐步改变当前的局面。

    浏览完今天的浪值收益后,他笑了,又足以进行一次十连抽。

    “系统,执行十连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