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91章 土豆熟了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91章 土豆熟了

    温室内的土豆植株茎叶已从翠绿转为枯黄,这是土豆成熟的迹象。

    朱厚照拿着小铲子谨慎地翻开土壤。

    一个,两个,三个......每株土豆秧下都挖出了大小不一的六颗土豆。

    看着这些土豆,朱厚照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就是土豆,好吃吗?”

    唐岚儿从未见过土豆的真面目,今天总算见识到了。

    然而,这些沾满泥土、黑漆漆的球状物并不太吸引人。

    “当然美味,等会儿我们先做一些尝尝,

    邱聚,来称一下,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邱聚把挖出的土豆秤了秤,激动地说:“少爷,这几个土豆足足有一斤多重。”

    邱聚照料温室的时间比朱厚照还长,对这些精心照料的土豆充满了感情,如今土豆终于成熟,他同样感到非常欣喜。

    朱厚照又动手挖了几株,每个坑里的土豆都有约一斤重。

    朱厚照粗略估算了一下,

    这一个温室大约一分地,种植了两百多株土豆秧,那么这一分地就有二百多斤收成。

    一亩地能收获两千多斤!比他预想的还要多。

    朱厚照说出这个数字后,大家都惊讶不已。

    “走吧,我们先做一些尝尝。”

    朱厚照早就请来了负责东宫小厨房的御厨。

    他向御厨大致介绍了土豆的几种烹饪方法。

    于是,在朱厚照的指导下,御厨开始研究这种前所未见的食材。

    唐岚儿、邱聚和刘瑾也围在厨房里,观看土豆如何加工。

    原来,土豆只需削去薄薄一层皮,剩下的部分都能食用。

    唐岚儿等人这才明白,那一亩地两千多斤的产量,都是实实在在可供食用的。

    剥皮后的土豆有的被切成了粗条,这是朱厚照准备用来炸薯条的。

    切成细条的土豆是制作酸辣土豆丝的材料,醋已经有了,只是缺少辣椒,只好用茱萸作为替代。其实朱厚照最喜欢的是青椒炒土豆片,但因为没有青椒,他也不打算用茱萸,于是选择了芹菜来炒。那时,芹菜还被称为胡芹。他还煮了一些土豆,打算稍后尝试做土豆泥。

    朱厚照计划让御厨先熟悉土豆的各种烹饪方式,这样等弘治来西山时,可以直接为他准备。不久,一顿丰盛的土豆宴就完成了。主食包括土豆泥和水煮土豆,配以凉拌的酸辣土豆丝和芹菜炒土豆片,还有炸薯条作为点心。大家品尝后,对土豆的疑虑全然消失。土豆的口感出乎意料的好,既可以当作主食,也能作为菜肴。由于没有番茄酱,朱厚照只能在薯条上撒些盐来调味。可惜这次没有准备牛肉,否则可以尝试土豆炖牛肉。在明朝,宰杀活牛是禁止的,但老死或摔死的牛是可以食用的。

    吃完土豆宴,朱厚照带着几个熟土豆回宫,准备实施他早已策划的计划。他先回到东宫的小厨房,按照刚才御厨的做法将熟土豆制成土豆泥。正要加入淬体丹时,朱厚照想到了一个问题:“系统,告诉我,如果把淬体丹加到土豆泥里,会是什么味道?”上次他在蛋炒饭中加入了延年益寿丹,虽然自己没尝,但从弘治痛苦吃下的表情,他知道那味道肯定不好。这次不清楚淬体丹会带来何种味道,万一特别难吃,让弘治误以为是土豆的问题,该怎么办?系统回答:“淬体丹是中级丹药,无色无味,请宿主放心添加。”

    听到系统的答复,朱厚照才安心地将淬体丹加入土豆泥中。做好土豆泥,装入食盒,他愉快地去找弘治。弘治批阅奏章一下午,感到饥饿,刚吩咐李荣准备膳食,就见朱厚照提着食盒进来。“儿臣向父皇问安!”弘治看到朱厚照带来的食盒,眉头紧锁,上次蛋炒饭的阴影实在太大了。“照儿,起来吧。”朱厚照刚把食盒放在御案上,弘治便开口说:“朕……不饿。”朱厚照疑惑:“父皇每天不是这个时间用膳吗?”弘治觉得欺骗朱厚照不太好,但一想到蛋炒饭的味道,心中还是恐惧。

    朱厚照陷入困境,淬体丹价值一万浪值,不知放久了是否会失效。正想询问系统土豆泥放置过久是否会影响淬体丹的功效,李荣带着尚膳监的太监送来了晚膳。朱厚照疑惑地看着尴尬的弘治。弘治解释:“虽然不饿,但到饭点还是要按时用餐。

    朱厚照假装没看到弘治的反应,继续说:“儿臣也是这样想的,今天特别为父皇带来了一种新的食物。”

    弘治心中暗叹,这太子的孝心似乎用得不是地方。

    朱厚照从食盒中取出土豆泥。

    弘治看着那糊状的土豆泥,心中疑惑不已。

    上次的蛋炒饭至少他还认得,这次的却完全不明所以。

    朱厚照将土豆泥送到弘治面前。

    弘治闻了闻,有一股淡雅的香气。

    但上次的蛋炒饭香气扑鼻,味道却差强人意。

    弘治瞥了一眼满怀期待的朱厚照,咬紧牙关,尝了一口。

    期望越高,失望也可能越大,这句话倒过来用也是适用的。

    原本预期这糊糊会很难吃的弘治,发现这平淡无奇的土豆泥竟然十分美味。

    弘治好奇地问:“太子这是什么?朕从未尝过。”

    “土豆,一种来自番邦的作物。”

    弘治称赞:“太子这次做得味道真好。”

    随即觉得这样说不太好,似乎是在说上次的蛋炒饭不好吃。

    “上次的蛋炒饭也很好。”

    朱厚照在心里偷偷笑,弘治撒谎的样子实在好笑。

    “父皇要全部吃完哦,这是儿臣亲自种植的,今天刚刚收获的。”

    弘治没想到朱厚照竟然亲自种土豆,太子的喜好总是如此奇特。

    “太子费心了。”

    看着弘治把土豆泥吃完,朱厚照接着说:“父皇,你猜猜土豆每亩能产多少斤?”

    弘治原以为太子最近成熟了,怎么又开始玩这种幼稚的游戏。

    弘治想了想,说:“二百斤?”

    “猜少了。”

    “三百斤?”

    “还是少了。”

    三百斤已经是普通粮食一亩的产量,难道这土豆比其他作物更丰产?

    弘治试探着问:“五百斤?”

    朱厚照笑着说:“父皇,你猜猜看。”

    弘治觉得五百斤已经很多了,没想到太子还让他猜更多。

    弘治忍不住说:“照儿,你直接告诉朕,土豆每亩产多少吧。”

    朱厚照伸出两根手指:“至少两千斤。”

    弘治一脸震惊,这土豆的产量居然这么高?

    “太子不会骗朕吧?”

    朱厚照预料到弘治会有这样的反应,平静地说:“儿臣不敢,欺骗父皇可是欺君之罪。”

    弘治还担心这种番邦作物的种植条件苛刻,又问:“那土豆适合在什么地方种植呢?”

    朱厚照给了弘治一颗定心丸:“所有种植粮食的地方都适合,而且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

    弘治听完大喜,又问:“照儿有多少土豆,可以推广到全国吗?”

    “儿臣已经在西山培育了一批土豆,明年就可以推广了。”

    弘治激动地说:“天佑我大明啊。”

    朱厚照轻轻地问道:“父皇,是否想去西山看看儿臣种植的土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