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 > 第205章 八爷的婚事

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 第205章 八爷的婚事

    这回选秀,不仅仅每位适龄皇子后宅都添了一两位新格格,万岁爷更是给八爷指了婚,八爷即将迎娶的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

    安亲王岳乐乃是顺治康熙两朝的重臣,因屡立战功被顺治爷授宗人府左宗正,掌宗人府事,后来被顺治爷晋封和硕安亲王。

    岳乐还有一重身份,是努尔哈赤之孙,顺治爷的堂兄,康熙皇帝正儿八经的伯父。

    到了康熙朝,岳乐也是康熙的重臣,曾经随康熙平定三藩,大败吴三桂立下大功,万岁爷圣心大悦,当时岳乐凯旋回京,万岁爷亲自前往卢沟桥迎接。

    后来岳乐虽然年迈,可在万岁爷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也曾出过力。

    前几年,岳乐因病死于军中,万岁爷赐祭建碑,追谥号“和”。

    安亲王在军事上颇具才干,为两代天子南征北讨大半辈子,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军中,影响力都极大。

    郭络罗氏,就是安亲王的外孙女,不仅母族位高权重,父族也是门第显赫。

    郭络罗氏的高祖父是努尔哈赤的妹夫,曾祖父是努尔哈赤的女婿,祖父迎娶的则是努尔哈赤的孙女,可见郭络罗氏族贵不可言,人家父母双亲身体里都是扎扎实实流淌着爱新觉罗的血液。

    因着父母早亡,郭络罗氏自幼就被外祖父接到膝下抚养,倍受宠爱,这样出身的郭络罗氏,婚事自然惹人注目。

    谁都没想到,万岁爷竟大笔一挥将郭络罗氏指给了八爷。

    惠妃听说这事儿,当时心态就崩了。

    “凭什么?”惠妃气得咬牙切齿。

    是啊,凭什么?

    她的大皇子,娶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伊尔根觉罗氏远支的闺女,就连太子妃瓜尔佳氏家世也不算多出挑。

    万岁爷为众皇子指婚,一向都是从不甚显赫的门第挑,要么是大福晋这样,不是出身名门但是父亲官职不错,要么是四福晋这样,出身名门,但是娘家基本就剩下空架子了。

    万岁爷明显是不希望皇子的岳家权势过盛。

    要是大家都是这样的,惠妃自然也不会生气,但是凭什么到了八皇子这里就不一样了?

    那可是安亲王的外孙女,身上流着高贵的爱新觉罗家的血统,老八那卑贱的出身也配?

    老八的生母卫氏是个什么出身?那是最下贱的辛者库,仗着一张狐媚子脸爬上了龙床,但就算是生下了八皇子,万岁爷可曾把她放在眼里?

    顾及着八皇子一天天长大,万岁爷勉强给卫氏一个嫔位,但是直到现在却也没有正式册封过,更加没有封号。

    按说到了嫔位就能做一宫主位了,但是万岁爷可没有这个意思,仍旧让卫氏跟几个小贵人嫔位挤在从前的地方。

    每回八爷见卫氏,都得在惠妃娘娘的延禧宫,卫氏在惠妃面前从来都是低眉顺眼、毕恭毕敬。

    因为老八在惠妃娘娘膝下长大,又因为自己是四妃之首,每每在卫氏面前,惠妃自有股子高高在上的得意,但是现在,人家卫氏的儿子,竟然要迎娶郭络罗氏!

    比自己儿媳妇伊尔根觉罗氏高贵十倍都不止!

    惠妃如何不气?不但气得在宫里摔摔打打,还把自己给气病了。

    大爷闻讯赶来探望惠妃,瞧着把自己气得下不来床的惠妃,大爷都有些看不过去了。

    “皇阿玛前脚给八弟赐婚,母妃后脚就因肝火旺盛病倒了,这让旁人怎么想?让皇阿玛怎么想?觉得咱们娘儿俩不喜他的旨意?还是让人以为母妃是个气量狭小容不得养子好的?”

    惠妃被大爷戳了肺管子,脸上更是不好看,凶巴巴瞪着大爷:“本宫这是为谁?还不是为你觉得委屈?”

    “母妃要真是为了儿子着想,那就不能一味儿这样,八弟即将大婚是好事儿,母妃从前是怎么为儿子张罗婚事的,如今也要怎么为八弟张罗,到底八弟是在母妃膝下长大的,平素又一贯孝顺母妃,母妃可莫要叫八弟寒心。”

    道理惠妃都懂,但她就是觉得不舒服,偏生大爷还说个没完。

    “除此之外,母妃也要多多关照卫嫔娘娘,皇阿玛让儿子过问老八的婚事,那是看重儿子这个当兄长一贯照顾老八,不会亏待了老八,儿子自然不会让皇阿玛失望,就盼着母妃一定要成全儿子的这份心。”

    什么叫成全儿子的这份心?不如干脆直接说让她不要扯后腿!

    惠妃简直心累。

    她这儿子一贯就是这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平时也没少戳她这个做娘的肺管子。

    就拿大福晋的事儿说吧,惠妃就搞不明白了,为什么非得大福晋生儿子,旁人就生不得?明明自己就是庶子,怎么还嫌弃起庶子来了?

    照惠妃说,就是大福晋狐媚,迷得她儿子失了心智、非她不可!

    整整十年啊,大爷膝下愣是没有个儿子,天知道惠妃娘娘这十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今天又被大爷戳肺管子,惠妃简直气炸了,伸手在大爷身上捶了两拳:“滚!滚远儿点儿!甭在本宫跟前杵着,瞅着都眼疼!”

    说起儿子,惠妃还真是挺羡慕德妃的,瞧着老四是个闷不吭声的锯嘴葫芦,但是对德妃却是真孝顺。

    听说德妃但凡动气,老四就老老实实跪下请罪,一跪就是一两个时辰,不少人都亲眼瞧见过四爷一瘸一拐出的永和宫。

    瞧瞧人家的儿子,再瞧瞧自己的!

    照惠妃说,德妃就是作,大爷要是有四爷一半省心,她一准儿美的冒泡。

    见惠妃真的生气了,大爷再开口的时候,就耐心了不少。

    “母妃之所以生气,无非是气皇阿玛给老八指了一门好婚事,儿子知道母妃这是在为儿子抱不平,但是母妃你想,老八一贯都是最听儿子话的,对您也是孝顺至极,虽然隔了一层,但好歹也算是半个儿子,儿子的亲弟弟,既是亲弟弟结了门好婚事,那便是咱们全家的喜事,更是咱们一家的岳家,您说是不是?”

    惠妃一怔,有些回过味儿来了:“你是说……”

    大爷笑着点点头:“一家人当然得同心同德,皇阿玛瞧见了也会高兴。”

    惠妃这下是彻底明白过来了,老八结了门好婚事又怎么样?只要老八肯一直老老实实追随儿子,那老八的一切还不都是她儿子的?

    汉人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对,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