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149章 我真的不是要开放海禁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149章 我真的不是要开放海禁

    随后,又有大臣上奏其他事情。

    援助日本皇室在这次朝议中并不是重点。

    不像上次讨论报纸出版局归属时,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都被搁置一边。

    直到主要议题差不多讨论完了,终于有官员提到了援助日本的事。

    主要意思是,这是日本的内政,大明不方便插手,不建议提供援助,反正无论是日本皇室还是幕府来朝贡,对我们来说无所谓。

    又有大臣站出来反驳,怎能说谁来朝贡都无所谓呢?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礼仪,日本皇室是正统,现在来朝贡的是幕府使团,相当于天皇的臣子,他们未经天皇授权,来大明朝贡名不正言不顺,不符合我们的朝贡礼仪,也就失去了朝贡的意义。

    反对派随即回应,日本皇室治理内政不善,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说不定过段时间日本皇室就不再是正统了。

    这时,朱厚照慢悠悠地说:“皇室是否正统看来在你们心中并不重要嘛。”

    反对派的大臣哑口无言,明知太子在偷换概念,但这句话没人敢接茬。

    说的是日本皇室的事,又没说大明皇室的正统地位不重要。

    赞同派抢占了先机,确立了日本皇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赞同派继续发言,认为日本皇室主动降低国格,上表称臣,正是彰显大明威望远扬,各国归心的好机会,我们不应拒绝。

    反对派也明白不应拒绝,但如果我们接受,就必须援助日本,大明国库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哪来那么多钱啊...

    接下来,大臣们开始轮流辩论,话题从古代的规矩讲到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是否合适,从各个角度争论得不可开交。

    弘治皇帝看着大臣们的花样争吵,感到有些厌烦。他的目光转向了朱厚照。

    时机差不多了,现在大臣们对日本上表称臣的事已经不反对了,那些仍然坚持不援助日本的人也是出于对大明国库的考虑,是为了国家好。

    别拖延了,该行动了。

    朱厚照领会了父亲的意思,轻咳两声,示意他要发言了。

    此时,群臣也不再争吵,静待皇帝开口。

    这件事原本就是因皇帝而起,大家讨论得也差不多了。其实,我们也觉得有个日本这样的小弟挺不错的。

    但问题是,没有钱去援助。

    “实际上,援助日本皇室的事,本宫可以自掏腰包,不需要朝廷出钱出力。”

    大臣们闻言都不吱声了,皇帝自己掏钱去援助,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仍有经验丰富的老臣上奏,建议皇帝要三思而后行。援助一个国家的风险太大,有钱也不一定要用在日本身上。

    有钱你就多捐点到国库里,不行吗?

    再说,万一皇帝的钱不够,中断了对日本的援助,那我们和日本签的条约岂不是作废了,到时候岂不是让大明丢脸?

    或者,为了不丢大明的脸,再从国库拿钱援助日本,朝廷可承受不起啊。

    其实,这位稳重的老臣是朱厚照的人,这么做是为了给朱厚照下一步行动铺路。

    朱厚照继续说,日本皇室为了表明称臣纳贡的决心,在国书中承诺对大明的商品免税。在援助日本的同时开展贸易,资金问题就能解决。

    大臣们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通过与日本的贸易来援助日本,而且日本还为我们免税。

    皇帝,你早说嘛,

    早说我们根本就不会同意!

    这不是要开放海禁吗?

    大臣们表示不同意,这违反了祖制。

    朱厚照在这个问题上咬文嚼字,这只是援助日本皇室的手段,并不算开放海禁。

    有大臣指出,与日本贸易会导致国内资源流向国外,比如粮食、生铁、马匹等重要物资,如果放开交易,对大明不利。

    朱厚照本来就没打算卖这些东西,他说这些重要物资不会卖给日本,他早就说过这不是开放海禁。

    又有人担心开放海禁会使海防困难,给沿海居民带来麻烦。

    朱厚照接着表示,只在天津港与日本进行贸易,并在大臣们的监督下进行管理,不会影响海防,他再说一遍,这不是开放海禁。

    由于朱厚照准备充分,无论大臣们提出什么反对理由,他都有应对之策,反复强调这不是开放海禁。

    这使得大臣们都有些相信皇帝真的不是要开放海禁。

    李东阳发现了问题,朝廷中本应反对最激烈的江浙派官员,为何声音如此微弱呢... ...

    李东阳回想起先前朝廷官员的调动,突然明白了什么。

    又被太子算计了,太子早就策划好了这一切。

    李东阳望向焦芳,估计太子没想到这样的计策,这肯定是吏部左侍郎的主意。

    朱厚照按照大臣们的意愿,一步步退让,对出口到日本的商品设定了规定,只允许在天津进行贸易,并声明对出口数量有所限制,还同意增派官员到天津协助调查等要求。

    不过,这些要求都在朱厚照的预料之中,这次只要能让海禁政策稍微松动一点就行。

    就像约会一样,从牵手下手,慢慢发展成拥抱、亲吻,然后只是躺在床上不做任何事,再到我只进入但保证不动,最后尝试各种姿势。

    总之,有个良好的开端就行。

    渐渐地,朝廷中反对的声音只剩下少数几个来自江浙地区的官员,已经无法形成气候了。大部分官员也找不出有力的反驳理由。

    朝廷中几位有影响力的贵族也表示可以给太子一个机会试试看。

    无论太子是真的为了大明的颜面,还是为了弘治的面子,或者是那两位日本公主。

    毕竟,大明朝多一个俯首称臣的附属国是好事,而且不用花费国库一分钱。

    最后,让皇上做决定吧。

    弘治显得有些犹豫,思考一番后,严肃地告诉太子要把事情办妥,如果出了差错,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朱厚照惶恐不安地答应下来。

    李东阳看着这一幕,心里气愤不已,你们父子俩就别再演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