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游走两界 > 第54章 易中海的谋划

四合院:游走两界 第54章 易中海的谋划

    下午,轧钢厂下班时间,傻柱再次被关进小黑屋。

    下午上班时间还被全厂通报,不过傻柱是谁,根本不在乎,他都习惯了。

    江阳有了手表后,每次到轧钢厂下班之后才回家。

    今天刚入大门,立刻被阎埠贵拉住。

    “小江,三大爷求你一件事!”

    “哟呵,三大爷也会求人?”

    江阳还是第一次遇见,以往不都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乞讨么。

    阎埠贵脸上凝重,没有一丝玩闹的心思,

    “咳咳,小江,你就别打趣三大爷了。我是真有正事想让你帮帮忙。”

    “行,你说说,先说好,我能力有限。”

    “小江,今天三大爷去换粮食,发现定量又减少了,你也知道,三大爷家里就靠我一个人支撑着,你能不能帮忙把细粮换成粗粮啊。”

    这个年代他们能领到的粮食大部分都是玉米面或者白面。而在这两种面里面,还有细面和粗面之分。

    当然,在之上还有精面,精面可是小麦的精华部分提取的,价格可不是普通的玉米面和白面相比。

    这个时代家里最常做的饭食大部分都是以玉米面为主的窝窝头,或者以白面为主的白面馒头,还有就是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制作的二合面馒头。

    他们所用的玉米面和白面都是细面,或者叫细粮,在细粮之下还有一种粗粮,一般只用来煮粥喝。

    两者之间的价格相差3倍,所以在这个年代,能吃上二合面馒头都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而他们这些城里户口的人是有粮本的,每个月都会有定量,其中细粮粗粮的比例为3:7。

    而阎埠贵所说的细粮换粗粮,打的就是这点主意。

    不过在这个票据时代,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三大爷,别说我没有能力帮你,就是有能力我也不能帮呀,您这是在害我知道吗?”

    阎埠贵哪里不知道,不然自己去换不就成了!

    “小江,厂里肯定无所谓,你采购一些粗粮回来,我帮你换成细粮,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

    阎埠贵的话能信,母猪都能生出阎解成。他小嘴一张,确实没问题,可一旦被人举报,出事的就是他,想想院子里的这些牛鬼蛇神,这种事情的概率9成不止。

    “三大爷,这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阎埠贵悠悠叹口气,眼神黯淡下来。他家里本来就吃不饱,现在定量再降,粮价肯定又涨,这就是三倍暴击。

    “你有什么建议?”

    “三大爷,你可以上鸽子市啊,细粮卖掉再买粗粮就是,或许不能有三倍,2倍多还是很有可能的。”

    阎埠贵嘴角抽了抽,暗道:这就是你的好办法?劳资活了几十年还不知道?

    在阎埠贵沉思之间,江阳脱身而走。

    这老毕登也开始挖坑了,或许他只想占便宜,可真要入了坑,易中海绝对会大作文章。

    阎埠贵发呆之时,好几个住户已经走入四合院,让他抱怨良久。

    抛开这些杂绪,重新回归看门狗神位。

    当易中海和刘海中一同进入四合院之时,阎埠贵连忙拉住两人,“老易,老刘,我今天去换粮食,定量又下降,我家都快扛不住了。”

    “什么?又降了?”

    易中海他倒是没什么,可贾家啊,他的养老对象家里困哪。

    刘海中看着阎埠贵这丑陋的模样,不禁问道:“老阎,那你想怎么办?”

    “咳咳,那个,那个能不能也给我家捐一次款呀?”

    阎埠贵扭捏了两下,还是说了出来。

    “老阎,你在想屁吃呢,忘记老易因为什么被撸掉的吗?你还想捐款?”

    这话说的,易中海更加觉得牙疼。

    阎埠贵被这么一点,再次点出贾家的事情。“老刘,说起这个事情,贾家的退款还没完成呢。”

    “跟我说有什么用,贾东旭说钱被贾张氏藏起来,现在贾张氏又在劳改,我们难不成还能上门去抢?”

    说起这事情刘海中就一肚子气,每次捐款就他毫无收获。易中海人家捐款是为了养老,阎埠贵好几次捐款易中海都被他补贴,唯独他,因为跟易中海较劲,光花钱。

    “老易你怎么说?”

    “这事情还是等贾张氏出来再说吧,贾家还能跑了不成,我那次捐款不是最多,你看我着急了吗?”

    易中海不屑的扫了一眼两人,都是小渣渣,还想对自己出手,想屁吃。

    “唉!本来还想让江阳帮忙把细粮换成粗粮,能抹平那些定量呢,结果他不愿意。”

    见到易中海不愿意承担,阎埠贵不由抱怨一句。

    易中海眼神一亮,阎埠贵的话给他一点启发,换粮的事情若是被抓,那罪名可不轻。

    “没事我先回家了,你们聊吧。”

    易中海撇下两人,直接往后院老太太屋里走。

    “干娘,我这有个想法,您给参谋参谋。”

    “你说说看。”

    对于易中海找自己商量事情,她很满意,这种掌控的感觉,她很享受。

    “干娘,您也知道,现在定量一直在减少,阎埠贵之前说让江阳帮忙把细粮兑换成粗粮,您看我们可不可以让江阳帮院里的人操作一下。”

    “小易,你是不是还有后手?”

    易中海一撅屁股,聋老太太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味道的。

    “嘿嘿,干娘还是您呀,现在上面对于这种私下交易的事情可是管的很严的,若是之后有人把江阳给点了,您说......”

    “点子没问题,可你觉得江阳会答应吗?”

    “试试呗,答应最好,不答应也能让院里的住户厌恶江阳,我又没什么损失。主要还是江阳一直给我们添堵,不能让他过得这么安逸。”

    “嗯!不错。”聋老太太甚是满意,易中海总算是成长了。“你最好先跟所有住户通口气,到时候开大会,以势倾轧,江阳也不会好过。”

    “好,我晚上就去安排,明天周末,晚上就让老刘他们开大会讲这个问题。”

    易中海开始摩拳擦掌,反击的第一步,他总算是迈出来了。

    “还有一件事,柱子又被抓了,需要关三天。”

    “怎么又被抓了,这傻柱子哟。”

    “在厂里将许大茂屎都打出来了,赔了500多块钱呢,这柱子啊,头脑太过简单。”

    “唉!不管了,才三天,很快就过去了。”

    这么小的事情,傻柱不死就行,聋老太太也管不上。

    贾家。

    贾东旭抱着一袋子粮食匆匆回家,脸上表情严肃。

    他今天拿着粮本去换粮食,居然又被告知降低了定量,他们一家5口人,只有他一个人有定量,怎么够吃。

    好在这三个月他老娘那头猪不在家,不然这点粮食不够她一个人造的。

    “东旭,你回来了啊。”

    “嗯。”

    贾东旭面无表情应了一声,坐在凳子上沉思。

    “东旭,你这是怎么了?”

    秦淮茹见他脸色不善,问了一嘴。

    “定量又降了,这个月的粮食都在这里,你看着安排。”

    “知道了。”

    秦淮茹心里苦涩不已,最近贾东旭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差,以前有贾张氏在前面,她还没觉得,可是这段时间贾张氏不在家,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而且,小当出生已经快一年了,贾东旭都有好几个月没碰她。

    “你有多久没回娘家了?”

    贾东旭没来由的一句话让秦淮茹愣了一会,不解的问道:“东旭,你不会是要赶我回去吧?”

    贾东旭摇摇头,拿出10块钱拍在桌子上,解释道,

    “不是,你也知道,我们家现在粮食严重欠缺,而城里的粮食价格疯涨,明天放假,你带钱回家一趟,看看能不能从农村买点便宜的粮食回来。”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若是有可能,免费的更好。

    棒梗现在7岁了,还未彻底成为盗圣,不过对于金钱的渴望也开始展露,他知道钱可以买很多零食,很多小人书。看着桌面的大黑拾,眼睛始终挪不开。

    秦淮茹微笑点头,将钱收入自己口袋,“我知道了,我先去做饭,你看一下小当和棒梗。”

    他自从嫁入贾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无他,没脸。

    贾家的一分钱她都动不了,人家都羡慕她嫁入城里,若是回去太过寒酸都会被人消化,若是空着手回去,那会被同村的人笑死。

    所以这些年她干脆不回家,不过现在可以了,她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已经盘算好,要买什么东西带回秦家村。

    当院里家家户户开始吃饭的时候,易中海开始行动,挨家挨户开始游说,其中阎埠贵和贾东旭最是赞成。

    这种事情江阳自然不知道,早早睡觉才是正事。

    ~~~

    蓝星。

    清晨7点,江阳再次清醒。

    此刻天光大亮,推开窗户,阵阵凉风迎面吹来,还带着一股树叶的清香。

    这种夏天,在城市里面不开空调很煎熬,不过在农村,基本有个风扇就可以解决。

    尤其是这种山多树多的地方,夏天会非常凉快。

    他梳洗完下楼,见到老妈和爷爷奶奶已经开始做莲子,在夏天,这个玩意能占据大部分的时间。

    “小阳起来啦,快去吃饭,都在锅里呢。”

    “嗯,这就去。”

    早饭比较简单,白粥配昨晚的剩菜,他喝了两碗就差不多了,然后凑到一起开始干活。

    “妈,今年家里种了几亩的莲子?”

    “没种多少,只有2亩。”

    “那还好,老爸呢,又下地了吗?”

    “嗯,水稻收割完,开始引水入渠,开始为晚稻做准备。”

    他们这边的节气早中晚稻都可以种植,不过一般只会选择种两季,这样在时间上比较合适。

    “哦,要不给家里买个插秧和收割机?这样以后就不用请人了。”

    “你爸又不会开,买来干啥?反正现在你不用我们担心,家里的事情你就别管了。我们自己能处理。”

    “好吧!”

    江阳无奈,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