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 第57章 没错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第57章 没错

    本就心情不好的余巧月收了笑容,“婶子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狱卒看管犯人,往大了说是为朝廷办事、为圣上分忧;往小说了也是看管犯人,保一方平安的。

    怎么到婶子嘴里就是下九流,是晦气的。照婶子的意思,就不该有监狱吗?不该看管犯人吗?犯人犯事,朝廷就不管吗?”

    何美玲被余巧月的一连串问话给弄的哑口无言,“我不就是说说,至于这么的……”

    “我称呼您一声‘婶子’是尊重您,但也请您尊重我,尊重狱卒。狱卒与官员们做的没有区别,都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余巧月说到最后,语气加重。

    “说的好。”一阵掌声响起。

    从余守泰家走出几人,最前面的是一位穿儒服的老先生,是他在拍掌。

    “好一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姑娘的思想,蓝某佩服。”蓝野笑容亲切。

    “先生过奖,我只是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余巧月谦让。

    “你是女狱卒?”蓝瑞询问。

    “是,县衙女牢狱卒余巧月。”余巧月大方介绍自己,声音坚定。没有那种因为自己做狱卒而谦卑的想法。反而有种为自己是狱卒的骄傲。

    回到家,余巧月整理自己的东西,把用剩下的五、六笔墨纸砚整理好,送到私塾。今天上课看到不少学生的毛笔,笔都秃了还在用。

    余巧月想不通,背着背篓去山里走走。打了两只野鸡烤。

    蓝野带着书童走来,“好香。”

    “先生不介意,请尝尝我的蜜汁烤鸡。”余巧月邀请蓝野品尝烤鸡。

    “老夫求之不得。”蓝野走近,接过鸡腿咬一口,点点头,“加了蜂蜜吃起来更美味。”

    余巧月有心事,吃得不多。

    “丫头有心事,说来老夫给你分析分析。”蓝野是人精,一眼看出余巧月隐藏在笑容之下的烦愁。

    “先生厉害。”余巧月小小拍了马屁,然后把自己想的说了,问蓝野,“我错了吗?”

    蓝野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自己错了吗?”

    余巧月摇头,她没觉得自己错,她想让姑娘们掌握自己的人生。但也确如冯夫子所说,她们掌握不住迎接的只会是痛苦、是怨恨。

    “你觉得冯夫子说错了吗?”

    余巧月再次摇头。

    蓝野笑了,“都没错,想对错干嘛?”

    “可,……”余巧月不知要怎么说?

    蓝野吃完鸡腿,“老夫吃了你的鸡腿,送你一句话,《史记.管晏列传》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余巧月默念一遍,心里模糊不明的,越来越清楚。

    “谢先生指点,我知道要怎么做了。”余巧月说完背起背篓大步离开。

    次日课堂上,余小翠最先站起身,“夫子的话,我昨日回家想了又想,觉得与我之前说的没有区别。生活在村子里,认识的就是爷爷奶奶、爹娘、兄长姊妹,再就是村里的伯娘、婶婶们。我们就是要跟她们学,听从爹娘教导。”

    “你说的不错。”余巧月没有反驳。

    余小翠满意坐下。

    “还有谁要说的吗?”余巧月看向其她人。

    其她人相互看看,没有发声的。

    “不止有爹娘,还有夫子呢。我们也要听夫子的话。”有人出声。

    “说的好,还有呢?”余巧月赞同,继续问。

    “还有书上说的。”

    “还有姥姥、姥爷、舅舅、舅妈。”

    “姑姑、姨姨们的话也要听。”

    ……

    “都听,我们自己就没有想法吗?”终于有个声音,是余巧月最想听的。看向声音方向,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余甜花。

    余巧月回想了下,是余守田的女儿。因为堂兄余守泰的女儿叫余甜宝,就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余甜花,希望能给自家带福。

    余甜花看余巧月望向自己,低下头。

    “我们是小孩子,听大人的话就对了。”有姑娘反驳。

    “是,应该听爹娘的话。”

    ……

    余巧月抬手示意姑娘们停下,“我们年龄小,经事不多。遇到事,多听长辈意见是对的。但,长辈意见是否都对呢?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判断。”

    “我们怎么判断呢?”余小翠第一个提问。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们怎么判断?”余巧月看向余小翠。

    余小翠不满意余巧月的回答,嘀咕,“是我问你的。”

    “好,我来说说我的回答。作为晚辈,我们要尊重长辈的意见。

    因为长辈们的人生经验比小辈们丰富。在面对决策时,可听取长辈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盲从,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要思考和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再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余巧月说完,余小翠第一个反驳,“这话不对。”

    其他人没吭声,但面上多少带着些不认同。

    “你来说说。”余巧月没有生气,伸手示意余小翠说。

    余小翠说不出来。

    “你们再好好想想,想到了,我们再讨论。”余巧月说着把放在门口的背篓拿进屋,“今天不讲《千字文》,我教你们认识药材。”

    余巧月从背篓中拿出昨日采到的一枚果实,“大家认识这种子吗?”

    “冬青子。”有人认出来。

    “对,这是冬青成熟的果子,是一味药材。它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

    待树上果实呈蓝黑色,摘下,放在蒸笼内稍蒸煮至冒气,取出摊在簸箕或竹席上晒干……”

    余巧月把昨日连夜整理出来的五种冬日能采摘的药材讲给姑娘们。不但课堂讲,余巧月还和冯夫子商量,带学生去山上亲自采摘,回来炮制成药材。

    余巧月又带着姑娘们,把她们亲手炮制好的药材送去药铺,让姑娘们亲眼看着自己的成果变成铜板。

    有的姑娘有这方面的天赋,一学就会,炮制出来的药材特别好,卖的价钱多些。有些没有这方面天赋,也不上心,炮制出来的效果不太好,得到的铜板就少。

    姑娘们将人生中第一次赚到的钱,带回家,获得家长们的称赞。

    “我拿了铜板回去,我爹娘高兴极了。他们第一次夸我比哥哥和弟弟厉害,能给家里赚钱。”

    “我爹娘不仅夸我,还主动让嫂子去洗碗。以往家里的碗都是我洗的。”

    “我拿钱回家,我奶奶煮了糖水鸡蛋给我吃。以前这都是堂弟才能吃的。”

    “我也是。以往我奶总叫我丫头片子,赔钱货。这次她冲我笑了,还让我好好学,多为家里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