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77章 强势在握,四友结义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77章 强势在握,四友结义

    朱厚照的业务涵盖玻璃、镜片、眼镜、香氛、新闻纸、煤炭。

    这些业务共享一个特点:

    传统行业无法构成威胁。

    尽管目前利润丰厚,但朱厚照的目标并非敛财。

    毕竟,未来的他注定为帝,正德年间不曾赚钱,难道就少了风流快活?

    朱厚照认为,此刻正是检验自身实力,挑战旧势力的时刻。

    朱厚照笑道:“朱兄可阅过新闻纸?那正是鄙人的产业。

    ”

    朱麟想起张仓先前提及此事,思索片刻回应:“自然读过,朱兄也意图涉足书局生意?”

    朱厚照提议:“不知朱兄是否有意与我联手?”

    朱麟问:“朱兄岂不怕京城书商的打压?”

    朱厚照毫不担忧:“无须顾虑!”

    见朱厚照如此坚决,身为世家子弟的朱麟自然不甘示弱。

    “好!朱兄痛快,既如此,我们就与那些狡猾的商人较量一番。

    ”

    陈瑞也赞同:“行,我支持你们,需我相助,只管开口。

    朱厚照暗想,陈瑞虽有女性化倾向,但豪情不减。

    张仓也加入:“算我一份。

    ”

    朱麟问朱厚照:“朱兄何来底气,敢于挑战这些商界巨头?”

    朱厚照答道:“他们势力再强,能强过我们?况且论价格战,我们也不惧。

    ”

    朱麟以为朱厚照所指势力,源自他的小侯爷身份。

    观其衣着谈吐,料想家境必然殷实,故不畏价格战。

    朱麟提醒:“朱兄知否,价格战一开,耗资巨大。

    ”

    朱厚照轻蔑地说:“他们若敢打价格战,就让他们倾家荡产。

    他们多数仍依赖木版印刷,我有活字印刷机,成本远低于他们。

    优势,尽在我手。

    ”

    张仓曾在西山见识过活字印刷机,便适时地提及:“我曾目睹活字印刷的神速,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

    ”

    朱麟对活字印刷机一无所知,但听张仓如此推崇,想必非同寻常。

    尽管宋代已有活字印刷,但它始终未能成为主流。

    相比之下,雕版印刷以其精致和耐用性占据上风,市面上的畅销书籍数量有限,大型书商拥有熟练的雕版工匠和现成的雕版,能有效控制印刷成本,批量越大,单价越低。

    对于初入印刷行业的朱麟来说,初期在雕版上的投入已然不菲,更何况培养熟练工人的费用也不容忽视。

    朱麟认为那些书商低价倾销,但这未必是事实。

    他的印刷成本远高于他人,书商只需略微降低价格,就能让他倍感压力。

    而活字印刷机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朱厚照无需依赖雕版工人,其印刷效率和成本优势明显。

    向大家解释清楚后,众人豁然开朗,对开设书坊的前景充满信心。

    朱厚照负责印刷生产,销售则交由朱麟处理。

    宴席上,几句交谈,他们就悄然颠覆了大明的传统印刷业格局。

    朱麟并未深思长远,只想效仿张仓取得成就,同时教训那些不法书商,出一口恶气。

    宴席上,朱麟不断向朱厚照敬酒,两人互称朱兄,气氛热烈。

    陈瑞听到他们俩都互称朱兄,掩嘴轻笑,提议道:“你们俩这样互相叫朱兄不觉得尴尬吗?我们几个和朱寿如此投缘,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朱麟、陈瑞和张仓三人的地位相当。

    尽管地位显赫,但他们并不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样嚣张跋扈,欺善怕恶。

    张仓对陈瑞的建议拍手叫好,他非常崇拜朱厚照,能与之结拜,他欣然接受。

    朱麟也欣赏朱厚照的豁达,表示赞同。

    朱厚照早就听说过这几位世家公子的好名声,且有拉拢他们的打算,因此也愉快地答应了。

    于是,张仓吩咐仆人准备活鸡和黄纸,恭请关羽塑像,在饮酒的庭院中举行结拜仪式。

    正当他们准备开始时,才发现缺少见证人。

    不能找仆人作证,此事请英国公出面也不妥当。

    张仓灵机一动,让仆人去请他的姐姐过来。

    张慧得知弟弟要找自己做结拜的见证人,不知他又在搞什么名堂。

    心想,去看看结拜的都是些什么人,也好帮弟弟把把关。

    张慧到达现场,咦?这不是朱公子吗,他何时与张仓变得如此亲近了?

    \"大姐,你就在这儿给我们做个见证吧。

    \"

    张慧轻轻点头,应允了他们的请求。

    朱麟和陈瑞与张慧关系亲密,彼此打了招呼。

    朱厚照也向张慧微微点头致意,而张慧则害羞地回以问候。

    四个人依次报出年龄,其实主要想了解朱厚照的年纪,他们三人对彼此的年纪早已心知肚明。

    朱麟年龄最大,已满二十一岁,陈瑞十九岁,张仓则是十六岁。

    朱厚照虽然新年过后才满十六,但他身材魁梧,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上两三岁。

    钱梦竹曾询问过朱厚照的年纪,他嬉笑道,是不是想与他交换生辰八字,急着要嫁给他,便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朱厚照告诉钱梦竹,反正他比她年长,心理年龄上,他已经二十有余,的确比她大。

    朱厚照不愿叫张仓这个小孩三哥,便谎称自己已经十八岁。

    他们宰鸡祭天,焚烧黄纸,设好香案,跪在关羽塑像前。

    \"我,朱麟!\"

    \"我,陈瑞!\"

    \"我,朱寿!\"

    \"我,张仓!\"

    \"今日,我们在关公面前结为异性兄弟,生死与共,患难相扶,福祸同享,共同进退。

    天地为证,山河为盟,此生不渝,誓言不改!\"

    结拜后,称呼变得简单多了。

    朱厚照称朱麟为大哥,朱麟则唤朱厚照为三弟,不再用尴尬的\"朱兄\"来称呼。

    张仓起初十分兴奋,但结拜后发现自己得称呼每个人为兄长。

    四人结拜完毕,重新围坐饮酒。

    张慧想多陪陪朱厚照,却又觉得插足其中不太合适。

    张仓将她拉到桌边,说既然结义,大家从此就是一家人,不必拘束。

    张慧悄然坐在张仓和朱厚照之间。

    张仓开怀大笑,对朱麟说:\"哈!我们结义后,我姐就成了你妹,你以后可不准打我姐的主意了!\"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

    朱麟原本只是开玩笑,他深知作为成国公的继承人,娶妻是重要的政治考量,家人的安排他并不介意。

    张慧有些恼火,弟弟口无遮拦,而且让朱公子听到多不妥啊。

    嗯...朱公子也和弟弟结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