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 第92章 势力整合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第92章 势力整合

    “回官家,并非如此,这二首诗词皆是吾主所作。”

    公冶乾一板一眼的讲述:“只是此次前来请封之前,吾主曾言,若蒙得君恩,从此后,便改慕容之姓为陈,陈家日后,世代为天朝上邦之人。”

    “若圣恩不眷,他也只能继续当那鲜卑遗族,做那流寇胡夷,受人鄙弃。”

    公冶乾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改姓之事,由来已久,尤其是唐、宋两朝极为盛行,两朝的皇帝也特别爱给功臣恩赐皇姓。

    此时的人们,若是被赐予皇族和望族姓氏,不但不是什么忤逆先人行为,反而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就如唐初大将英国公李绩,原名徐世绩,因功劳甚大,被李世民恩赐李姓,西夏李元昊也曾被赵宋皇帝赐过赵姓。

    但李元昊后来降了又反,重新用回党项的嵬名之姓,再之后为了推行汉人制度,西夏君主又叫回了李姓。

    “为何请赐陈姓,而非赵姓?”赵煦不解。

    “赵姓乃天家之姓,不敢向官家强求。”

    “且陈姓自汉以来也是第一等的贵姓望族,慕容氏数百年前移居江南时的第一任主母便是陈氏望族,因此才敢向官家请赐陈姓。”

    公冶乾的连篇鬼话,朝堂上在场的衮诸公自然无一人会相信。

    这陈宇若是真的有心,怎会抢在大宋之前,将平夏城战役的胜利果实摘取?

    但奈何这话听着顺耳,且就算陈宇不摘这个果实,大宋有辽国这头座山虎拦路,也定是摘不到的。

    故此,赵煦虽知其言辞浮夸虚假,但也有些欣喜。

    “说的不错,假若朕应了他所请求的封赏,你说他是否会和那李元昊一般,转头就又投靠了辽国?”赵煦直言,言语中似乎有些不善。

    虽如此,但这句话也问出了满朝文武的心声。

    “官家放心,吾主承诺,若官家不弃,河西、西域两地有他镇守,当永为汉土。”

    “政令上,官家可派遣博士、学士前去两地任职教化两地未开化的民众,亦可在两地开税课,只要不插手两地驻防兵马即可,入两地为官者,受官家节制的同时,需向节度使府报备,且受节度使节制。”

    “军事上,若大宋不起兵祸,两地军马将永远不会再越过边境线一步,另大宋西北若有其他战事,也可征令西域、河西两地人马出征。”

    “经济商贸上,两地可和大宋互通有无,并谢辞之前给予西夏的岁赐,做到真正的和平相处。”

    ……

    邓百川将陈宇所交代的话全盘托出,这诚意,也打动了朝堂众臣。

    诸公低头思索,一些家乡是西北的老臣,眼圈竟然有些微微发红。

    这持续了六十年的西北兵祸终于要结束了吗?如此,这辈子就算死去,也算无憾了。

    似章惇、范仁纯、曾布、林英这些六七十岁的元老级高官,西夏建国时他们已经懂事良多。

    亲眼见识了这六十年来,宋夏数百上千场大小战争,弄的西北之地狼烟遍地、山河破碎、妻散子离,让人叹息之余,更惋惜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欧欧

    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他们这些为政者的耻辱。

    如此才有着诸多主战派积极响应,势要建立平夏城,一鼓作气必灭西夏。

    在宋初,西北不过两路之地,但因为战争,不间断的派军队过去镇守,硬生生的将两个路划分出了五个路,由五个经略使共同坐镇。

    这六路看似多,但地盘和人口还不如一个江南路。

    如今有了陈宇的承诺,最起码十年二十年内,再无边患之忧,也可将六路重新整合为一路,节省无数朝廷资源。

    赵煦大笑一声,畅快的言道:“好好好,甚合朕心意,既然如此,这请命,朕允了。”

    “章卿,你即刻命门下省拟朕诏令,西北五路重新合为永兴路,钟弱翁钟卿、吕惠卿吕卿、王文郁王卿还有卿之族兄章楶全部回京述职。”

    “另,拟圣旨,布衣慕容复,经略西域,收复河西有功于大宋社稷,特赐封陈姓。令,设河西、西域两路,拜其为河西节度使,节度河西、西域两地。”

    ……

    汴京城,向大宋请封之事,公冶乾依照陈宇的意思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与此同时,陈宇也在消化战果。

    慈不掌兵,义不理财。

    陈宇亲镇三军,将所有俘虏的西夏士卒全部贬为了罪籍。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那日进入兴庆城,西夏守军便在西夏将领的调动下死命抵抗。

    虽是螳臂当车,但还是令西域军有了折损,将近一个时辰的交战,西夏军终于寡不敌众,败退下去。

    如此,西域军也是折损了近两千人,待陈宇整理完战场,搜捕西夏皇族时,小梁太后已在宫中自尽身亡。

    只余下十四五岁的李乾顺坐在中宫内,目光呆滞。

    邓百川率众搜捕大内,不知从哪个宫中找到了一个和王语嫣有着八分相似的少女,他不敢自行决断,便将人送到了陈宇面前。

    这少女年纪倒是不大,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陈宇初一看,也是一愣,随后才想到天龙中的那位梦姑,银川公主李清露。

    自己只顾着打仗,倒是把这位给忘了,这一世,虚竹当上了丐帮帮主,没有前来西夏,巫行云也在三年前去了姑苏,梦姑自然没你能和梦郎碰上。

    “资质倒是不错,一星中品,可惜李秋水没有教她武功。”

    陈宇扫了李清露一眼,便不再理会,毕竟他现在还有许多战后之事要处理,当即便让天下会的人手,将其护送到江南。

    ……

    翻遍了整个西夏皇宫,也没有找到李秋水的踪迹,陈宇也不以为意。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一个普通武者已经并不值得他花费太多精力去关注了,哪怕是超一流小宗师高手,也不必上心。

    若想让一个政权重视,那么至少也要突破到天人大宗师之境。

    可惜,如今之世,传奇宗师也不过只有两个半而已,谈何天人?

    打扫完战场,清点好战俘,将城内因战争破坏的房屋重新修筑了一番。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陆续从宋境边界退下来的散乱士兵和之前俘虏的西夏守军已经有了五万多人。

    降兵比自己的军队人数还多,这令陈宇直皱眉头,这若是被西夏哪个将军一番呼应,引起炸营,可就不好收拾了。

    陈宇冥思苦想了一日,才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如此商定了一番之后,三等民制便开始在陈宇的领土上实行。

    何为三等民制?

    就是将麾下的百姓划分等级,分为三等,首先是第三等的罪民,罪民没有人权,犯过重大错误的人便会由平民贬为罪民,但若是将功赎过,参加改造,认罪态度认真,一段时间后,便还可以恢复平民身份。

    第二等的平民,就是一般民众,无功也无过之人。

    至于第一等,则是公民。

    这类民众需对节度使府小有贡献,可使赐予公民称号,佩戴节度使颁发的公民勋章,受人尊敬。

    有此想法后,陈宇便将所有俘虏全部贬为罪民,他将对这部分俘虏进行劳动和思想改造。

    正好填补了西域缺少的建城和屯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