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 第119章 破釜沉舟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第119章 破釜沉舟

    军队入关,城中的一众将领不由居高临下的审视起来。

    这让曾经身居高位陈宇浑身不自在。

    内敛的枪意当即释放开来,那股如渊似岳般的厚重枪意,和贺延玉刚刚成形的枪意对比鲜明,犹如巨舰与孤舟一般。

    众将肃穆,轻视之心尽掩。

    高武世界,个体实力强大,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尊重的。

    ……

    方盘城,城主府。

    陈宇坐在贺延玉左手首位,听着众将叙述战场形势,默默的思考着出路。

    如今的方盘城,除了粮草将要耗尽,可抵挡宗师的弩矢也所剩无几了。

    “贺帅,为何不将这些事情告诉手下士卒?”陈宇淡淡的问道。

    这话一出,包括贺延玉在内的众将都是一副“你是外行”的眼光看着他。

    “陈将军现在也是带兵之人,怎能不知兵法?若是将此事泄露到军中,难免会引起哗变。如此一来,这方盘城不用突厥来攻,也必将不攻自破。”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掉的。

    贺延玉见陈宇如此询问,心中不由多了几分轻视,但碍于他那强大的实力,还是耐着性子解释。

    军伍之中,最让行军将帅头疼的就是哗变,作为将军最基本的事情便是维持士气、军心。

    因断粮而哗变的军队,历史上数不胜数。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怎能不去遮掩。

    陈宇没有理会这些异样,轻笑一声说道:

    “那贺帅可听说过物极必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有志者,志是何志?必死之志罢了。”

    “巨鹿之战,项羽为何能以五万江东子弟九战九捷,大破名将章邯、王离的四十万秦军?”

    “不就是因为将那粮草、渡河之舟船全部丢掉了,可他的士卒哗变了吗?”

    “并没有,江东子弟心向大楚反抗暴秦,在得知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一往无前。”

    “因为这些士卒知道,此战若败,暴秦重新向南方席卷,死的也许就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了,自己在家中的妻儿老父,将会再次被大秦苛捐杂税所累,至死。”

    “至于其他的军队,稍微有点事情就哗变,那是因为军队凝聚力不足,或是还有退路可走。”

    “而现在玉门关中的这支军队,孤悬塞外,和当年楚军的情形何其相似。”

    “前线无粮食,后方无援军,这八千大周子弟和我带来的勇士,也都是中原之民。”

    “将实情告诉士卒,玉门关若破,突厥百万控弦之士即刻便可抵至中原,屠城灭镇也只是等闲。”

    “到那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们的老父妻儿还安能保全?”

    “都道是衰兵必败,可物极必反。哪怕一支军队的士气落到了最低谷,只要作为头脑的将军还足够清明,将这衰弱的士气稍加利用,未必不能重新点燃军心。”

    陈宇话音不高,却让这城主府瞬间一肃。

    众将思索,这就是差距吗?

    就连上首的贺延玉也静静的回味着陈宇的话。

    “陈将军,突厥的第一高手毕玄可是在军中待命,你,果真有把握?”

    贺延玉神色郑重的说道。

    曹操有文远,孤有兴霸。

    呸,顺脑子了。

    突厥有毕玄,玉门有陈宇,足以抵之。

    “贺帅不必忧心,有我在,若是那毕玄胆敢出战,必生擒之。”

    陈宇自信的说道。

    毕玄现在应该也不过才四十岁出头吧。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在所谓的“沙漠神殿”中参悟出炎阳大法。

    贺延玉没有正面应声。

    毕玄是谁?

    突厥第一高手,尉迟迥和杨坚联手才能击退的存在。

    尉迟迥和杨坚又是何人?

    大周军方的柱国,杨阀和尉迟阀的阀主,可以说是大周军方最厉害的一小撮宗师高手了。

    但两人联手,依旧没能把毕玄留下。

    陈宇武学造诣倒是极高。

    然而在众人心中,还是不能和毕玄相提并论的。

    算了,只要能抵挡住毕玄也算是不错了。

    贺延玉将陈宇的话抛到脑后,轻声回了一句:“如此就好。”

    随即豁然站起身来,发布施令:

    “众将士听令。”

    “今日起,玉门关守军进入作战状态。”

    “我将虎符托于陈将军之手,尔等尽皆听从他之命令行事。”

    “得令。”

    众将无有不服。

    高武的世界,除了陈庆之这种特例。

    上级军官的武力值普遍比下级高出一节,基本上不存在违抗军令的现象。

    再加上经过了一番交流,陈宇的实力和武略也都被大家认可。

    所以大家也都欣然接受了这个命令。

    陈宇也不推辞。

    想要在军中出人头地得到朝堂封官赐爵,除了需有着要高强的实力、熟练的兵法。

    最重要的就是便是军功,所以也就欣然接令。

    这场战争比起历史上动辄十万数十万的大战小了许多。

    但论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若是此战功成,靠着战功,便可封爵。

    柱国暂且不说,最起码一个和贺延玉平级的大将军跑不了了。

    郑重的接过虎符。

    带着诸将朝着玉门关校场走去。

    ……

    校场点兵。

    粮草短缺的事情被爆出来,万余士卒一片哗然。

    对此,陈宇早有预料。

    运气功力将场中杂乱的声音压下,头头是道的分析起了眼前的局势。

    在陈宇的“蛊惑”下,众将士由忧心变得冷静。

    又由冷静变的热血。

    陈宇告诉他们,军中无粮。

    只有突厥人手里才有吃的,或是击败突厥,自然可以从其手中夺取粮食牛羊。

    “破釜沉舟”、“望梅止渴”连锁的效应下,军队士气空前高涨。

    但陈宇却知道,这是一把豪赌。

    若是此次没能一举击败突厥,营啸的反噬便会在战败之后,来的更加猛烈。

    这些士卒虽说是精锐,但比起四级、五级的军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的。

    这次出击也是抱着必胜的心态去的。

    不成功,便成仁。

    不过若真是输了,营啸就营啸吧。

    毕竟在朝廷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弹尽粮绝后,也是一样的结果。

    将事情讲述完毕后,陈宇便开始挑选人手。

    他准备用凿穿战术,突进突厥中军大帐,来一个擒贼先擒王。

    因此也没打算将这一万三千人全部压上。

    只需挑选出两支千人精锐,四千匹上等的战马,分别由他和高长恭率领,一人双马突袭即可。

    若是能将突厥此行的主帅刺死,五万突厥骑兵自会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