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赵云传 > 番外第2章 兄弟齐心

穿越之赵云传 番外第2章 兄弟齐心

    晨光初露,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祠堂前的空地上便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昨夜那一声“倭寇犯境”,犹如一声惊雷在寂静的夜空中炸响,瞬间将整个村庄从沉睡中唤醒。

    此刻,赵家三兄弟——赵广、赵统、赵文,身姿挺拔地立于高台之上,他们身后的木架上,插着一面尚未完全展开的大旗,旗杆在晨风中微微晃动,仿佛也在静静等待着一个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时刻。

    赵广目光如炬,环视着台下众人。他昨日那股熊熊燃烧的怒火,此刻已然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坚定。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父训有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保一方百姓安宁’。今日我等再次举起义旗,并非为了私人恩怨,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低语,有人低声重复着“保一方百姓安宁”,这声音渐渐汇聚,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形成了一片响亮的回应。

    赵统站在一侧,双手负后,神色冷峻。昨夜他一夜未眠,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如何将这群热血青年整合成一支真正的义军。

    他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举旗容易,但要立稳阵脚却难上加难。若是没有章法,最终只会散作流民。今日之举,并非一时的血气之勇,而是一场长久之战。”

    众人闻言,皆是一震。赵文握紧手中的长枪,眼中锋芒毕露:“诸位愿意随我等出战的人,须知此去无退路,唯有生死相随。”

    话音刚落,一人越众而出,抱拳高呼:“我愿效命!”紧接着,数十人齐声响应,声浪滚滚,惊飞了林间栖息的鸟儿。

    赵广微微点头,随即命人抬来香案,设坛立誓。赵统亲手将一面绣有“大汉义军”四字的旗帜展开,旗帜迎风猎猎作响,如同烈焰般燃烧,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决心。

    一名年少青年默默记下赵统那句“赵家男儿当效忠大汉”,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悄然退入人群之中。

    阳光洒落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赵统执笔书写《告天下书》。纸张铺展于石案之上,墨迹未干,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凛然杀意。他写罢抬头,正见一人缓步走近。

    此人一袭青衫,腰间佩剑,目光锐利如鹰,正是江湖游侠史阿。他驻足于赵统身后,凝神细看那纸上字迹,心中暗赞:“笔锋如刃,杀伐果决,果真有其父之风。”

    赵统察觉到他的目光,并未抬头,只淡淡道:“阁下是?”

    史阿拱手:“在下史阿,听闻赵家举义,特来相助。”

    赵统略一点头:“欢迎之至。”

    赵文在一旁冷眼旁观,忽而开口:“你既懂剑术,不如先试一试这新来的徐质。”他指向场中正在练刀的一名青年,那人身形瘦削,但动作凌厉,招式之间竟隐隐有几分名家风范。

    史阿嘴角微扬,抽出佩剑,缓步入场。两人对峙片刻,忽然同时出手,刀光剑影交错,围观人群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赵广见状,朗声道:“凡欲投我义军者,皆需经过试炼。非为逞强斗狠,只为明其心志。”

    赵统静静看着这一切,心中已有盘算。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将这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队伍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是他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

    暮色渐沉,村中灯火次第亮起,宛如点点繁星洒落在人间。义军校场设在村东一片空地,如今已被整修一新。沙土平整如镜,木桩竖立整齐,兵器架上摆满了村民自发捐献的刀剑矛戟,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寒光。

    张翼便是此时踏入村中的。

    他身着粗布短褐,背着一只旧皮囊,步伐稳健,眼神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守门少年拦住他询问来意,他只淡然答了一句:“听闻赵家举义,便来了。”

    少年虽觉此人气质不凡,却也未多问,引他前往校场。

    场上众人正自操练,喊杀声震天。赵广亲自巡视,不时指点一二,纠正着新兵们的动作。张翼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唯独赵统,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便停下了脚步,目光紧紧锁住他。

    “你是……”赵统语气平静,目光却如针般刺人。

    张翼抱拳:“张某,愿效力义军。”

    赵统盯着他看了几息,缓缓点头:“好,且先操练三日,再论归属。”

    张翼应声入列,动作干脆利落,很快便融入训练之中。他在一次对抗演练中展现出过人的反应与技巧,令不少老练之人侧目。

    赵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张翼只是笑了笑,未曾多言。

    赵统远远望着,眉头微皱。他总觉得这个人,似乎不只是为了“举义”而来,他的身上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夜深,营地已归于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赵统独自坐在帐中,手中把玩着父亲留下的旧剑。剑刃映出他清瘦的脸庞,眼神却比白日更显冷冽,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赵广掀帘而入,轻声道:“今日又来了七人,其中两个自称是郭淮侄孙,还有一个说是太史亨的远亲。”

    赵统点点头:“他们若真出自旧部之后,自然会明白何为忠诚。但人心难测,还需多加留意。”

    赵广坐下,叹了口气:“只是这些人来历各异,性情不一,若不能凝聚一心,恐怕日后难以共进。大哥,你有什么打算?”

    赵统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人心最难测,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尽力而为,希望他们能真正明白我们举义的意义。”

    赵文突然闯入,脸上带着兴奋:“兄长,听说南边还有几个豪杰愿意来投,要不要派人去接?”

    赵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剑收回鞘中,轻轻一叩桌面:“明日一早,派三人分三路,带信出常山,务必传达到赵云旧部后人耳中。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存在,加入我们的队伍。”

    赵广与赵文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决然。他们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一夜,风很静,却藏着风暴来临前的压抑。赵统起身,走出营帐,望向远方漆黑的天际。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而他,将带领着这支义军,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