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位,歌坛都被我干废 第314章 结局篇·席卷全球(1)
热门推荐:
叶风版修仙传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亲叔
美食从系统:摆摊开始
官欲道
综影视之作精在线崩剧情
能与动物交流助他成为特种兵王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混沌神针
至尊红颜,我召唤群雄立无上神朝
对于很多人而言,三年是很长的时间,足以让一个身在象牙塔的懵懂学生,变成职场中的老油条,自然也足够让一个啥都不懂的外行,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的导演。
时光就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2015年5月,波士顿。
顾淼站在波士顿电影学院的放映厅里,看着自己的毕业作品《memory dealer》(记忆贩卖者)的片尾字幕缓缓滚动。
这部二十五分钟的短片讲述了一个未来世界的科幻故事,贩卖记忆的黑市贩子,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交易,只是筹码的大小罢了,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过去。
于是这名黑市贩子开始质疑,他原本的那些信念,到底有没有坚持的必要。
回忆的穿插后,在最后的结尾,黑市贩子拿起了两片相似的树叶,轻轻呼了口气,吹开了它们。
镜头拉远,景色陡然一变,在高维网络的茫茫空洞里,他变得很小,转眼就被淹没了。
结尾没有明确的答案,是开放式的,明显的有意为之。
然而,当灯光亮起,还是有很多人目光望了过来,一个劲的鼓掌,连声的赞叹,让他长舒一口气。
“恭喜你,miao,”他的导师杰弗里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我们近年来最优秀的毕业作品之一,很大胆的想法,我看到了影片中的潜力,你确定不考虑留在这发展吗?”
顾淼摇头:“谢谢您,在来之前我就做好决定了。”
走出放映厅,冬日的波士顿阳光温柔地洒在他身上。顾淼掏出手机,看到了沈真发来的消息:“毕业证已到手?公司注册材料都准备好了,你一回国就可以签字。另外,工作室那边音乐节的邀约已经有七个了,要接吗?”
他快速回复:“都接,但先不要对外公布,我想给粉丝一个惊喜。”
顾淼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波士顿港的方向。三年前,他带着满腹疑问离开了聚光灯下的舞台。
如今,他将带着答案回归。只是,那个世界是否还记得他?
不,就算没有,他也要在空白的卷子上,重新填满一切。
……
“顾淼?哦,那个去留学的歌手。”娱乐记者李梦娜听到编辑提出的选题,表情略显不屑,“都销声匿迹三年了,就算曾经是内娱顶流,但谁记得他呢?”
“那你就太小看他了,是有消息说他要回来,注册了影视公司,要当导演。”编辑递过一份材料,“就写个分析的文章,开头写几段,后面套一下以前他的履历就可以了。”
李梦娜翻着材料,也没废话:“行,一个过气歌手还要当导演,真是活久见!”
没办法,李梦娜追的寒星曾经被顾淼的小水花们打压过,她很难有好脸色。
她快速敲击键盘,标题已经想好:《昔日歌手转型导演,昨日黄花能否上演奇迹?》
在编辑帮忙的校订,修改之后,文章很快发布在某娱乐平台的首页,评论区迅速热闹起来:
【楼主】:顾淼还活着呢?我以为他退圈了呢!
【薄荷脑的水花】:人家去留学了好吗?不像某些只会跳舞的花瓶
【星辰天天】:笑死,一个过气的还想复出?看看旭星多年轻有活力,人家可是在韩国练了五年的实力派。
【钦定的顾淼门徒】:旭星?就那个连歌都不会唱全场假唱的“实力派”?说一个热知识,顾淼比你家小一岁。
【星辰瑶瑶】:呵,人家旭星新歌首日销量破百万,顾淼有过吗?不过昨日黄花罢了
评论区很快变成了粉丝战场,一边是新生代偶像旭星的狂热粉丝,一边则是突然冒出来的深潜的小水花们。
当初随着时间推移,爬墙了一些粉丝,但大部分还是坚持留在了企鹅群里,时时刻刻维护着顾淼的外界舆论。
这次开喷的战斗力仍然是不容小觑,可以说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不对,不是说好的过气软柿子吗?”旭星的粉丝都懵了。
……
同一时间,因为更多人对顾淼投入了关注,以往隐藏的细节,都开始浮出水面。
“昊哥,你看这个。”年轻的音乐编辑推了推眼镜,指着电脑屏幕。
总监孙昊凑过去,看到一篇外国音乐媒体《Rolling Stone》的文章:《中国独立乐队“Free Shine”:东方旋律与西方电子的完美融合》。
“自由闪光?”孙昊念着这个名字,忽然瞪大眼睛,“等等,这不是顾淼的乐队吗?”
“没错,”年轻编辑兴奋地说,“你知道他们过去三年在干什么吗?他们在欧美地下音乐圈巡演,还在英国发了两张专辑!这篇文章说他们是‘首个真正被西方独立音乐圈认可的中国乐队’。”
孙昊快速浏览着文章,震惊地看到自由闪光乐队不仅在欧洲小有名气,还参与了多个知名音乐节,最新专辑《distance》更是获得了鹰国某独立音乐奖的提名。
“所以他这三年不是去学导演了吗?怎么还能这样……”
“他确实在学导演,”编辑补充道,“但周末和假期都在巡演,外国学生的假期有四个,包括寒假、春假、暑假和秋假,文章里说他把波士顿作为基地,往返欧洲各地演出。完全是地下运作,几乎没有宣传。”
孙昊靠在椅背上,神情复杂:“怪不得我们现在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人,不靠噱头,不靠流量,就这么默默地做音乐,顾淼藏得也太深了。”
“那我文章该怎么写,切入这个角度吗?”年轻编辑问道,他脑子里已经有想法了,只是还需要请示一下领导。
“写!”孙昊立刻拍椅背,当机立断,“这可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
……
顾淼坐在角落里,看着对面一脸震惊的沈真。
“你是说,这三年你不仅完成了导演学业,还带着乐队在国外发了两张专辑,参加了十七个音乐节?”沈真的表情介于惊叹和难以置信之间,“而你一直没告诉我?你小子啊……”
顾淼笑了笑:“手痒了而已,我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准备,就回来吧。”
“我真该掐死你,”沈真半开玩笑地说,随即叹了口气“我得承认,你这招真高明。先隐退,让国内市场冷却,然后悄悄在国外积累实力和口碑,现在又回归华国,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顾淼没接话,而是现场画了一个计划表,详细标注了新专辑和首部电视剧的各项节点。
《想见你》?
时光就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2015年5月,波士顿。
顾淼站在波士顿电影学院的放映厅里,看着自己的毕业作品《memory dealer》(记忆贩卖者)的片尾字幕缓缓滚动。
这部二十五分钟的短片讲述了一个未来世界的科幻故事,贩卖记忆的黑市贩子,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交易,只是筹码的大小罢了,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过去。
于是这名黑市贩子开始质疑,他原本的那些信念,到底有没有坚持的必要。
回忆的穿插后,在最后的结尾,黑市贩子拿起了两片相似的树叶,轻轻呼了口气,吹开了它们。
镜头拉远,景色陡然一变,在高维网络的茫茫空洞里,他变得很小,转眼就被淹没了。
结尾没有明确的答案,是开放式的,明显的有意为之。
然而,当灯光亮起,还是有很多人目光望了过来,一个劲的鼓掌,连声的赞叹,让他长舒一口气。
“恭喜你,miao,”他的导师杰弗里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我们近年来最优秀的毕业作品之一,很大胆的想法,我看到了影片中的潜力,你确定不考虑留在这发展吗?”
顾淼摇头:“谢谢您,在来之前我就做好决定了。”
走出放映厅,冬日的波士顿阳光温柔地洒在他身上。顾淼掏出手机,看到了沈真发来的消息:“毕业证已到手?公司注册材料都准备好了,你一回国就可以签字。另外,工作室那边音乐节的邀约已经有七个了,要接吗?”
他快速回复:“都接,但先不要对外公布,我想给粉丝一个惊喜。”
顾淼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波士顿港的方向。三年前,他带着满腹疑问离开了聚光灯下的舞台。
如今,他将带着答案回归。只是,那个世界是否还记得他?
不,就算没有,他也要在空白的卷子上,重新填满一切。
……
“顾淼?哦,那个去留学的歌手。”娱乐记者李梦娜听到编辑提出的选题,表情略显不屑,“都销声匿迹三年了,就算曾经是内娱顶流,但谁记得他呢?”
“那你就太小看他了,是有消息说他要回来,注册了影视公司,要当导演。”编辑递过一份材料,“就写个分析的文章,开头写几段,后面套一下以前他的履历就可以了。”
李梦娜翻着材料,也没废话:“行,一个过气歌手还要当导演,真是活久见!”
没办法,李梦娜追的寒星曾经被顾淼的小水花们打压过,她很难有好脸色。
她快速敲击键盘,标题已经想好:《昔日歌手转型导演,昨日黄花能否上演奇迹?》
在编辑帮忙的校订,修改之后,文章很快发布在某娱乐平台的首页,评论区迅速热闹起来:
【楼主】:顾淼还活着呢?我以为他退圈了呢!
【薄荷脑的水花】:人家去留学了好吗?不像某些只会跳舞的花瓶
【星辰天天】:笑死,一个过气的还想复出?看看旭星多年轻有活力,人家可是在韩国练了五年的实力派。
【钦定的顾淼门徒】:旭星?就那个连歌都不会唱全场假唱的“实力派”?说一个热知识,顾淼比你家小一岁。
【星辰瑶瑶】:呵,人家旭星新歌首日销量破百万,顾淼有过吗?不过昨日黄花罢了
评论区很快变成了粉丝战场,一边是新生代偶像旭星的狂热粉丝,一边则是突然冒出来的深潜的小水花们。
当初随着时间推移,爬墙了一些粉丝,但大部分还是坚持留在了企鹅群里,时时刻刻维护着顾淼的外界舆论。
这次开喷的战斗力仍然是不容小觑,可以说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不对,不是说好的过气软柿子吗?”旭星的粉丝都懵了。
……
同一时间,因为更多人对顾淼投入了关注,以往隐藏的细节,都开始浮出水面。
“昊哥,你看这个。”年轻的音乐编辑推了推眼镜,指着电脑屏幕。
总监孙昊凑过去,看到一篇外国音乐媒体《Rolling Stone》的文章:《中国独立乐队“Free Shine”:东方旋律与西方电子的完美融合》。
“自由闪光?”孙昊念着这个名字,忽然瞪大眼睛,“等等,这不是顾淼的乐队吗?”
“没错,”年轻编辑兴奋地说,“你知道他们过去三年在干什么吗?他们在欧美地下音乐圈巡演,还在英国发了两张专辑!这篇文章说他们是‘首个真正被西方独立音乐圈认可的中国乐队’。”
孙昊快速浏览着文章,震惊地看到自由闪光乐队不仅在欧洲小有名气,还参与了多个知名音乐节,最新专辑《distance》更是获得了鹰国某独立音乐奖的提名。
“所以他这三年不是去学导演了吗?怎么还能这样……”
“他确实在学导演,”编辑补充道,“但周末和假期都在巡演,外国学生的假期有四个,包括寒假、春假、暑假和秋假,文章里说他把波士顿作为基地,往返欧洲各地演出。完全是地下运作,几乎没有宣传。”
孙昊靠在椅背上,神情复杂:“怪不得我们现在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人,不靠噱头,不靠流量,就这么默默地做音乐,顾淼藏得也太深了。”
“那我文章该怎么写,切入这个角度吗?”年轻编辑问道,他脑子里已经有想法了,只是还需要请示一下领导。
“写!”孙昊立刻拍椅背,当机立断,“这可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
……
顾淼坐在角落里,看着对面一脸震惊的沈真。
“你是说,这三年你不仅完成了导演学业,还带着乐队在国外发了两张专辑,参加了十七个音乐节?”沈真的表情介于惊叹和难以置信之间,“而你一直没告诉我?你小子啊……”
顾淼笑了笑:“手痒了而已,我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准备,就回来吧。”
“我真该掐死你,”沈真半开玩笑地说,随即叹了口气“我得承认,你这招真高明。先隐退,让国内市场冷却,然后悄悄在国外积累实力和口碑,现在又回归华国,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顾淼没接话,而是现场画了一个计划表,详细标注了新专辑和首部电视剧的各项节点。
《想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