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4章 房子解决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第4章 房子解决

    既然已经被人看出来,苏秋月反倒不那么紧张了。

    也敢细细的留意别人交易的情形。

    卖票据的,卖紧俏商品的,卖粮食的,毕竟她住的启明市,和省城比也不差到哪里。

    观察了一圈也没有她想要的东西,就默默的回去了。

    后面几天都隔一两天就去黑市里晃一圈,晃得多了,也就不怕了,也依稀清楚去交易的方法了。

    苏秋月依然谨记这是危险的行为,还是要时刻保持警惕,现在这可是违法的抓起来可是要判刑劳改的。

    这天她刚要进去,守在胡同口的男人挡在她面前。

    “?”

    苏秋月不明白为什么拦着她不让她进去。

    “你到底要干什么?”守门的人瓮声瓮气的问,这人年纪不大,胡茬挺长的,遮住了大半张脸。

    “啥意思?”苏秋月不明白他问的问题。

    守门人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要不是看出来是个刚来黑市的,他非常有理由怀疑她的目的。

    只来不买也不卖,晃一圈就走,也不和人交流,哪有这样上黑市来的?

    不是有目的那就是找东西的。

    听人家把意思一说,苏秋月也忍不住埋怨自己,她还以为她表现的很正常了呢。

    “我想买点种子,最好是粮种,可是来了几天都没有。”苏秋月咬着嘴唇,说的很无奈。

    “那你倒是问啊。”守门的人翻了个白眼,真是又笨又蠢。

    要不是看她虽然努力打扮年纪成熟一些,可是眉眼间一下就能看出来年纪不大,他早就骂人了。

    “啊?可以问的吗?”苏秋月真的不知道。

    “你不问谁知道你要买什么?你问了人家要是有,下次约好了不就拿来了?!”守门人忍不住道。

    “哦,哦。哦。谢谢,谢谢。”苏秋月这才反应过来,赶紧道谢,守门人也不再挡着她,放她进去了。

    苏秋月都想骂自己蠢蛋,虽然接受了自己重生,脑子还留在以后,还以为像以后逛市场呢。

    虽然明白了,但是一进去还是有些懵,问谁呢?

    观察了一番,终于对着一个来卖粮的人走了过去。

    那个人身上深蓝色的衣服已经洗的掉色了,袖口和裤腿的颜色确实很深。

    稍微一看就知道是经常下地干活挽起来造成的。

    那人应该是来过黑市多次了,苏秋月的视线只是多停留了一下,那人就看了过来。

    然后抬起下巴往旁边挑了一下,示意苏秋月去那边的墙根下。

    苏秋月的嘴抿了抿,抬步跟着走了过去。

    “要粮吗?”男人等她过来,直截了当的说。

    苏秋月想了想,点点头。

    男人赶紧把背篓放了下来,掏出里面的布袋子,挽了挽露出里面的玉米碴子。

    “正正好好二斤。”男人低声说完用筐子遮挡比了个手势,告诉苏秋月价格。

    苏秋月想了想,和粮店的粮食价格比确实是贵了很多,但是也不至于多离谱。

    苏秋月蹲下身,慢慢的掏出裤兜里的钱,数了数递了过去。

    男人接过来数了数,又看看了没有问题,才把钱揣进衣服里,然后低头把口袋弄好扎紧打算递给苏秋月。

    “大哥,我想买种子,你有吗?价格好商量。”

    苏秋月小声的说,男人听到她的话动作一顿,抬头看了她一眼。

    看她真的是认真的问,左右看了看,吧嗒了一下嘴。

    “有。你要啥种子?”

    “最好是粮种,菜种也行,其他的种子我得看看。”苏秋月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有门。

    “可不便宜。”男人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苏秋月,仔细的不放过她的一丝动作。

    “我,我知道。”苏秋月被看的有些紧张,还是张嘴说了。

    男人把布袋子弄好放到苏秋月的脚边,蹲下身背起背篓起身就要离开。

    中间轻轻的说。

    “半个月后还是这个时间,这个位置见。”

    一套动作下来,要不是苏秋月支棱着耳朵等着答案,都以为他不搭理她要走了。

    苏秋月看着人家一副根本没有这个事儿的样子走了,也深吸一口气,提起口袋装进自己的布兜子里,快步的离开这里。

    一直走了好远,才松了一口气。

    这还真刺激。

    拍了拍胸口,弄到种子,不到万不得已她肯定不会再来了。

    回到家,换了衣服洗了脸就开始准备做饭。

    她已经去试了,能不能成功只能等着了。

    日子就这样静静的过了三天,这天早上妹妹刚去上学,院门就被敲响了。

    “付奶奶。”苏秋月打开门,没想到是街道主任来了。

    赶紧招呼她进屋。

    “您快坐,我去给您倒水。”苏秋月说。

    “不用了,一大早也不渴,别麻烦了。”付奶奶赶紧摆手,拉过要去倒水的苏秋月,让她也坐下来,才开门见山的说。

    “我今天是为了这个房子的事情。”

    苏秋月一听赶紧坐直了身体。

    “你这院子不小,房子也大。虽然不是新房子,可是实打实的青石大瓦房。

    这房子又是你们祖辈传下来,你也知道现在可不兴买卖。

    要租的话一家人也不一定能付得起房钱。”付奶奶有些叹气的说。

    现在住房困难,多少人家十几口子人都睡在一铺炕上的。

    这么个大院子,两个孩子下了乡,没人住也没人看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人搬进来,到时候房子会不会被祸害先不说,以后要回来可就费劲了。

    租出去,一般人家也付不起房租,租给几户人家也糟心,白瞎这大院子了。

    苏秋月也知道情况,所以对付奶奶说的情况点了点头。

    “奶奶厚着脸皮占你点便宜。我亲侄子,当兵的时候在外面结的婚,孩子有四个,媳妇家里就自己一个人,所以结婚后老丈人和丈母娘跟着一起过。

    他们家两个弟弟已经结婚了,也生了孩子,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他们这一回来更放不下了。

    回来这半年一直是这家挤挤那家凑合的。

    正好你这房子没人,我就想着不正好让他们过来住吗?

    你放心,奶奶敢保证他们肯定把房子看好,不会有半点损坏,他们家也能松快松快。”付奶奶叹气。

    哥哥一家都是老实人,还有个没出嫁的侄女呢,侄女这半年一直在同学家都借住,一个女孩子时间长了到底是不好啊。

    侄子还带着老丈人住在一起更是麻烦。

    她看着都糟心。

    侄子现在在派出所,工资和退伍回来那点钱还得养活一家老小,攒不下来钱置办房子,刚分配到单位,能分个宿舍就不错了。

    正好苏秋月说了她家房子的事情,她就想到了侄子一家。

    别的不说,肯定能帮她保住房子就是了。

    “付奶奶看您说的,是我得感谢您呢。有您看着我还放心呢。”苏秋月听了付奶奶的话脸上一下就亮了。

    付奶奶看苏秋月脸上没有勉强脸色也跟着高兴起来。

    然后就说了她的打算。

    付奶奶为了让苏秋月放心,由街道出面担保出一份租房协议。

    房租一年八十块钱,确实是便宜,但是她侄子一家负责看房子,不会再有别人住进去。

    以后房子的修缮也归侄子一家管。

    顺便把房子的归到苏秋月的名下,街道给办理手续。

    等哪天侄子买房子或者他们回来,他们也会搬出去的。

    苏秋月看出来付奶奶说房租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确实是很便宜。

    现在一间屋子一年都要五块钱的,她家这么多间房子,还有个大院子八十块钱确实少了。

    可是再贵就很难租出去了,租出去也不一定是可靠的人。

    所以哪怕便宜点,长远点看还是苏秋月占便宜了。

    苏秋月赶紧连连点头,付奶奶一看她没意见,就赶紧让她带着东西和她去街道。

    先去街道把房子登记在苏秋月的名下,然后约好下午来街道和租房的人签协议。

    苏秋月对于房子有着落也是高兴的不行,拐到市场去买了菜打算晚上和妹妹庆祝一下。

    下午就看到了付奶奶的侄子,身姿挺拔魁梧,一眼就能看出来当过兵。

    一副憨实的样子,可能是当过兵又在派出所工作,给人一身正气的感觉。

    本来付奶奶介绍的人苏秋月就已经很安心了,现在一看到这个人更是满意极了。

    签好字,当着付奶奶的面签好协议,苏秋月和付奶奶的侄子一人一份,还有一份留在房产办事处,每一份都有街道的公章,已经是能做到最保险的了。

    苏秋月签了收条收了三年的房租。下乡的知青是不能随便回来的,得三年后还得批了假才能回来。

    然后看到付奶奶和她侄子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稍微一想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想了想就开口说,

    “付奶奶,付叔儿,你看你有没有时间去我家看看?

    我前段时间还把家里的东西都处理了,叔儿搬过来估计还得准备些东西,叔儿和我去看看,都缺什么东西?”

    一听苏秋月这么说,付奶奶和付叔叔两个人都高兴了,一边说着一边就和苏秋月一起往家里去。

    苏秋月家高高的院墙,还没等进去付奶奶的侄子就满意的很。

    进了门,前院宽敞透亮,大门口到房前有青石铺的小路。

    两边的墙根下种着几棵小树,前面还有石头围起来的池子,以前应该是种花的。

    苏秋月家正房就有五大间,中间是个堂屋,以前是用来招待客人的。

    里面的摆设老早之前就被苏爷爷收了起来,后面又被苏秋月收进了空间。

    现在当成了饭厅,一家人都在堂屋吃饭,来客人也好招待。

    堂屋里有个影壁,也是火墙。后面也改成了厨房,做饭也正好把两边的屋子也烧热了。

    东边是爷爷住着,西边是她和父母住的,后来爷爷没了,做饭的时候就用插板把东边的烟道堵上。

    后面还有个后门,出入后院就方便很多。

    饭厅东西两边都有门帘遮挡着的门。

    东边一进去很宽敞还有铺大炕,苏爷爷年纪大了,北方又冷,一年四季都得睡有热乎气儿的炕。

    屋里还有地龙,所以冬天也很暖和。

    房间里还有个里间,以前是爷爷的书房,现在都空着了。

    西边进去也是一铺炕,家具都一应俱全,是以前苏秋月父母的房间,往里是个小间,是当储物间用的。

    最里面的房间就是以前苏秋月两姐妹的房间。

    现在也都不用了,她们的房间还有个门直接通外面,方便两个人去外面,早就锁上不用了。

    正屋西边还有厢房,里面两个房间还能做饭。

    原来都能住人的,后面都当仓库用了。

    东边也有小厢房,就是仓库,现在都锁上没用了。

    东边小仓库和正房那里有个宽敞的小道通往后院。

    后院比前院要宽敞三倍,有个大菜园子。

    靠东边有小仓房,里面放着柴火之类的东西。

    西边离正房有些距离的地方种着几棵树,那里有个小房子是厕所。

    菜园子挨着仓房那有口井,家里自来水不够的时候都是到那里打水。

    院子北墙那有个棚子,苏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养驴拉车用的,后来没有驴也没有拆。

    “叔儿,这后院以后你们要是想养个鸡鸭啥的,可以自己弄。

    我知道你们家人多,厢房收拾收拾也能住人的。

    家里地龙火墙啥的我和妹妹也不会,以前爷爷在的时候找人弄的,后来我自也不敢随便找人都是找付奶奶他们帮忙找人弄的,这个你就问付奶奶就行了。”

    苏秋月领着两个人一边参观一边说,家里有地龙有火墙虽然冬天暖和,可是也需要定期把里面的灰扒出来,要不然第二年冬天不暖和还容易呛烟,弄得屋里到处都是灰,收拾的时候可费劲了。

    付奶奶直点头,这个事儿确实,两个小姑娘不会,她侄子这点活儿肯定不是问题。

    付叔儿还没等进院子就对高大能遮挡住视线的院墙满意的不得了,这里面更是出乎意料的好。

    “丫头你放心,叔儿肯定把房子看好,不会弄坏一点儿的。”

    苏秋月也很高兴,听付叔儿问房子一些细节的问题就知道肯定能爱护房子的。

    看了一圈儿,三个人就去堂屋坐着聊天。

    苏秋月给两人倒了杯水,就听付奶奶和付叔儿两个人讨论都要准备哪些东西。

    柜子、桌子、板凳等东西肯定是要找木匠来打的。

    先准备必要的东西也得需要半个月左右,剩下的东西住进来慢慢弄就行了。

    姑侄两个说着说着就反应过来了,太高兴了,忘了还在人家家呢。

    两个人尴尬的互相看了一眼,怕苏秋月心里不舒服。

    苏秋月不等他们说话就开口说道:

    “付奶奶,付叔儿,我知道你们家里情况,我这还有三个多月就下乡了。

    幸好有付奶奶可怜,我和妹妹能去亲戚那里。

    我也不知道那里的情况,也想早点去,毕竟带着妹妹和别的知青一起住也不方便,可以的话能住表舅家跟前也安全些。

    所以付叔儿回去准备东西,等弄好了搬进来就是了,我和妹妹就提前去当知青的地方。

    就是得麻烦付奶奶帮我开介绍信。”苏秋月的话一说完,付奶奶姑侄两个都没想到。

    反应过来付奶奶拍着大腿直感叹,

    “哎呀,你说你这个丫头,也太可心了。

    你这是帮你付叔儿大忙了。

    介绍信的事儿你放心,付奶奶给你安排好。”

    两个人又说了些感谢的话,就高高兴兴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