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游走两界 > 第61章 农村杂事

四合院:游走两界 第61章 农村杂事

    街道办办公室。

    王主任揉着头,对于如何处置易中海她还未想好。

    小李见她满脸愁人,不由问道,“主任,您是不是在为易中海的事情烦恼?”

    “可不是嘛,易中海煽动群众逼迫江阳做违法的事情,这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没做成。若是闹太大,我们街道办的名声也不好,而且还得害得同志们挨批评。”

    “主任,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你说说看。”

    王主任来了兴趣,说不定这些年轻人更有想法呢,看看江阳就知道。

    “主任,易中海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四合院的粮食困难问题么,那干脆给他这个机会,让他拿钱出来,解决四合院贫困户粮食的问题。

    他想做好事,成全他就是了。这样让帮到贫困户,也能保留街道办的名声。”

    “嗯,我再想想,你们该回家回家吧。”

    王主任真是烦死易中海这个人了,一直在搞事情,95号四合院被搞成这个样子。

    ~~~

    蓝星。

    江芳一大早就围着父母撒娇,“爸妈,今天去赶集啊。”

    “都多大人了,逛街还要爸妈带不成,让你哥带你去就行了。”

    唐翠兰戳了戳她的额头,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去去,小芳说什么是什么。我也坐坐儿子的车,哈哈!”

    江兴邦对于女儿的要求基本不会拒绝,除了是是是就是对对对。

    “爷爷,奶奶一起去吧!”

    “我们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哥,赶集呀,快点,不然我自己开车走了。”

    “来了!”

    江阳昨天就跟江芳商量好了,今天带父母赶集,打算给他们安排安排。

    他随便换了一身衣服,快速下楼,将后备箱东西清理一下,才将车子倒好。

    挥别爷爷,江阳带着父母驶出小院。

    在农村赶集一般是三天一次大集,他们这里是初三,初六,初九这样。

    村民家里有吃不完的菜呀,鸡鸭,水果等都会在那时候拿出来出售。

    不过现在每次去镇上都能买到东西,市场那里已经有看固定的摊位,只是不会像大集那么多人。

    “怎么才修没多久的路就这么破烂了?”

    老妈唐翠兰气呼呼的回道,

    “有人从山里运木材,往这边走,给压坏了呗,说起这个我就来气。我们村里的卖了整整一座山,每家每户居然就分了21块钱。”

    21?

    这年代21块不够2斤猪肉,真是搞笑。从山上随便砍一棵木材都不止21块吧。

    “怎么没听你们在电话里说过。”

    “跟你说有什么用,听说都闹到打官司了,可现在村里这么多户都不在家,被一直这么拖着,人家树木照常砍,还把路给呀坏了。我看呀,就是那些村干部吞了钱。”

    看来这个事情让老妈很气愤。

    21块真把人当傻子看,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糊弄出来的。

    “妈,算了吧,别把自己气着了,我们家现在也不缺那点钱,随他们去玩吧。”

    江阳没打算做什么,这事情一家人再努力也没用,而且父母还要在这生活,少不了跟他们打交道,真闹僵了,难受的绝对的他们自己。

    别小看现在的村干部,真要有事求到他们的时候,随便卡卡你就很难受。

    比如开一些证明,领取一些福利,还有各种通知,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各种事情。

    想想现在斗音上那些证明你爸是你爸,各种证明就有一份是村委开的,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地,你要想远程开一些证明,他来一个回家开,你就哭吧。

    “听儿子的。还别说,这车子坐着很舒服。多少钱买的?”

    “320w。”

    “啥?320w?”

    老妈明显被震惊到了,他们家一年的收入才2w,这得干160年呢。

    “儿子,你确定没干啥坏事吧?”

    汗~~~

    江芳忍不住替江阳解释,

    “妈,哥都说没有了,你怎么还不信。而且这车是哥送给我开的。”

    “去去去,你一个大学生开什么车。小阳,车子你自己开,可别给你妹妹霍霍了,大学生开什么车,好好学习才是正事。”

    “知道了。”

    江阳随口敷衍,有些道理是讲不通的,他也没打算讲通,习惯习惯自然就接受了。

    闲聊间车子已经来镇上,将车停好,一家人齐齐下车,这久违的场景和环境让江阳忍不住露出笑容。

    当初他在这里读初中,都是他们兄妹俩自己租房自己洗衣做饭,只有放假才回村里。

    没办法,那时候初中都需要上晚自习,农村就这样的条件,除了拼命没什么可拼的。

    “爸妈,我们先去买菜,等下带你们去买好东西。”

    “下午回家前去一趟外婆家,没回来就算了,回来了得去看看她老人家。”

    “好!等下买几条好烟带上。”

    “买什么好烟,浪费,他也抽不惯,买那种6块钱一包的,他就喜欢这种。”

    江阳耸耸肩,“好吧。”

    老妈不喜欢外公。

    据说当初她学习成绩不错还想继续读书外公不肯,因为她的老大,得帮家里干活,所以老妈的学历也只有初一。

    而在老妈成年后就早早把她嫁出去换彩礼,好在父亲是个踏实能干的人,不然现在不知道过什么苦日子呢。

    所以每次都不会给外公什么好脸色。

    不过现在外公耳背非常严重,跟他说话要非常大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吼老人呢!

    江阳倒是感受不真切,外公外婆对他们这些孙辈那是没话说。

    尤记得每年暑假有大半时间都是在外婆家过的,那时候小,问外公要烟尝试,结果真给了,还给点火。

    这件事被老妈数落了好几年,外公只是乐呵呵的,什么话都没说。

    那时候晚上想吃冰棍,月饼跟外公说,他省下自己抽烟的钱也会给他们买。

    那时候他自己抽的烟才2块钱一包,那得省多少包才够给他们买零食。

    现在他干不动了,话就更少了,除了抽烟没有什么乐趣,所以每次逢年过节的,只有一个要求,给他带烟就行。

    买菜比较简单,只需要买点肉就行,家里的青菜很多,而且现在缺肉随时都能骑车出来买。

    “哎哟,翠兰,逛街啊。这是小阳和小芳吧,都是大小伙,大姑娘了。”

    “姨妈!”*2

    江阳和江芳连忙喊道。

    说话的人是他外婆的姐姐,外婆足足8个姐姐,也就是说他有8个姨妈。

    他们这边妈妈的姊妹喊小姨大姨,外婆的姐妹喊姨妈。

    眼前跟他们说话的上二姨妈,家里住在街上不远的村子内,经常拿一些菜来街上卖。

    “唉。小阳都可以娶媳妇了,怎么样,有女朋友了吗?”

    江阳:“......”

    只要到了能结婚的年纪,每次过年遇见亲戚这个问题是最常见的,结了婚又问孩子。

    “姨妈,有女朋友。”

    江阳的话音落下,不仅是二姨妈眼神大亮,他父母和小妹都是一个表情,惊喜。

    “真的呀,那过年带回来瞧瞧呗,拜年的时候一起带来看看。你外婆和老妈经常念叨呢。”

    “我先问问,才确认关系不久,不着急。”

    “哈哈,好好。来,拿两把菜回去吃。都是自家种的。”

    最后,江阳还是拿了两把,他家里也有,可实在推脱不了。

    这就是农村的现状,或许有些亲戚很唠叨,可他们的关切也是真的。

    当然也不会缺少那些喜欢踩你的亲戚,这种亲戚直接断掉就可以了,一年也见不了几次还受他们的气,给惯的。

    “爸妈,我们去买手机。”

    “买啥手机啊,我这个还能用。”

    老妈埋怨道,有钱也不能浪费啊,日子不是这样过的。

    “什么呀,我是给老爹买,您想什么呢。”

    “嘿,你个臭小子,是说我不配好手机吗?”

    唐翠兰一把扯住江阳的耳朵,却是没用力气。

    “哪敢,家里您最大。”

    “知道就好。”

    营业厅。

    “老板,有没有防水的老人机。”

    “有,现在有活动,只要开户就送手机,预存399就可以免费获得一个手机,不过至少需要用五年以上,即使不用依然会扣费。”

    “月租多少?”

    “28块一个月,免费通话100分钟。”

    “行,就办这个。”江阳直接确定,问老妈要了身份证,选了一个比较顺眼的号码,很快就完成了入网手续。

    “小芳,帮老爸把手机号码存上,设置好快捷拨号。”

    “妈,你真不买吗?”

    “不买,我这个还能用。”

    唐翠兰虽然嘴上说着不买,可见到儿子给丈夫买手机,还是很羡慕的。

    不过在摸到手腕上的手镯之后,会心一笑。

    “接下来去买车。”

    “买什么车,你爸可不会开小车。我更不会,我只能骑小电驴。”

    “买三轮车!三轮车能装不少东西,现在路好走了,以后老爸买东西多就开三轮车,要是东西不多就骑摩托车,多好。”

    “随你吧,反正你花钱。”

    明显她是认可的,不然高低得埋怨几句。

    买车就更简单了,他昨晚就联系好了,他的一个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就没读书了,学了修车。

    现在就在街道口开了一家卖三轮车,电瓶车的店,跟他一样的年纪孩子都两个了。

    “李明,都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