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27章 舅妈搬过来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第27章 舅妈搬过来

    大表姐抱着许灵来的时候,苏秋月还有些蒙圈,妹妹一大早就找许华玩儿去了,大表姐咋还把许灵抱回来了?

    大表姐回来那天,她看表舅家气氛不好就领着妹妹回家了,这几天也没有去,还以为没事儿了呢。

    毕竟欠她的钱,她在旁边听着怎么处理还挺尴尬的。

    “大姐?这是咋啦?”苏秋月不明所以的问。

    虽然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这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难道又出啥事了?

    大姐这才哽咽着说了这两天的事情。

    那天苏秋月姐俩走了以后,他爹说,以后他来干活儿还钱。

    他话一落,奶奶那屋直接就开始骂上了。

    许凤刚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二妹说,她走了以后,爹就和两个堂哥有了隔阂。

    那天当面就说了已经仁至义尽了,送去当兵后就不管了。

    奶奶不同意,想让爹再接济两年,两个孩子刚去部队,津贴也少,老二还得读书。

    想要吃点好的用点好的根本不可能。想等他们在部队稳定了以后,再停接济。

    爹这一说要干活儿还钱,意思是真的不管了,她奶奶一下就炸了,作了一晚上。

    许凤也不知道怎么说她奶,你说她脑子糊涂吧,家里人被欺负她还是护犊子的。

    可是重男轻女偏心眼儿的时候也真的很不讲理。

    本来以为他爹已经定下决心了,作够了就完了。

    没想到从第二天开始,白天的时候还好好的,一到半夜,也不管家里人是不是都睡熟了,还有孩子和病人。

    她奶奶就开始拿着拐杖,一边打的锅盖“咣咣”响,一边骂人。

    骂她们活腻歪了,好日子不过非得自己找罪受。

    骂她妈根本不配当妈,早知道这样当初根本不能要她。

    说她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为了家里着想就应该嘎嘣死了一了百了,这下不但家里背了一屁股饥荒,还得跟个娘娘似的养着,她也配?!

    骂我爹不知好歹,闺女就是赔钱货,别人家死个孩子多正常点事儿,就他像没闺女似的,花那么多钱。

    活该他拉饥荒。

    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脏话更是要多磕碜有多磕碜。

    奶奶也不管小弟小妹吓哭,得她自己骂够了,累了才算结束。

    骂完人她回去消停睡觉了,她们还没等睡着就该起来了。

    这么几天别说她受不了,除了她奶奶家里人的脸色没一个好的。

    她爹昨天做活儿差点儿把自己的手割到了。

    许凤一看这么下去可不行,就把许灵抱过来了,就想到苏秋月这儿了。

    苏秋月听完也不知道说什么,姨奶奶这样的老太太太多了。

    哪怕是未来的那些婆婆,很多的缩影都能看的出来。

    当了婆婆以后就没有干过活儿,被当老太君一样供着敬着。

    吃的用的得先给她,一句不是不能说。

    她不高兴了,不管孙子孙女都打,孙女打的更多。

    媳妇想骂就骂,敢说一句就能骂上一整天,一直骂到媳妇跟她道歉为止。

    年轻的时候什么样儿,苏秋月不知道,可是大队里这样的婆婆不是很稀奇就是了。

    “秋月,大姐也没人可以找,就求到你跟前了。

    能不能让我妈和我妹先住你家一段时间,我奶那么闹就是逼着我妈和我爹服软,继续管那两个白眼狼。

    我不能让她如愿!我爹都养了他们那么多年了,还不够吗?”

    就是自己亲生儿子成年后不掏一分钱的不也有的是吗?她爹一个当叔叔的真的已经仁至义尽了。

    就是这么掏心掏肺的,最后她妈和妹妹都要病死了,他们想的是别耽误他们的前程。

    这样的人还要管,她心里根本过不去。

    “我妈和我妹再这么折腾下去身体再完了,可就真白去医院了。

    大姐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求到你跟前了。”

    许凤这时候真的不知道去哪里求助了。

    表妹已经帮过她们了,她这还没完没了的,她是真的很不好意思。

    “嗨,我还以为咋了。咋不行。

    过来住更好,我家人少这下有人家里还热闹呢。

    让舅妈和小灵去西屋,大病初愈确实需要好好静养。

    住我家还真不是啥事儿,大姐你早说啊。”苏秋月这才放心,还以为出啥事儿了。

    这下有人家在妹妹也有人陪着,她出门就放心了。

    昨天虎子就上她家来告诉她这两天准备准备,有个产妇要生孩子了,指不定哪天就得过去。

    她还想着她要出门妹妹还得送到表舅家,正好舅妈她们过来。

    许凤也不再客气了,把妹妹放下就回家去搬东西。

    苏秋月赶紧把西屋收拾出来,之前放在西屋生豆芽的东西都拿下来,打扫干净。

    豆芽已经生了几茬儿了,多的放在空间里慢慢吃。

    今天晚上就能吃一顿,剩下以后慢慢生。

    打扫完,苏秋月又赶紧再给西屋烧炕,之前只是保持温暖,现在得烧的热乎一点。

    苏秋月弄了个简易版的五红汤,红枣、红豆、红皮花生、枸杞、红糖。

    要是有桑葚和红曲就更好了,每天和妹妹喝一碗,补气补血对女孩子是很好的。

    苏秋月赶紧再多泡点红豆,晚上和舅妈一起喝。

    大表姐先回家搬了行李过来。

    然后也不知道怎么说的,不一会儿舅妈也被带了过来。

    舅妈还有些不好意思,看见苏秋月不知道说什么好,苏秋月和妹妹则热情的赶紧帮着安置舅妈。

    让她们先在屋里休息,她都看出来了,就这么几天,比回来的脸色还不好。

    许灵还好,妹妹陪着她在炕桌上玩旮旯哈(羊的膝盖骨),舅妈这几天估计是折腾的太厉害,躺了一会儿就睡了,真的是被折腾的不轻。

    “唉,看我妈这样,我都不想结婚了。”

    大表姐到东屋和苏秋月感慨,看到她要张嘴赶紧摆摆手。

    “我就这么一说,不可能不结婚,不结婚都不够别人背后说嘴的。

    不过我可不想像我妈那样。”

    苏秋月真想说,大姐你放心,你以后在婆家可是厉害的很。

    可惜不敢说。

    大表姐回家搬了一些粮食过来,晚上吃饭的时候,苏秋月特意把黄豆芽拿出来炖了粉条,她想做酸辣粉儿,怕舅妈和孩子们吃太刺激,就先炖个粉条吃。

    绿豆芽稍微过了一下水,凉拌了一下。

    舅妈还夸她手巧,脑子活,做饭好吃。

    等晚上苏秋月端着五红汤给舅妈和表妹的时候,舅妈说什么都不吃。

    “秋月啊,你还是个孩子呢,我这麻烦你心里都够过意不去的了,你还这么费心,舅妈真待不下去了。”

    “舅妈,真不是特意做的,我家本来就是大夫,知道点儿药食同补的事儿。

    我和妹妹每天都喝,这东西补气补血,对你这种开刀的特别有好处。

    你看新月这段时间脸色都好了。

    看着好像挺浓的,其实全是水,你就放心喝。

    真过意不去,明天你就负责炖呗。

    你就当我拿你当实验了,我这就是提前过过当大夫的瘾。”苏秋月说着就把碗推给舅妈,舅妈听她这么说不得不接了过来。

    许灵看见她妈接过去了才开始小口小口的喝。

    “大表姐,真好喝。”许灵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抬起头甜甜的对着苏秋月说。

    “小灵觉得好喝就都喝了,以后让你妈天天炖,咱们把家里的红豆都吃光。”

    苏秋月稀罕的刮了刮小姑娘的小鼻子笑着说。

    苏新月也端着碗过来和小表妹一起喝起来。

    看着许灵乖乖的样子,舅妈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可能是终于睡上安稳觉了,第二天苏秋月起来的时候舅妈还没有醒。

    大表姐早早的过来帮着烧炕,还帮苏秋月做早饭。

    “昨天我把我妈和我妹送过来的时候我奶不知道,晚上折腾半宿,白天没事儿她就睡觉,她这么折腾也不知道跟谁学得,是不是她婆婆就这么作的?

    晚上的时候就我小弟哭了两声,她估计以为我妈还在家呢。

    早上吃饭都是送到她屋里,我就等着她知道我妈已经不在家了,她还咋作。”

    许凤说的时候脸上都是不屑,还有点反抗压迫的兴奋。

    “许辉早上说,他晚上把锅盖藏起来,看今天晚上她还咋敲。”说到这个许凤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姐不行把小弟也送过来吧,这天天晚上作,孩子也受不了。”苏秋月说。

    “没事儿,他这都有免疫力,除了第一下哆嗦一下,剩下就跟没听到似的,睡个跟个小猪羔儿一样。

    他要是来了我妈晚上也睡不好。正好把他奶忌了。

    就是白天我得送他过来,我妈回来了,他肯定黏一阵儿。”

    苏秋月点点头,晚上不送来也好,舅妈就能睡好觉,这样恢复的也快。

    做完早饭大表姐就回去了,等她们吃完饭,收拾完,大表姐把小表弟送过来,就和表哥一起往她们院子里搬柴火。

    苏秋月忙活完就教自己妹妹认字,还有读书写字。

    许灵也在就一起跟着听,舅妈是个勤快人,真让她老实的躺着是不可能的。

    泡豆子做五红汤就归她了,手上也不闲着,不知道谁的的衣服,在手上缝缝补补的。

    她们读书的时候,小表弟也跟着听,非常的专注,不哭不闹的。

    苏秋月突然想起来了,赶紧假装在柜子里翻找,其实是从空间里把以前家里的收音机拿了出来。

    装上电池,放在舅妈的屋子里,教她调频,小表弟就和舅妈在屋里听广播。

    两个妹妹学完了以后也往西屋钻。

    早想起来早翻出来了,哄孩子打发时间的好东西啊。

    这天天气还行,苏秋月和舅妈说了一声就要去公社,这回是跟着知青院里的知青一起去的。

    孙艳秋说他们要去买点东西,趁着猫冬赶紧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出来。

    到了公社,一部分人都去了邮局,苏秋月则去了商店,买了几块豆腐。

    他们这里种大豆特别多,所以做豆腐也很多,还有豆饼。

    只是苏秋月实在是吃不惯,很少吃豆饼。

    苏秋月多买了几块鲜豆腐,冻豆腐也买了几块,到时候直接放在家里的冰缸里就行了。

    鲜豆腐她趁着不注意放进空间,要不然路上就成冻豆腐了。

    她回去打算和豆芽一起做馅儿,包点粗粮包子。

    好消化还好吃有营养。

    还买了一小包碎布头,回去可以做补个儿(把布头用浆糊平整的糊在一起,一层又一层,干了以后剪成合适的大小做千层底),然后做千层底儿。

    苏秋月还买了点心、罐头、几尺布。

    既然要跟着李婶儿学接生,算是拜师了,不能因为有介绍信就太理所当然了。

    拜师的三盒礼她也不知道用啥,但是为了表示尊重她还是选她觉得合适的三样东西。

    现在快过年了,这几样能看出她的重视,还能当个年礼。

    回到家舅妈就把碎布头拿走了,千层底她做的很顺手,能帮着干点活儿就不会无聊了,心里也能好受点儿。

    苏秋月则把黄豆芽赶紧烫一下剁碎,然后把鲜豆腐抓碎放上调料拌在一起一会儿用。

    舅妈发面可是比苏秋月厉害,杂合面、苞米面、黑面都能发的特别好。

    他们就包上,吃不完的就冻上以后慢慢吃。

    “姐,豆腐包子这么好吃啊。”苏新月忍不住感叹。

    “是吧,好吃还好消化,不愿意做饭直接热两个就行了。”苏秋月也觉得好吃。

    表弟表妹也吃的很香,吃饭前已经给后院送去一笸箩,表舅还说她们都要养身体应该自己留着吃。

    苏秋月根本不听他的,弄得表舅一点办法都没有。

    两天后苏秋月早上刚吃完饭,虎子就来了。

    苏秋月给他拿了好几个豆腐包子,然后提着东西骑着自行车就去了李婶儿家。

    李婶子在家等她,接她的人也骑着自行车,正好他们就能一起过去了。

    “你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啥。”李婶接过苏秋月拿来的东西,一看还挺贵重的。

    “婶子,我跟你学本事就是你徒弟了。徒弟拜师傅礼节可不能少。

    您要是不收就是没打算好好教我。”苏秋月说。

    “好好好,我收了。徒弟我也认了。”李婶说不过她高兴的收了。

    有介绍信她就打算好好带,孩子真心拜师,是看重她,她当然高兴。

    苏秋月骑着自行车就跟着来接的人走了。

    路上李婶就和她说起了简单的接生的事项。

    一般情况下,年前年后生孩子的特别多。

    不耽误春种和第二年秋收。

    为了不耽误干农活,结婚也会挑春种后或者秋收后。

    所以孩子这时候出生的也多。

    到了地方,李婶还特意和这家人说苏秋月是她徒弟,还是卫生员。

    有些需要消毒什么的事情她可是知道的。

    苏秋月也没有否认,上辈子她可是挺有经验的。

    这家产妇已经生第三胎了,比头胎要好生。

    现在也没有手套,李婶子自己带了香皂,洗干净手后,就开始手把手教苏秋月。

    摸宫口,摸胎位。

    “你呀,不用不好意思。女人都有这么一遭,以后经历多了就好了。

    我就是担心你年纪小,怕以后影响你结婚生子。”李婶子一边教一边说她。

    她小时候都是帮着递东西,听她妈和姥姥口述一些生孩子的事情。

    等她自己怀孕生孩子后,才开始动手的。

    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那些了,但是一般的小姑娘都不会学这个的,哪怕是当大夫的。苏秋月年纪太小,她有点担心。

    “我都知道的婶儿,我不怕。”苏秋月说。

    李婶放心的点头,然后才开始说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