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 第17章 声音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第17章 声音

    余巧月之后有时间,就会在县城里四处溜达。县里酒楼饭店的情况,都摸了一遍。

    目前招工的有四家酒楼,其中城西的吉祥酒楼是对外招工,且不要求有厨艺的。条件这么低,余巧月担心里面有诈,详细打听一番。

    吉祥酒楼老板姓卫名三两,卫家世代经营酒楼。卫三两与妻子陆红珠感情深厚,两人育有一女,卫一勺。

    卫一勺在爹娘如宝如珠的疼宠下,长到10岁。卫三两和陆红珠千挑万选,为卫一勺定下亲事。

    卫一勺的未婚夫叫许峰,许家与陆红珠有些表亲。两家约定好到卫一勺18岁成亲。

    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许峰在卫家支持下,考中秀才。15岁的秀才,年少有为,吸引不少目光。

    许家看不上出身商籍的卫家,借口两家不合适,退了亲事与县丞的庶女定下亲事。

    卫家气不过,但民不与官斗。

    已经12岁的卫一勺亲事陷入麻烦,知道的人家都不敢求娶卫一勺,来求娶的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卫三两和陆红珠一商量,干脆对外招工。招来的学徒培养几年,再从中挑选一位人品不错的给自己女儿作婿,并继承酒楼。

    这事没对外传,是余巧月琢磨出来的。

    余守平、何美丽陪着余根文来县里。余巧月没有说自己的猜测,现在双方还小,这事就成,也得五年后。余根文能否成为大厨还不一定。说多了,心思乱了反而不好。

    余根文穿着何美丽做的新衣服鞋袜,去吉祥酒楼。在何家,别的不说,余根文刀功练了不少。轻松面试上,让第二天带被褥来。

    余根文的事处理好,余家人都松口气,又去寿材铺找余根武、余根梁。

    余根梁要做活没时间,余家三房找了家小饭馆吃饭。

    余守平教导着余根文行事要有眼力见。多讨大厨师欢心,若能被大厨看中,收为徒弟,才有出头的可能。

    “嗯,我都听爹的。”余根文也没想到,余巧月这么快就给自己找到活。更没想到自己能成功,很是珍惜这次的机会。

    后面余巧月去见了余根文两次,让人知道他有个妹妹在县衙监狱做事。

    虽然听着不怎样,但谁也说不好自己就没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就在这。

    余巧月在衙门做事的好处体现出来。

    余根文有了活,余家大房、二房都心动,话里话外想让余巧月帮忙介绍。

    余守平一人给顶回去。在酒楼做学徒,首要一点会灶上活。自家儿子送出去吃苦两年才有的机会。

    余根柱,作为长孙就没进过厨房。余根宝被李香杏宠的,油瓶倒了都不带扶的。

    余家的吵闹,余巧月不知道。进入县衙三个月,新手保护期过去。余巧月迎来第一次值夜班。

    守夜主要工作是巡逻,先进牢房查看数人数,没有异常;再绕着牢房四周走一遍;最后到了望亭与上面守着的人确认周围有无异常。

    一晚如此巡逻三次结束。

    第一遍,马婶带着余巧月走一遍。夜晚的牢房给人感觉更阴森恐怖。余巧月心里默念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绕监狱四周走一遍,马婶很是自信说,“墙都有荆棘,那玩意扎人疼的狠。不会有啥不长眼的来劫狱的。”

    余巧月心里却是咯噔一下,“马婶说的是废话,老天爷千万别当真。”

    最后马婶带着余巧月上了了望厅。上面一位男狱卒正在四处观望。

    “小六子,怎么样?”

    罗小六笑着回答,“月明星稀晴好天。”

    “那就好,多注意盯着点。有什么风吹草动,记得敲锣。”马婶提醒。

    “马婶您就放心吧,我罗小六这双眼睛利着呢。”罗小六拍胸脯。

    从了望厅下来,余巧月跟着马婶回到狱厅右间休息。

    余巧月带了本刑法书看,干狱卒这一行,多了解些律法知识没有坏处。

    外面传来打更声音,又到巡逻时间。

    “巧月你一人去吧,我年纪大了,有点撑不住睡会。”马婶打着哈欠,不想动。

    余巧月一听,这是欺负她年幼,把活都推给她。

    “马婶,我一个人检查有疏漏怎么办?”

    “没问题的。县衙的县库、粮库都没监狱把守严,能出啥问题,快去快去别墨迹。”马婶摆手催促。

    “马婶,规定是两人一起的。你年岁大,我年岁小啊,我也困呢。咱俩一起,快些检查完,回来都能休息。”余巧月站在门口,加大声音催促。

    “小丫头太倔可不是好事,要尊重前辈。”马婶说着打起呼噜。

    “马婶、马婶、马婶快起来,别睡了。我们要去巡逻,不能耽搁。走了、走了,快点,马婶,快点快点,巡逻了……”余巧月声音越来越大,一点都不在乎另两房间的人是否听到。

    “叫什么呢?”左厅的两位男狱卒,去检查牢房。

    “时间到,叫马婶起来检查啊。担心错过时辰。”余巧月一脸为难。

    “起了起了,小丫头真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马婶不高兴,翻身起来穿鞋子。

    余巧月不理会马婶的念叨,一手握刀,一手提着灯笼朝牢房走去。

    马婶不高兴的跟在后面走着,牢房过一遍没问题。出来,又绕着牢房走一遍,走到拖尸洞处,余巧月停下脚步。

    “怎么停下,快走,这有什么好看的?”马婶在监狱待了快30年,对拖尸洞还是很避讳。

    “有声音。”余巧月侧头仔细听。

    马婶听了下,什么声音都没啊,“深更半夜的,能有什么声音?别乱想,走,去了望厅。”

    “马婶,我很确定,外面真有声音。”余巧月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是什么声音?”

    余巧月仔细听着,费力得形容,“就是那种,那种,人快速凌空飞跃时,衣服划过树叶在空气产生的摩擦声。”

    马婶: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余巧月,你没发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