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75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35)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第75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35)

    2月6号,宁安年后开工,当天上午就接到了陈作舟的电话,得知,陈作舟让他在外交部工作的大哥帮忙弄了点外汇券,托人从友谊商店买了些东西给她。

    “什么呀?”

    “衣服、手表什么的。”

    2月7号上午,宁安再次接到陈作舟的电话,得知,陈作舟抢了他妹妹的进口吹风机,准备下次来的时候带给她。

    宁安疑惑道:“不对啊,女儿回娘家不是初二吗?那你应该早就抢完了啊,为什么昨天不说,今天还特意打电话?”

    陈作舟笑道:“理论上是该初二回,但是他们两口子的工作,越到过年越忙,到处慰问演出,所以他们休假和我们不一样。昨天下午她才回家,要在家里住几天,就把自己的吹风机带来了。”

    宁安说:“你一定要跟咱妹说清楚,抢东西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和我没关系啊。”

    张书记都要笑疯了。他可算是知道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意思,这俩人,没一个好人!

    陈作舟笑道:“那肯定的啊,我能让你背这黑锅吗?而且你放心,大哥承诺过段时间再给她弄一个。现在她就问我,她的东西我还有没有看上的,看上的都拿走,她好从大哥那儿弄新的。”

    2月8日上午,宁安再一次接到陈作舟的电话,得知,他的大侄子和大侄女共同创作了一幅画,主题是:《三婶啊,我们全家欢迎你》。

    小桔子告诉她:“陈作舟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陈家全家人都笑疯了。一家人边笑边跺脚,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集体抽风了呢。”

    宁安尴尬的用脚趾抠出了一座机床厂。

    2月9日上午,宁安没有接到陈作舟的电话。下午,她见到了真人。

    “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不但回来了,我还不走了呢。”

    “啊?”

    “我申请外派到这儿来工作。你和小弟之前担心的工作问题和房子问题都不存在了,咱俩不用再等一年了吧?安安,咱们现在就结婚呗。”

    “你怎么不提前跟我商量呢?万一我想去京城呢?”

    “那咱们再回去啊。这还不简单。”

    宁安白了他一眼:“那你不成了一个出尔反尔的人?”

    “出尔反尔怎么了?我是为了娶媳妇,他们会理解的。”

    宁安都快要被他的迷之自信给整无语了。

    “你的住房厂里给安排吗?长期在这儿工作总不能还住招待所吧?”

    “张叔在职工楼那儿给我安排了个一居室,工作方便。我爸又托他在这儿给我找了一套房子,在市中心,听说是个挺大的四合院,明天咱们去看看,你要是看上了,就买下来,我爸妈出钱。写你的名字。”

    2月10号,宁安在津市拥有了第二套房子,比她现有的这套好多了。

    陈作舟看她挺喜欢房子的样子,就跟她说:“我在京城也有一座院子,和这个差不多大,是我父母之前就给我们准备好的。我们兄妹四人,一人一套。但其实都闲着呢,我大哥大嫂住他们单位分的房子,我二哥常年在部队,我小妹一家住妹夫的房子,我以前偶尔住单身宿舍,大部分时候回家住,也住不上它。你喜欢,等回了京城,把那套也过户到你名下。”

    宁安摆摆手,“那就不用了,我弟弟说要给我买房。”

    “别啊,别让弟弟买啊。咱俩是夫妻,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弟弟以后也要娶媳妇的,咱不花他的钱。省的人家夫妻闹矛盾。”

    2月11日上午,陈作舟和赵建华会谈。

    下午,赵建华跟宁安说:“姐,三哥这人真的挺好的,我不反对你们立刻结婚。”

    晚上,陈作舟盘点了一下自己的财产,全都交给了宁安。除了存折,还有一个玻璃种翡翠手镯,一个钻石戒指,“手镯是妈给的,钻石戒指是在友谊商店买的。还有些别的东西,在家里放着呢,没带过来。回家的时候再拿给你。

    宁安高高兴兴的收下了。

    2月12日,星期一。宁安和陈作舟领了结婚证。

    按照宁安的意思,津市这边不办婚礼。她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机床厂广播,播报了她和陈作舟正式结为革命伴侣的消息,并且给各部门都发了一包喜糖,给相熟的同事们单发了一波喜糖。

    齐活!

    全程,都没有赵大志和于晓红什么事。2月6号的时候,于晓红问她,结婚的时候需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宁安跟她说:“什么都不需要做。我结婚一切从简。”

    她详细了解过这个地方结婚的婚礼流程:新郎、新娘共唱《东方红》或《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两段领袖的“最高指示”。向领袖像三鞠躬  。向家长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三鞠躬。向来宾敬礼。分发喜糖。请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吃饭。

    了解完之后,她就决定算了。大喇叭广播一下得了。

    陈作舟对她的安排完全没有意见,他只是想尽快结婚,和宁安一起生活,对于这些礼仪并不在意,只要宁安觉得合适,他就没有意见。至于拜见岳父岳母,他媳妇不提,他就更不会主动提了。还有回京办酒席的事,宁安想办就办,不想办就算。

    当天,他和宁安一起,给家里打了电话,通报了俩人已经领证结婚并且一切从简不再举办婚礼的消息。

    陈家人在电话里表示了祝贺,并且向宁安表达歉意,因为在领结婚证这种人生重要时刻,家里人竟然没在现场。

    领证当天晚上,陈作舟就搬到了宁安家。四合院还没修整好,一居室他嫌小,宁安家是最合适的。

    赵建华自动自觉的回了自己家,给小夫妻腾出了空间。

    2月18日上午,陈家一大家子人齐齐来到津市,连已经嫁人的陈万书夫妻俩都带着孩子来了,只少了已经归队的陈二哥,他委托陈妈带来了份子钱。

    陈爸陈妈各给了宁安一个红包,摸起来薄薄的,小桔子跟她说:“每一个红包里都是一张3000元的存单。他们俩知道你们已经结婚的消息后现存的。觉得送现金不好拿。”

    宁安笑的无比灿烂:“谢谢爸,谢谢妈。”

    陈妈拉着宁安的手,说道:“谢啥,咱们以后是一家人。安安呐,老三做事不周到,我们没能在你们领证那天过来,失礼了,你别见怪。”

    “妈,您这么说那我可真的不好意思了,是我们俩考虑事情不全面,怎么能怪你们呢?你们不怪我俩就行了。”

    陈大嫂说:“那不能够,要怪也是怪老三,不怪你。”

    她拉着孩子们上前,让他们喊“三婶”。

    陈万书也抱着孩子过来,让他喊“三舅妈”。

    她的孩子才11个月大,刚刚会蹦几个字,喊不了三舅妈这么曲折的词,张嘴就是“妈妈”,陈万书纠正他,“叫‘舅妈’”,小朋友就喊成了“舅舅”。

    陈大嫂说道:“孩子小,还不太会喊人,喊我也是喊妈,喊咱妈还是喊妈。”

    宁安笑着夸:“宝宝真可爱。”

    小朋友就伸着手找她抱,宁安把他接过来抱在怀里,小家伙顿时就咧着嘴笑,露出上下八颗牙。

    陈万书笑道:“三嫂,他喜欢你哎。前段时间他还认生,别人都不叫抱呢。”

    陈大嫂说:“可不是,有几天咱妈抱他都哭。”

    陈妈笑看着她们相处友好和谐,跟陈作舟说:“安安比照片上好看,你拍照技术不行啊。”

    陈作舟坚决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说真人更加灵动俏丽,照片展现不出来而已,不是我技术的问题。”

    陈爸问他:“在这边工作还习惯吗?”

    “习惯!太习惯了!”

    陈爸:“……”

    陈妈看着小儿子春风得意神采飞扬的模样,笑着跟陈爸说:“你没年轻过啊?你年轻时啥样他就啥样。”

    说的陈爸老脸一红。

    陈大哥赶紧拉着陈作舟还有一直在一边沉默浅笑的妹夫一起去逗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