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 第86章 线索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第86章 线索

    余守平回到百竹县,休息一日,前往县学表态他辞工没问题。但分文不给不行,要50两银子。对方还价,双方定下45两银子。

    余守平拿了银子和工钱回家,向两儿子宣布他年后去府城。

    “爹,我和小武怎么办?”余根文没想到自家爹娘说不要他俩就不要他俩。

    “对呀,爹。你们怎么也应该跟我们才对,怎么只跟着姐呢?”余根武也开口。

    “跟闺女吃喝不愁,还有五进的大院子住。跟你俩干嘛,喝西北风啊?我和你娘商量好了,以后我们夫妇就跟巧月过。你们俩,自求多福吧。”余守平嫌弃的摆手。

    余根文、余根武:o__o “…

    “三叔,你们都走了。这卤味摊怎么办?”余巧莹担心询问。

    “你三婶说了。20两银子,以后摊子就是你的。你回去和你爹娘商量商量。”何美丽早就想把卤味摊让给余巧莹。

    余巧莹不愿意,坚持要给何美丽做事。

    次日余守平带着余根文三人回余家村,说了他和何美丽的打算。余家人都不知要怎么说三儿子\/三叔了。哪有儿子不要,只要闺女的。

    余守平的决定也不是其他人能劝动的。

    大房商量后,出20两银子买下摊子。二房不同意,也想参与卤味摊的生意。

    这个年,就在大房和二房的争吵中度过。

    -------------------------------------------------我是清晰的分割线

    老家的闹腾,余巧月和何美丽不知道。两人正带人打扫房子准备过年。

    从清晨到深夜,才将宅子打扫干净。

    “真该听你的,多雇些人来打扫的。”何美丽捶着背。

    余巧月不想说话,她太累了。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累过。打扫卫生真是太辛苦。

    厨房张婶端来两碗面。

    何美丽接过碗筷,“今日比较迟。秀萍你在我家休息一晚。明日放你们一天假。”

    “谢夫人体贴。我当家的在门口等着我呢。”张婶说到自家男人露出笑容。

    “你当家的真心疼你。”何美丽又开始想余守平了,她们夫妇自打成亲,一直在一块。第一次分开这么久,真是不习惯。

    何美丽吃一口面,喝一汤,暖了胃和身子。注意到张婶没有走,“有什么要说?”

    “夫人,我不是有意听你和姑娘的谈话。我就想问问,府里招人有什么要求?”张婶说了目的。

    何美丽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你家有人要找活?”

    张婶忙点头,“我当家的要找活。”

    “张叔之前是做什么的?”余巧月问了一句。

    张婶踌躇着不敢开口。

    何美丽咽下口中的面,“秀萍,有什么就说?”

    张婶叹息一声,猛拍大腿,“行,夫人、姑娘,我就直说了。

    唉,我当家的之前就是给宋家赶马车。宋家一夜灭门后,我当家的没了活计,在布庄找了份赶马车的活。原本做的好好的,这不前几日宋家出了……”

    张婶说到这停顿下,“我当家的就被布庄给辞了。我当家的就是一车夫,有活赶车,没活就在马房照料马。他哪里知道宋家那么恶呢?现在有人知道他曾经给宋家赶过马,就不愿意雇他。所以……”

    何美丽看一眼余巧月。余巧月放下手中的面碗。

    张婶一看,心里担心自己会不会也要被辞了。张婶忙乞求,“姑娘,我不是在替宋家说话。我,我只是想说。我当家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当家的就是拿钱做活的下人,他……”

    余巧月制止张婶,“张婶放心,我家不会随意辞退人。这样吧,你把张叔叫进来,先聊一聊。”

    “好好好,我这就去叫他进来。”张婶后退着跑出去。

    很快张婶拉着一老实憨厚的中年男子走进来。

    “张五见过夫人、姑娘。”张五说着就要磕头,腿却怎么也跪不下去。惊骇的看着堂上坐着的两人。

    “张叔不用行此大礼。”余巧月手一抬,张五站直身子。

    “是是是。”张五忙点头。

    “张叔、张婶坐下说话。”余巧月示意两人坐下。

    张五夫妇小心半坐着,等余巧月问话。

    “张叔曾在宋家做事?”

    “是,我在宋家负责赶马车。因为我是签的活契,主要负责给宋家的管事婆子们赶马车。”张五解释自己做的活,他没有见过宋家主人们。

    “张叔在宋家可有听过或见过什么奇怪的事或者说让你现在想来,有些疑惑的地方?”余巧月再问。

    张五摇头,这话有很多人问过他。但他就是一赶马车的,能知道什么不同啊。

    “张叔别着急,你好好想想。平常你赶马车送管事婆子去办事。有没有一次去了别的地方,那地方是婆子们不可能去的地方,比如青楼或者城外的某个地方。

    再比如平常你是一次载一位管事婆子,有一次你却载了两位。她们的脸色很不对,还交代你不许多话……”余巧月打着比方。

    张五听着余巧月的话,仔细回想在宋家赶马车的经历。

    “有、有一次,我赶马车送夫人院里的鸳鸯姑娘外出办事。回来时,她给了我五两银子,交代我不许跟任何人说她去的地方。”

    “哦,她去了哪里?”余巧月追问。

    “北城门外的义庄,她进去待了一个时辰。”张五很肯定道。

    “很好,张叔想想还有其他让你觉得不一样的事?”余巧月夸赞,继续追问。

    张五回想,张婶开口,“你有一次拿回来一枚梅花吊坠的金簪子。”

    “哦,对对对,金簪子。那是大少爷院里冬梅姑娘赏的。她是去苦水巷找人,回来赏我的,也是交代不能对外说。后来冬梅姑娘又去了苦水巷两次……”张五想起不少,将知道的都说给余巧月听。

    余巧月听完,看向何美丽。

    “张五,马房的事交给你负责。”何美丽同意。

    “谢谢夫人,我一定好好做。”张五大喜

    何美丽让两口子回去,又交代张五明日来余家签契书,有契书保障,彼此也更放心。

    余巧月回到房里,把张五说的都记录,重点标注了义庄和苦水巷两个地方,决定抽时间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