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47章 赵玉森等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第247章 赵玉森等

    赵玉森

    赵玉森,字君立,号月潭,南直隶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崇祯癸酉年(公元1633年)考中举人,专心研究边防策略。崇祯庚辰年(公元1640年)考中进士,皇帝召对时他应对详尽,谈及边事时甚至痛哭。崇祯帝认为他有才能,亲自选拔他为翰林院简讨。当时人们认为这是皇帝钦赐的翰林,他首次任职就代表朝廷外出封建藩王,众人都认为十分荣耀。

    赵玉森的同乡说:当时十九日,赵玉森到马常的寓所拜访,返回时在同乡王孙蕙的寓所停留。王孙蕙说百行以孝为先,既然你家中还有年迈的祖父,还是保全孝道吧。于是二人携手前往贼军那里报名求官。途中遇到张琦、秦汧,交谈中意见相合,便握手同行。刚开始被授予伪四川内江县令,因赵玉森与宋企郊有旧交,请求改任山东附近的地方官,得到批准。

    周钟

    周钟(复社领袖),字介生,南直隶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后在伪政权中任伪宏文馆简讨。贼军中人对他颇为仰慕,尊称其为“周先生”,众人恭请李自成称帝的劝进表即出自他手,周钟逢人便夸赞牛金星对他极为赞叹不已,蜀国原大臣李密(《陈情表》作者)也只是在蜀国灭亡后,错误地将蜀国称为伪朝而已(以反衬周钟的无耻)。当时馆中的许多同僚都含泪忍辱,希望能侥幸生还,唯有周钟趾高气扬,骑马拜访宾客。他多次路过先帝灵柩,挥鞭而过,毫不顾惜,当时人们心中都很看不起他。周钟在文坛雄踞三十年,与人结交广泛,声望颇高,如今名节扫地,书林中选刻文章纷纷删去他的名字,文人虽然以文章出名,他们的道德节气还能相信吗?

    《甲乙史》记载:三月二十三日,庶吉士周钟、魏学濂呈递了一份请求安葬先帝的奏疏,交给了伪文谕院的顾君恩。顾君恩说:“诸位也只是为了名声而已,等牛相国回来再上奏吧”。说完,顾君恩就撕掉这份奏疏。”

    周钟是金坛名士,曾任复社领袖,牛金星见到他时,说:“这是周介生先生吗?”并让他撰写士人在危难之际舍身成仁的论述,对其大加赞赏。周钟逢人便炫耀牛金星对自己的赏识。

    沈国元的《大事纪》记载,劝进文中写道:“比尧舜多武功,超过汤武而无愧于德,甚至将先帝贬为独夫,还有话(极其贬义的话)作为他作为臣子都万万不能说出口”。据说这些文字出自周钟之手。另外,里面还有“存杞存宋”等语句,龚鼎孳对人说:“这句话出自我的手笔,周介生不会想到这一点。”

    沈国元《大事纪》又说,人的志向情趣无不可以通过细微之处预先看出。复社刚刚成立时,周钟曾与人彻夜长谈,但他口才不行,讷讷说不出口,应对无力,让人印象不佳。但他的下笔却如风驰电掣,才华横溢,自古以来没有比他更为优秀的。他交友并不广泛,自我严格约束,如同处子般清贞,后来受到吴昌时等人影响,变得日益狡猾,热衷于贿赂,不再重视淡泊志向,于是沈国元就与他分道扬镳。复社中的一人脚力很好,到处发布檄文,亲自书写信件向我索要五十两银子作为礼物。我谢绝他说:“我和周介生是旧交好友,恐怕不需要这样。”于是那个奸人怀恨在心,百般诬陷我。周介生在复社飞黄腾达之后,得意洋洋,但是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以能够见到周先生为幸,周介生还嘲笑我与世隔绝,看看今天又如何呢?唉!酒席上热烈争论,执笔作文时,即使题目中未提及君父,也必定要填充忠孝的言辞。然而,三月十九日发生了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惨剧,为何不在那时以死来为先帝殉葬,反而厚颜偷生,曲意奉承以取悦贼人?不久之后,南明朝廷确立了明朝正统,严厉弹劾周钟奏疏纷至沓来,读到这些奏疏,简直让人无脸见人,真是令人痛心!

    当时,劝进表写道:“比尧舜多武功,较汤武无德。还有独夫授首等语句”。一时之间,周钟的这些话成为士林的耻辱。

    周钟十三岁时参加院试,考题为“夫明堂者”,他在考试中拔得头筹。他与苏州的扬廷枢、徐汧等人创立复社,声名远播海内。崇祯己卯年(公元1639年)中乡试,由陈函辉选拔为举人。后来扬廷枢、徐汧、陈函辉先后以身殉国,而周钟却因叛逆被杀,将来他如何去地下面对那些良师益友呢?我过去曾见过他关于面临大义抉择时的文章,其中有“事后易为谋,事前易为功,所难者独在临事时耳。”我认为这些句子中对忠诚和贞洁的表述很好,而且推崇学问与清心寡欲为根本宗旨。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但在关键时刻为何如此倒行逆施呢?金坛的贺生对我说:周钟这个人像杨雄(可能笔误,应为西汉的扬雄,与王莽私交不错,也在王莽建立的新朝任职),意指他劝进与美化伪朝。我认为周钟在古文方面的造诣不及扬雄,而他的劝进表比杨雄的《剧秦美新》更为过分。贺生说,周钟家祠堂上曾题写着“一门七进士”,一天有人在他的祠堂旁边写道:“三代五奸臣。”大家都传为笑谈。我认为明成祖朱棣因方孝孺(书房名为正学,世称正学先生)不肯草拟诏书而夷灭其十族,如今周钟与杨廷鉴争夺草拟伪诏书,这似乎是明成祖杀害忠臣的报应。天意真是巧妙而微妙啊!方孝孺遭到了如此惩罚,对于周钟,又该如何责罚呢?

    朱积

    朱积,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后在伪政权中任伪宏文馆简讨。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士人。

    史可程

    史可程(史可法堂弟),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贼军当时逼他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写一封家书,但因战事紧急未能成功。即便这封信最终送达,史可法也一定会愤怒地撕毁它。

    梁清标

    梁清标,北直隶真定府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有种说法是改任外地伪官职。

    成克巩

    成克巩,北直隶大名府大名县(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有种说法是改任外地伪官职。

    鲁某

    鲁某,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

    李化麟

    李化麟,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今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

    张元琳

    张元琳,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有种说法是改任伪防御使。

    刘余谟

    刘余谟,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因相貌不符合贼军心意,改任外地伪官职。

    李长祥

    李长祥,四川夔州府达州(今四川省达州市)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仍任原官职。有种说法是改任外地伪官职。

    赵颎

    赵颎,河南开封府项城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改任伪政权直指使。由于与牛金星同乡且同年进士,故牛金星对他多有引荐。

    杨栖鹗

    杨栖鹗,陕西汉中府西乡县(今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人,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庶吉士,任伪政权直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