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 第135章 三年后

农家女考公上岸啦 第135章 三年后

    时光荏苒,又到三年一次的乡试。余巧月和方青要查旧案,没有上大街巡逻。

    已破的案子卷宗整理好,余巧月送到刑房存档。都是熟人,与书吏说一声,余巧月进入卷宗室放好。

    忙碌的一天的结束,回到九里巷,先去余家。

    余守平抱着骆灿灿,余巧月和骆怀成两岁的女儿。

    何美丽在收拾物品。

    “娘~”骆灿灿见到娘亲,张开手扑过去。

    余巧月伸手要抱,被余守平拦住,“从外面回来,身上脏,去洗洗再抱我的乖孙。”

    余巧月:……

    自从有了灿灿,余巧月觉得自己在爹娘眼里一点地位都没有。

    余巧月的院子一直留着,收拾一番,换身干净衣服出来抱起骆灿灿。一天不见女儿,真是好想念。

    “娘收拾行李要去哪?”

    “一勺怀孕了,我得回去看看。”何美丽解释。

    余根文与卫一勺成亲三年终于有第一个孩子。虽然信中余根文说有岳母照料,不用担心。。但何美丽哪能放心呢,决定回老家看看。

    余巧月为兄嫂高兴,“娘什么时候回去。我也有东西要给嫂子,你一并带回去。”

    “大花成婚后,我跟你姥她们一起回。”说到回去,何美丽舍不得骆灿灿。她一手带大的乖孙女,“灿灿跟着姥去百竹县好不好?”

    “不行。”余守平不同意,灿灿回去,他就看不到乖孙女。

    “我问灿灿又不是问你。你凭啥想独占灿灿?”何美丽不满意余守平的态度。

    余巧月退出房间,这时候她最好不要在。不然最后挨骂的一定是她。

    来到余根武院子,余根武正认真看书。半月后,乡试开始。他在做最后的拼刺。

    骆怀成在一旁辅导他功课。余巧月点上蜡烛,提醒两人,“天黑了,歇一会。”

    骆怀成和余根武才注意到时间不早,放下书本,来到饭厅。

    余守平和何美丽一人端着一碗。骆灿灿左一口吃姥姥喂的,右一口吃姥爷喂的,主打不偏不倚。

    “咱家灿灿水端的真平。”余根武感叹。

    余巧月白了眼余根武,“少说话,多吃饭。”没看出来何美丽和余守平在较劲,这时候凑上去就是找骂。

    用完晚饭,骆怀成抱着骆灿灿,余巧月一家三口,走小门直接回家。

    为方便余巧月回娘家,骆怀成在两家院墙中间开了一道门,方便进出。

    回到家,骆灿灿困的睁不开眼,依旧不肯睡,抱着骆怀成说话。

    余巧月生下灿灿,坐完月子就回衙门做事。这里没有什么产假说。日常照顾骆灿灿的任务就由骆怀成负责。

    骆灿灿很黏骆怀成,有什么事都和爹爹说。小小人知道,和娘亲说,她的要求十个能有一个得到实现。和爹爹说,十个有九个能实现,那一个不能实现的就是娘亲不准的。

    哄睡骆灿灿,余巧月和骆怀成回到房间。两夫妻交流白天发生的事。

    这是婚后余巧月全心投入工作。骆怀成感受到被冷落后,主动与余巧月详谈,定下的规矩。每日睡前,他们要交谈两刻钟,无论说什么都可以。

    一开始两人都有些为了完成而完成。后面习惯,睡前说说白天的事,让夫妻感情更好。

    骆怀成说书院的事,三年前朝霞书院进京会试不理想。书院长想要组织学生一起去,夫子陪同,最好能再给他们一些指点。

    “老师和师兄点名要我去。”骆怀成很不想去,他舍不得妻女。

    余巧月盘算着旧案室,今年已破获四件旧案。接下来几个月她可以休息。

    “我和灿灿陪你一起去京城,过完年再回来。”

    成婚3年,余巧月只祭拜了公婆的牌位。灿灿两岁,该带她去给祖父母上一炷清香。

    妻女愿意陪自己一起去,骆怀成原本抗拒去京城的心,瞬间没了。次日一早就去书院,和师兄说他要去京城。

    书院长:幸好他还没有贴出选人去京城的通知。

    何大花成亲当日,余巧月听到的最大声音就是何大舅妈的笑声。

    没有做狱卒前,何大花坚决推掉所有亲事为狱卒做准备。

    在府城做狱卒后,爹娘不在身边念叨。何大花每月拿着工钱吃吃喝喝,过得逍遥自在,更是没有成亲的想法。

    何大舅妈眼看着比女儿小的余巧月都成婚,而何大花半点影都没有。

    来府城参加余巧月婚宴,何大舅妈就和何美丽、余守平商量。她想在府城住一段时间。待何大花的亲事定下再回去。

    何美丽自然同意,她为何大花挑选了不少好儿郎。每次安排相看,何大花就找借口推掉,弄得何美丽很郁闷。有何大舅妈看着,何大花绝对逃脱不掉。

    何大花之后就被亲娘和姑姑拉着相看。

    何大花不想成亲,就各种挑刺对方。何美丽为何大花挑选的各方面都不错的少年郎,全让何大花给搅和没了。

    那段时间母女俩真是各种斗智斗勇,让余家三房看了一场又一场的热闹。

    最后何大舅妈放话,何大花若不认真相看定下亲事。自己就豁出去找监狱的牢头给何大花请辞。

    何大花没法子服软,但她挑剔的名声已经传出去,没有几个少年郎愿意和她相看。一时间,事情僵持住了。

    丁武主动上门说相中何大花。丁武的嫂子也是府衙狱卒。丁武是在去牢房给嫂子送东西时,一眼看中何大花。

    丁武是守城门的,常年风吹日晒的,20岁的小伙子看着像30岁的,很显老相。怕何大花看不上自己一直没敢说。

    在家听到嫂子说何大花相看不成的事,心动上门主动推荐自己。

    何大花对丁武不讨厌,也被何大舅妈催的烦了,同意与丁武定亲。

    亲事定下,挑选日子要成亲了。丁武的祖母去世,耽搁三年。这不孝期一过,赶紧的定下成亲日子,就怕再有变。

    看着何大花上花轿被抬走,何大舅妈高兴的拉着何美丽喝酒,话当年。

    当初人人都跟何大舅妈说,何大花要砸手里,肯定没人要。没想到人家转头进府城做事,还嫁到城里。夫家也是吃公家饭的。日子怎么也比在地里刨食强。

    何大舅妈十分的感激小姑子。

    一旁的何二舅妈脸色不太好看。余根文在何家,多次被儿媳妇使脸色说难听话。她不是不知道,但想着少了余根文,自家儿子、孙子能多吃一口肉,就什么都没说。

    现在看着老大一家因为何美丽拉拔过得好,心里后悔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