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68章 去市里学习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第68章 去市里学习

    “不要钱啊。那就得费劲了呗?我这一天……”付老太一听不要钱倒是高兴了,但是一想到要伺候儿媳妇,还生了个丫头片子就不高兴。

    “不用你,我自己媳妇我自己伺候。一会儿我把我买的东西搬过来。咱们分开吃。”付老二直接说。

    “你个大老爷们做饭像啥样啊?那不行!”付老太不同意。

    “咋不像样了?小时候你们下地干活,家里洗衣服做饭不都是我吗?那会咋像样呢?你不还到处夸吗?现在咋地了?”付老二不愿意了。

    “你!你……”付老太一下就被问住了,一时哽住答不上来了。本来以为这老儿子这辈子都找不到媳妇儿的。求着他娶个媳妇回来传宗接代。

    当时他就说媳妇自己挑,只要能给他们生个孙子,啥样的媳妇他们都认了,就怕他不挑啊。

    谁能想到挑来挑去的,会是现在这么个结果。结婚后这老儿子就跟变了个人儿似的。

    那媳妇恨不得拴在裤腰带上。出了门还能好一些,在家里更是不管不顾的黏糊,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刚开始媳妇还能不好意思的推举,可是老儿子说咋地两口子好还得看别人脸色啊。

    慢慢的媳妇也就跟他一样了,他们要是多说两句都不行。后来老儿子还因为这个闹了一场,后来谁也不敢吱声了。

    这回生了闺女她还以为总能消停了吧,没想到还宝贝上了,说都不让说,真是作孽啊!说到底还指望老儿子再给他们生个孙子接户口本。

    孙子落地前啥都能忍。

    苏秋月走的时候老付家已经安静了,里面的官司她不知道,但是付二哥那么在意老婆孩子肯定是不能吃亏的。

    都说付老二是二椅子,接触下来,苏秋月觉得倒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付老二有些内向,他看不上的人就不想浪费感情,招呼都不打一个。

    而且也不像别的老爷们似的,整天干活弄得汗津津的脏兮兮的,浑身都是汗臭味儿。

    付老二爱干净,干活的衣服鞋子是单独的,隔几天还会清洗干净。平时穿衣服出门也喜欢弄得干干净净的。

    平时也不像那些老爷们洗个脸都费劲,不仅洗脸洗头,还涂香脂啥的。

    头发也梳的流光水滑的,平时说话也不大嗓门使劲喊,但是碰到那些不讲理的,不管是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得嗷嗷地上去吵几句,说话难听又硬,很少有人能吵得过。

    就看他刚才在家和爹妈都对着干的样子,在外面更不可能吃亏的。

    这种和大部分男人都不一样,和老娘们吵架都不带输的,斤斤计较,整天涂脂抹粉的人。说话也没有脏话挂嘴上,可不就格格不入。

    又因为一些行为就被叫“二椅子”,可是人家付老二从来没因为这个说过啥,只要不是当着他面说,他都不当回事儿。

    可是你看看人家的日子,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和媳妇好的跟一个人一样。

    还特别舍得给媳妇花钱。他媳妇从头到脚都是新衣服,怀孕了以后吃的用的更是能买到啥买啥。

    但是他丈人一家来打秋风那是被他一顿骂回去的。把媳妇儿卖给“二椅子”也知道这家人对媳妇儿肯定是不好,根本不惯着。

    一般骂架的都是老娘们,这老爷们还真是少见。不过人家两口子一个鼻孔出气,过得蜜里调油的,谁能比得了呢?

    所以这人没处看的,还是的看怎么出事儿。

    回家的时候大姐睡得迷糊的跟她说了一句就接着睡了。

    知道她这一宿忙活的累,早上大姐做好饭,等小妹走了把饭放在锅里温着等她起来吃。

    苏秋月起来的时候都快九点了。收拾完赶紧接着忙活把要晾晒的药材都搬出去。

    然后去舅舅家和舅妈说说话,就回来开始把这趟出去的经历记录下来。

    有些东西她写好了只能放进空间了,被看到了可不得了。

    比如老风匣说的事儿。

    事情其实在几年前,苏奈是他们部落的祭祀,每年都会对部落新一年进行占卜,那一年就有预示了。预示他们部落将有一个特别大的灾祸。

    他们就一直在想办法躲过灾祸,最后找到了老风匣。

    老风匣也不知道苏秋月有空间。他只是知道她那里有泉有粮,能够帮助他们。需要他在中间运作一番。

    这也是他这几年不停的推算出来的。

    老风匣是个有大本事儿的,他能无中生有,比如给苏奈的药。大张说之前就认识老风匣,都说他有本事,他没见过所以不怎么信。

    直到有一次,有个人向他求一筐黄豆。他们就在山里,大家的背篓里有啥都是知道的。

    那个人正好说道家里的事情,求老风匣给看看。老风匣说要那个人打的狐狸,给他一筐黄豆。

    那人拿了一个空背篓,老风匣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上面,大张说看的清清楚楚的,空的。

    老风匣也是点了烟和他们说话,大张也说能听见豆荚掉落的声音,然后老风匣把烟袋锅一敲,大张再看盖上的背篓都冒尖了,掀起来一看,竟然是一筐刚摘下来的还有绒毛的新绿色的豆荚。

    那时候可是初春,地里的豆荚还没有出苗呢。

    那个刚从秧上掐下来毛黄豆,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是去年的黄豆他都不会那么惊讶。那可是断口新鲜的毛豆夹呀。

    出现在不可能出现的季节,和不可能出现的地方。还以那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怎么能不让人吃惊。

    也是从那以后,大张对老风匣开始上心了,也有了后边他们的事情。

    所以这次大张才深信不疑,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老风匣“取来”的。

    苏秋月拿了部落的药材,给大张用空间里的粮食换部落里的物资,大张则以为是老风匣和部落的东西。

    部落则认为是老风匣帮忙是大张给的东西。

    至于老风匣从部落里得什么好处她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老风匣私下和她说过,虽然能拿出来东西,但是那都是有道道儿的,并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而且是有一定限制的。

    所以那些叫唤的东西他拿不出来,只能靠苏秋月了。而且说大张是她的贵人,往后还有很多的纠缠呢。老风匣的话她还是信的,只是不能与人言说罢了。

    计划都弄好了,现在就剩下实操了。

    苏秋月回来也终于有时间去好好看看空间里的东西了。

    粮食和菜都长得很好,她的那一片草药长势也很好。空间的仓库里面已经有很多粮食了。

    之前种的少,全拿出去也不知道够不够和大张叫唤的,好在说好了后面要是需要,种子由大张拿,给她时间就能收获颇丰。

    就是不知道大张能拿多少种子,能换什么东西。

    空间里的粮食很快就能成熟了,到时候她就空出来都留着种大张拿来的种子好了。

    苏秋月在家没待两天,就接到公社电话,告诉她市里有妇产科医生学习的事情。

    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苏秋月怕耽误大张的事情,就给他打了电话。

    因为她出去一个月,一个来回时间正好能赶上。

    “才回来几天啊?你又要出去啊?”许凤听她又要出去,忍不住说了一句。

    “没办法啊,这次去学习,说了得一个月的时间呢。”苏秋月觉得机会难得不想错过。

    “去市里?”许凤问。

    “是啊,估计是在医院里,别人也没那个时间。我年岁小,找我看病的不多,正好用这个时间多学学,从没有坏处。”

    “也是。等真学到本事儿了,你得更忙了。”许凤点点头。

    “你去你的吧,家里放心我帮你看着。”

    “交给你我放心。”

    苏秋月赶紧收拾东西,出去一个月需要带的东西不少。还有一些被子盆啥的。

    还得带口粮,苏秋月剩下的时间在家做吃的东西。做好了就直接放到空间里。

    现在天慢慢热了,东西放外面也存不住,做出来给妹妹吃两个就行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苏秋月就大包小提的赶去了镇上。

    她要在镇上等去市里的火车。买完票还有两个小时,苏秋月找了个地方把行李放进空间,在空间换了衣服出来。

    镇上有个废弃的仓库。是抗战时候的油库,早就没人用了。苏秋月走到那,找到一棵歪脖子树,树下有三个垒起来的石头,搬开石头,有个小洞,把里面的东西掏出来,里面有把钥匙。

    是和大张在电话里说哈的,拿到钥匙打开油库仓库的大门。里面是说好的,整整齐齐的一堆麻袋。

    苏秋月快速的收了麻袋,锁好门找了隐蔽的地方赶紧去空间换回衣服,拿出行李回到火车站。

    等火车的时候,她的意识就在空间里把粮食装好。

    麻袋有了,这时候才发现还有个麻烦事儿就是麻袋得缝上。好在大张给她准备了缝麻袋需要的针和麻绳。

    苏秋月试了一下,目前她的能力不足,根本不能用意识干这件儿事儿。只能在坐车的空档慢慢练习。

    下车的时候苏秋月还有点晕,这个活儿可没有想象中好干。

    到了市医院,苏秋月办好手续,才被安排到了一间宿舍里。虽然宿舍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脸盆架。好处是只有她一个人方便很多。

    “苏秋月是吧?这回学习地方只有你一个人,正好和来医院实习的学生一起。

    咱们市医院的妇产科还是挺忙的,你得好好学啊。”领着他们的赵大夫拿着苏秋月的证明盖了章,和苏秋月说了每天医院的作息。

    她们就跟着赵大夫,从查房护理开始学。毕竟之前给人家接生都是在炕头上,医院的操作她还是不懂的。

    这回正好多学学。笔记本她都买好了。

    因为和实习大夫一起,医院要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所以妇产科的所有工作都要体验一遍,捎带着苏秋月也都参与了,连手术室她也跟着进去了。

    苏秋月这下就忙起来了,白天忙着医院里的事情,抽空还要做记录。晚上在空间里一边缝麻袋一边休息。

    第二天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半个月就在一群已经臊眉耷眼儿的实习生显得突出了。

    赵大夫也对她另眼相看。别看苏秋月年纪小,但是摸脉看诊倒是挺有灵性的。

    基本上不会出什么纰漏,查房摸胎的手法也特别的好。赵大夫越来越喜欢苏秋月,就开始带着她看诊接诊,有产妇生孩子也都带着她。

    现在技术还比较落后,剖腹产的人很少,所以手术并不多。顺产接生苏秋月早就有经验了,特别是一手银针转胎一下就在妇产科传开了。

    不仅她接生带着苏秋月,其他大夫也抢着带她。碰到胎位不正的,苏秋月就用银针帮着胎儿转胎。

    实习结束的时候,苏秋月得了唯一的一个满分。

    “小苏啊,在农村当个赤脚大夫真是屈才了。你又是个妇产大夫,实在是浪费。”

    “是啊,上回那个胎儿横在肚子里的,还是小苏几针给转正的,省了我不少力气呢。”

    “可不咋地。我眼看着她下一针,那肚子挪一挪,几针胎位就正过来了。小苏了不起。”

    妇产科的大夫七嘴八舌的夸赞苏秋月,给她弄的不好意思,只能摆手说没有。

    “小苏啊,你有没有想法去学校好好学学?虽然你这是家传,你还自学了一些,做赤脚大夫没问题,但是在医院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你要是有想法,我给你推荐,去省城的医学院系统的学学咋样?”赵大夫实在是惜才,苏秋月好学能吃苦,还有天分,就这么当个赤脚大夫实在是可惜。

    “是啊,是啊,我们都能给你写推荐。”

    其他的大夫也说,这孩子比那些实习的强太多了。那些实习的也不知道在学校咋学的,还能看见血就吓得不会动的。真是不知道以后咋当大夫。

    “我能吗?”苏秋月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机会。

    “能啊,你要不能别人更不能了。正好也是今年医院有指标。可是像你这么大能当妇产大夫的太少了。更何况还得去上两年学,这几年这个指标都没全给出去。”

    “我愿意,我愿意啊。我还年轻多学学肯定没错。”苏秋月赶紧表态。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这还得审批啥的,不知道需要多久,你正好也回去和家里说说。

    等到时候指标批下来了,就直接送你们大队去了。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你家里有啥事儿正好也安排安排。”

    赵大夫解释道,毕竟这上学可是还得自己掏一部分钱呢。

    这个苏秋月倒是不在意,就是要和家里说一声,还有妹妹得安排好了。

    和妇产的大夫们道了谢,苏秋月就收拾自己的东西往回赶了。

    路过镇上的时候,正好把空间里的粮食都放进那个仓库里。然后去给大张打电话告诉他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做完了这些苏秋月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