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139章 能逃过人,逃得过自己的心吗?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139章 能逃过人,逃得过自己的心吗?

    朱厚照最终绕过了谈论迎唐岚儿进宫的话题。

    一提起唐岚儿,朱厚照脑海中就浮现出“全心全意”这个词组。

    他一直在思考那个神秘人物究竟是谁。

    要想接唐岚儿进宫,首要之事是弄清楚这一切,让她心甘情愿地踏入皇宫。

    但朱厚照又不便跟钱梦竹提及此事,只说等将来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接唐岚儿进宫。

    唐岚儿回到熟悉的西山,心情变得十分低落。

    她觉得自己亏欠了朱厚照,同时也背叛了白莲教。

    在天津时,唐岚儿曾想,把自己交给朱厚照后就一走了之,找个无人认识的地方,脱离白莲教,也远离朱厚照。

    唐岚儿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只想逃避。

    又害怕自己突然消失,朱厚照会在天津四处找她,不回京城。

    于是她打算回京后再悄悄离去。

    在回程的路上,唐岚儿觉得这可能是她和朱厚照最后的相处时光了。

    对他的要求,她都一一答应,任由他索取。

    想起马车上的狂热,唐岚儿至今仍会脸颊发烫。

    哎呀!当初教我练瑜伽时,他肯定别有用心。

    回到西山,小翠看到唐岚儿失神的模样,关心地询问她是否身体不适,唐岚儿以旅途劳累为由敷衍过去了。

    一想到明天就要离开,唐岚儿对朱厚照充满了不舍,要是自己不是白莲教的圣女该多好。

    一提到白莲教,唐岚儿就深感愧疚,是他们救了她的命,养育她长大,她对不起白莲教,对不起师父的栽培。

    八岁时,她在无生老母的佛像前发过誓,要一生效忠白莲教。

    唐岚儿迷茫不知所措,心中的话又无人可诉。

    在梦中,

    唐岚儿回到了童年,跪在无生老母的佛像前。

    年轻的师父牵着她的手,一字一顿地教导她誓言。

    “我,唐岚儿,向天发誓!”

    “我,唐岚儿,向天发誓!”

    “此生愿追随无生老母,共建真空家乡!”

    “此生愿追随无生老母,共建真空家乡!”

    “若违此誓,永世不得轮回,为天地所不容。”

    “若违此誓,永世不得轮回,为天地所不容。”

    “明王降世,白莲花开。”

    “明王降世,白莲花开。”

    随后,师父的容颜逐渐衰老,用愤怒的口吻质问她:“唐岚儿,你忘了你的誓言了吗?

    你贪图荣华富贵,为了一个男人背叛了白莲教,背叛了无生老母,

    你对得起师父吗?

    你对得起栽培你的白莲教吗?”

    唐岚儿心痛如绞,哭着为自己辩护:“师父,请听我解释,朱厚照是个好人,他真心为百姓着想,他将来会是个好皇帝的,他会实现真空家乡的,我也不想背叛无生老母,背叛师父的。”

    在一片哭喊声中,唐岚儿逐渐从梦中惊醒,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室内。

    满脸泪痕的她咬紧双唇,默默地抽泣着。

    人可以逃离现实,但能逃避自己的内心吗?

    她究竟应该选择哪个方向前进呢?

    睡在隔壁的小翠被唐岚儿的喃喃自语吵醒,还隐约听见了哭泣的声音。

    母亲?背叛?师傅?

    唐岚儿模糊不清的话语中,小翠只能听清楚这几个词。

    之前,钱千户吩咐过,唐姑娘跟谁接触,说了什么,有任何异常都要报告。

    小翠想了想,唐姑娘半夜说梦话还偷偷哭泣,这似乎也应该上报。

    回到京城的朱厚照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他找了个机会与焦芳见面。

    自己关于天津的计划在朝廷上肯定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还是先找这位擅长朝廷斗争的专家商量较好。

    以往有事情,都是太子派刘瑾来传递消息,焦芳没想到这次太子会亲自前来。

    朱厚照向焦芳讲述完事情后,焦芳沉默了许久。

    就知道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原来太子是要开放海禁啊!

    但这并不影响焦芳的利益,走私贸易主要是江浙一带人在做。

    焦芳最讨厌的就是南方人。

    他还曾指责南方人破坏了禁止船只出海的祖制,以此攻击南方人。

    看着他们赚钱,比自己亏损还要让他难受。

    但太子要开放海禁就不同了,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

    让南方人赚得少一些,比自己赚钱还要让他开心。

    焦芳也认为太子用资助日本皇室的理由曲线开放海禁的策略很妙。

    这件事主要会遭到有江浙背景的官员强烈反对。

    他们是走私贸易的受益者,在朝廷中势力不小。

    而且这事主要涉及兵部、礼部和户部。

    焦芳心中默默计算,这件事会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如果公开讨论,谁会跳出来反对,

    能否借此机会扳倒自己的政治对手。

    焦芳深思熟虑后,为朱厚照制定了策略。

    首先,要安排好天津卫指挥使的接班人,这个人必须听从太子的命令,焦芳向朱厚照推荐了几个人,表示这些人会忠于太子。

    朱厚照点头,这也是他之前的计划,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讨论援助日本皇室的事。

    而且要迅速行动,目前日本派遣两批贡使的事情还没有引起注意,朝廷里的人都很精明,时间久了可能会猜到什么。

    其次,要先将朝廷中可能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调离,或是晋升,或是贬谪,或是派他们外出公干。

    这是釜底抽薪的计策。

    朱厚照再次点头,这样的主意他自己没想到。

    最后,要稳住礼部、户部和兵部,不让他们干扰计划的实施。

    朱厚照表示户部的问题他已经解决了,这次进贡,户部正为赏赐的事情头疼,他提供了回赐的物品,如玻璃、镜子、香水、四轮马车等,这些东西那些外族人都喜欢...

    焦芳心想,这位太子真是豪爽,竟然声称要接管一直亏本的天津盐场,给户部提供固定的收入。

    关于天津盐场的承包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天津盐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盐的质量也不高,每年征收的税款很少。

    太子究竟为什么要接手这个盐场呢?

    焦芳接着提到援助日本皇族的事,由于兵部无需派出一兵一卒,所以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大。提前做好工作,特别是争取那些朝廷上有影响力的贵族支持,事情就会顺利得多。

    朱厚照打算亲自去找朱麟、张仓和陈瑞这些兄弟聚一聚,试探一下那些侯爷的态度。最棘手的是礼部,太子对礼部繁琐的规矩非常反感,当初婚礼时就和礼部闹得不愉快。而外交事务又归礼部管理,到时候主要得和礼部周旋。

    这事儿恐怕得硬碰硬解决,在朝堂上免不了明争暗斗。

    与焦芳商量完后,朱厚照离开时对焦芳说:“天津盐运使的职位以后会很肥,你找个亲信去任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