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12章 火车上接生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第12章 火车上接生

    苏秋月紧张,外面的人也着急。苏秋月只能硬着头皮上。

    “我试试吧。可是我水平有限,真有什么问题我也无能为力的。”

    苏秋月虽然说答应试试,可丑话说在前头,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她,她可没那么大的能力。

    “好!问问陈工吧。”外面的工作人员同意了以后,进到车厢里,过了一会儿就招呼苏秋月赶紧进去帮忙。

    “快快,小姑娘,你多费心了。”

    说话的是个看上去有些书卷气的中年男人,应该也是产妇的丈夫,一头的汗明显看出来紧张的不行了。

    这样的情况还是客气的和苏秋月打招呼。

    苏秋月点点头,过去摸了摸产妇的肚子,然后询问了一下情况。

    “你们先出去,我要再看看。”苏秋月说。

    “啊?哦哦哦。”男人反应过来,赶紧和其他退出他们所在的软卧包厢。

    乘务员已经告知了其他包厢的乘客,让他们待在自己的包厢不要随意出来走动。

    产妇的身下已经铺好了找来的床单,还有很多的草纸草纸。

    “你放轻松,没事儿的,我看一下宫口,放松,有些不舒服,很快的。”苏秋月一边说,一边掀开盖在产妇腿上的布单子。

    然后帮着产妇脱下裤子,一边帮着挪动产妇的腿,一边伸手按摩她的腿。

    这才去看了产妇宫口的情况。

    产妇现在是七个多月,因为丈夫工作的关系要坐火车到其他的地方去。

    没想到在火车上就开始肚子疼,想着还没到预产期,就忍着没说。哪知道后面越来越疼,这时候才意识到要早产,可是火车已经开了一段时间了,这才有了前面在火车上四处找大夫的情况。

    产妇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怀孕了也一直忙于工作,还和丈夫一起奔波。

    所以早产很有可能和孕期劳累有关。

    “我需要大量的热水、水盆、酒精、剪刀、肥皂。

    车厢里不能有太多人,找一个女的来帮忙。”

    苏秋月和外面的人说。

    她说完就有人开始忙活去了,把火车上的卫生员叫了过来,还有苏秋月需要的东西也送了过来。

    “我虽然是第一次接生,但是也接触过产妇,所以还算有那么一点点经验。

    你早产可能和你孕期劳累有关。

    我现在要先给你按摩和针灸,尽量让你的宫口能快点打开,这样对你的伤害小一些,孩子就能顺利出生了。

    你现在是你配合我,尽量的放松,保存体力为一会儿的生产做准备好不好?”苏秋月用热水泡了泡手,手温热后才都开始慢慢的给产妇推拿按摩。

    “我该怎么叫你?姐姐?”苏秋月一边按摩一边和产妇说话。

    “你这孩子,人不大,嘴倒是滑头的很,当然是叫姨了。”产妇本来皱紧的眉头听了这一句更紧了,表情倒是轻松一些,哭笑不得的回答。

    “姨啊,我看着你好年轻啊,我妈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妹妹都生出来了。你这这还是第一胎吧?”苏秋月赶紧说。

    “哎呦,眼睛倒是挺好使,你真没接生过?”产妇就奇怪了,这小姑娘不是说没接生过吗?

    “虽然没有亲手接生过,可是祖传下来的手艺,有些东西还是能看出来的。”苏秋月一边按摩穴位一边说。

    就这么一会儿一句,产妇慢慢的放松下来,苏秋月刚才碰了一下,肚子没有那么紧了。

    她后背已经都湿了,她现在就是先让产妇平静下来,让宫口尽快的打开,身体放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下开始生产,因为苏秋月刚才按摩的时候发现产妇已经有羊水流出来了。

    产妇的状态稳定下来,苏秋月却没有停下来,让外面帮着准备吃的喝的东西,她让那个卫生员一起,给产妇按摩后背和腰部。

    等产妇终于稳定下来稍微吃点东西,就开始准备生产。

    这时候的苏秋月已经一身的汗了,她也需要休息一下。

    “姨,一会儿我给你扎两针,都是我刚才按摩的一些穴位。我也是第一次扎,万一扎错了,你可别叫疼啊。”苏秋月开玩笑的解释,但是脸色很认真。

    “扎吧,再疼能有现在肚子疼啊?”产妇也笑着说。

    “阿姨你躺好了。”苏秋月让那个卫生员扶着产妇躺好,然后就把空间里爷爷的银针,借着打开身上的背包拿了出来。

    用酒精擦了擦消消毒,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

    她从来没有在人的身体上扎过针,第一次施针不可能不紧张。

    苏秋月咬了咬牙,心里默念应该施针的位置,开始给产妇施针。

    看着简单,苏秋月的汗都从下巴滴落了。

    一边施针一边询问产妇的感觉,有什么不对赶紧停止。

    十多分钟后,撤了针,产妇也开始规律的宫缩了。

    “姨,我知道很疼,但是一定别只顾着疼,耳朵里一定要听我说的话。

    宫缩来的时候咱们就用力,孩子七个多月了,不是特别大,肯定好生。

    咱们坚持坚持,孩子肯定会好好的。你也能好好的。”苏秋月宽慰她,也宽慰自己。

    早产在这个年代是很危险的,更何况现在还在火车上。

    “姑娘,你放心,我听你的。”频繁的宫缩已经让产妇微喘了,脸上也有了细密的汗珠。

    “姐,咱俩配合,肯定会没事儿的。

    你看着姨的情况,给她擦擦汗啥的。

    等孩子一落地就得过来帮我一把。”苏秋月和那个卫生员说。

    一切准备就绪,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了。

    虽然紧张,所幸孩子胎位正常,半个小时后平安的降生了。

    苏秋月手脚麻利的处理孩子,现在已经没有空说话了,只能紧张的忙活起来,很多东西都没有,都是随手找个能用的东西代替,所以她要很小心才行。

    那个卫生员虽然比苏秋月大,还是个大姑娘,现在已经脸色发白了。

    苏秋月知道人家一个没成婚的姑娘,怕她留下心理阴影,生产的过程一直让她照顾产妇,这都给姑娘吓够呛。

    等孩子擦洗干净,脐带也剪好了,给孩子用大毛巾和衣服包好递给卫生员,苏秋月才对着产妇说:

    “是个健康的男孩,手指头脚趾头不多不少。

    早产的孩子有点小,姨也听见了,哭的跟小猫似的。

    我掂量着大概三斤,小是小了点,吃的日子在后头呢。

    姨放宽心,养好自己,奶好了孩子也长得快了。

    早产的孩子费心,最好是有人能专门精心养着,过了三岁就好了。”

    苏秋月的话让刚生产完还担心的产妇彻底放下心来。

    “孩子,谢谢你了。”这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给她这忙前忙后的,还能说话宽她的心,让她担忧的心安定不少。

    “谢啥,这是你们信得着我。我这虽然是家传的手艺,可是还是头一回用,我比你还紧张呢。”苏秋月笑着说。

    她的眼睛一直看着产妇的出血情况,等胎盘脱落后,赶紧给产妇又扎了几针。

    看着出血量不多了,才拔下针,让卫生员给产妇喂点温水,她赶紧给产妇盖好,抱着孩子出去。

    “男孩儿,一切正常,早产小了点,等到了站赶紧送医院,应该没啥大事儿。

    叔你赶紧抱着孩子,我还得进去。”简单的把孩子交给了他爸爸,苏秋月就回到了包厢。

    开始和卫生员一起给产妇处理生产的那些东西。

    等终于收拾好了,苏秋月才和产妇说:

    “姨,挺好的,母子平安。等一会儿到站了,去医院再好好检查检查,月子里好好养养多坐几天,慢慢就恢复正常了。”

    “哎呀,好孩子,我怎么感谢你才好呢。要不是你,都不知道我和孩子能不能顺利挺过去。”产妇明显很虚弱了,说话的声音也轻了很多。还是因为苏秋月的话心落了大半,才开口感谢她。

    “谢啥,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姨吉人自有天相,没有我也会顺利生产的。”苏秋月诚恳的说,她的水平可是很一般。

    “必须得感谢,姨心里清楚,你要是不让姨谢谢你,姨可是心里过不去,你别让我惦记,我做不了太多,但是你得给我感谢你的机会啊。”产妇有点点激动。

    “好好,你可别激动,平静下来好好休息啊。”苏秋月赶紧制止,怕她再激动就把自己的地址给了她。

    等到了车站,一群人上来把产妇接走后,苏秋月才一下子坐到地上。

    “咋地了孩子?”列车长,赶紧过来扶着她坐下。

    “没,没事儿,脱力了。”苏秋月白着脸,摆摆手。

    “啧啧啧,孩子这是累的。得了,他们下车了你就在这卧铺好好歇歇吧。”列车长看见她的样子也心生不忍,还是个半大孩子呢,实在是没人把她推前面去了,看给孩子累的。

    她也帮了大忙了,卧铺就留给她休息也在情理中。

    苏秋月也确实累的不行了,点点头,给列车长看了车票,就躺了下来。

    卧铺已经被收拾出来了,除了空气中还有一丝丝的血腥味,根本看不出来之前竟然有人在这里生孩子。

    苏秋月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很快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苏秋月被列车长叫醒,还贴心的送了一碗面过来。

    “瞅瞅这脸色差的,我看你还得坐两天车呢,安心的在这里休息,要不然到了家,家里人不得心疼啊。”

    “谢谢叔叔。”苏秋月赶紧道谢。

    “谢啥,你是不知道,你接生的那两口子,听说是有大能耐的。

    这回是有任务才大着肚子出门的。都是为了祖国的建设。

    这样的人咱们可得上心!出点事儿咱们可付不起那么大的责任。

    要是没你的帮忙,谁都说不好怎么个结果,真要有点事儿可是国家的损失。

    怎么说你都是立功了。”列车长看着她吃饭,说着产妇的情况。

    哪怕是普通人他们也不能不管,更何况还是重要人物。

    苏秋月没想到第一回给人接生,竟然还是大人物。

    不过再大的人物也和她没啥关系,她现在真的要好好的歇歇。

    也更加坚定以后得找个师傅好好学学。

    也是她幸运,产妇虽然早产但是没有其他问题,真有个万一她还真不敢保证会不会怪到她身上。

    这么一想苏秋月心紧了紧,下回可不敢出手了。

    有卧铺睡,车上的人还给她安排了饭食,苏秋月剩下的路程相当的舒服了。

    休息好了以后,只要有时间,苏秋月就专心的继续学习。

    在路上还把空间里成熟的粮食收了。

    没有种子,只能等回去有机会再耕种。

    而且回去后一大堆的事情还在等着她。

    车到站后,表舅已经等在外面了,接到苏秋月就赶紧往回走。

    路上看她并没有像上次一样晕车,才放心的询问她出去的情况。

    “房子直接交给街道,给了我三百块钱补助,我想着反正也不能卖,租出去还不知道得啥时候能找到合适的人,交给街道虽然没多少钱,房子是我的总是能保证的。

    再说没准五年后还用我的房子呢,我就还能收到补助。”

    苏秋月没有详细的说具体情况,更没说是洋房,只说一个小院子,正好街道要征用就交给街道了。。

    在省城一个小院子也是不小的财富了。

    “对,起码有政府帮着看着房子能放心。

    回去就说房子交给政府了,你个小姑娘手里有房子在省城难免被人惦记。

    还是小心点好。”

    表舅到没有怀疑,别说她一个孩子,就是他也想不到更稳妥的办法。

    等终于回到家,苏秋月才感觉彻底踏实了。

    给表舅一家带了些当地的点心,还有答应给表妹的奶糖,苏秋月就被表舅一家仔仔细细的盘问了一遍。

    姨姥姥年纪大眼又瞎,家里事儿都不怎么过问。

    表姐表哥只听着并不怎么问。

    表舅和舅妈主要问她一路上有没有什么事儿,事情处理的结果。

    只有三表妹和二表姐叽叽喳喳的问省城的事情。

    苏秋月也不烦,一件件的回答,不知道的就没有办法了。

    第二天一早收拾完,苏秋月就去了前院的房子那。

    表舅他们已经出工了,表妹和表弟还有新月几个小孩一起去的。

    房子已经收拾好了。翻新的屋顶,门窗也换了新的。

    特别是窗户按照苏秋月的要求做了两层。

    西屋的炕重新弄了弄,姐妹想一人一间睡没有一点问题。

    东屋因为加火墙的关系,变化比较大,原本能睡四个人的炕小了些,炕东放着两个炕柜。

    表哥还在上面画了山水画,写着四季平安。

    地上靠着北墙放着箱柜,下面是两条长条板凳支着。

    门口是脸盆架,能搭毛巾。

    还有两个板凳,两个小凳子。

    炕上还有做好的炕桌,苏秋月要做大一点,以后方便姐妹俩学习的时候用。

    厨房在灶旁多了个炉灶,里面是新打的橱柜,能放碗筷。

    地面表叔也给重新压平压实了。

    门里门外还铺上了石块。

    苏秋月满意极了,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笑容,表舅也放心了。

    房子弄好了,还差一些瓶瓶罐罐的,苏秋月打算明天去买齐了。

    第二天苏秋月和表舅分工,家里用的缸啊、罐子什么的到公社就能买到,所以苏秋月告诉表舅啥,买的数量,表舅借大队的车去公社拉一趟就行了。

    苏秋月则搭车去镇上,买一些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