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69章 朱国柱常德骂贼、杨夫人骂贼、张鹏翼衡阳骂贼等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第169章 朱国柱常德骂贼、杨夫人骂贼、张鹏翼衡阳骂贼等

    朱国柱常德骂贼

    朱国柱,系云南临安府人士。天启元年辛酉科(公元1621年)中举,随后获授常德同知之职。至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秋,张献忠率部侵犯常德,局势危急,难以抵挡,当地士绅百姓请求他出城躲避贼寇锋芒。朱国柱却毅然决然道:“城池存亡,我亦存亡,何须逃避!”于是整理衣冠,登上公堂,端坐正位,面对贼寇破口痛骂,坚贞不屈。张献忠下令将其杀害。

    在此之前,崇祯七年甲戌(公元1634年)七月,常德城夜半之时忽然发生地震,轰鸣之声震撼四野。百姓惊醒,误以为贼寇来袭。此时屋脊倒塌,瓦砾纷飞,有人猜测是龙经过所致,然而并未伴有降雨现象。不久,震动再次发生,声响犹如石头摩擦,沉闷而连续,人们这才确信是地震。地震过后,余震持续不断,一昼夜之内竟达十八次之多。位于常德附近的小镇邹溪,有三十户居民在地震中瞬间陷入地下,常德城内有二百余人不幸遇难。城墙上的女墙全部倒塌,各地塌陷情况不一。塌陷之处涌出如墨般漆黑的水,向上喷射。自当年十月直至次年乙亥(公元1635年)正月,又发生了两次地震。历经十年之久至癸未年(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破常德。可见,灾异的预兆实为可畏之极。

    杨夫人骂贼

    夫人姓朱,是湖广武陵人,也是前任蓟辽巡抚杨鹤(号无山)的夫人。贼寇抓住了夫人,夫人痛骂道:“我是大明的命妇,岂能跟你们这些乱贼同流合污!”随后英勇就义。

    张鹏翼衡阳骂贼

    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八月二十九日庚寅这一天,张献忠率部突袭并攻陷了衡州城。桂王及吉、惠二王被迫逃往永州府避难。张鹏翼,原籍四川顺庆府西充县,以拔贡身份出任湖广衡阳知县,面对张献忠攻破城池,他坚守气节,痛骂贼寇,宁死不屈,最终被绑缚后抛入江中。在其他史料中,张鹏翼又被称为“明翼”,而衡阳,隶属衡州府管辖。此外,在此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还有湖南道参议陈瑸,他同样是一位忠诚刚毅、英勇无比的男子汉。陈瑸,是福建镇海县的进士出身。

    刘熙祚永州骂贼

    九月,张献忠将桂王府的殿材拆卸,运至长沙建造宫殿,并派兵追捕桂王及吉、惠二王。他们逃至永州,湖南巡抚刘熙祚率水师抵御,派遣兵力护送三位王爷进入广西,自己则坚守永州城。然而,城中奸人打开城门迎接贼寇,刘熙祚被捕。贼寇试图迫使他投降,但他坚决不屈,闭目绝食,并在永阳驿站的墙壁上题写绝命词。他不断痛骂贼寇,最终遇害。至此,整个湖南地区全部落入贼寇之手。张献忠返回长沙,开设科举选拔士人,并分兵征讨各地郡县。

    传记记载:刘熙祚,字仲缉,号劬思,江苏常州武进人。幼年丧父,于天启四年甲子(公元1624年)考中举人,但此后两次科考均告失败。他说:“大丈夫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何必依赖科举功名来成就不朽名声。”后来他被选任为广东兴宁县令,后升任湖广御史。他与左良玉握手交谈,激励他以忠义报国,将士们听到后都感动落泪。

    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刘熙祚出任湖南巡按,抵达永州时,遇到朝廷中枢重臣庄祖诲在四处催征军饷,贼寇乘机袭击,庄祖诲先行离开,刘熙祚殿后。贼寇看到一位将领跪在白马前,知道他是朝廷重臣,便突然将他抓住带走。贼寇企图让他投降,但刘熙祚坚决不屈,于是绝食抗议。贼寇一定要让他投降,甚至打算授予他侍郎之职,并赐予蟒袍,但刘熙祚坚决拒绝,只是不停地痛骂贼寇。贼寇愤怒之下,将他捆绑至宗师馆,施以酷刑,用绳子将他拖倒在地,遍体鳞伤,但他始终不屈服,最终在宁乡神庙遭到杀害,被剖腹挖肠而死。当时是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十六日。

    他留下一首绝命诗,交给小吏陈纬收藏在发髻中,后遗失。陈纬逃至郴州,遇到部将,将诗刻在石头上。南明弘光朝追赠他为左都御史,谥忠毅。刘熙祚的弟弟刘永祚,字叔远,号宛谷,是贡生,廷试第一,曾任兴化府同知,后升任按察司佥事。听说建宁失守后,他拍胸痛哭,悲痛而亡。这些信息是从刘熙祚的外甥薛堆山那里得知的。刘熙祚的儿子刘晋藩继承其荫庇,被赐予官职,他为人孝顺,气节高尚,继承了父亲的遗风。

    关于刘刘熙祚的死,野史记载有三种说法:一是他保护诸位藩王冒死断后,被贼寇追捕并囚禁,送至张献忠大营;二是他坚守永州,因奸人打开城门,被贼寇抓走;三是陈皇士说他为庄祖诲殿后,被贼寇突然抓获。这三种说法中,应该以陈皇士的说法最为可信。因为我是从薛堆山那里听来的,他作为外甥谈论舅舅的事迹,应该最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