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 第8章 一百两银子一首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第8章 一百两银子一首

    “姐夫,听听我这首《梅花赞》——雪消冰解水生波,春到江南奈尔何。只有梅花知此意,暗香疏影月明多。”

    听着朱彪一本正经的吟诗,你别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不过就这么一首简单的诗,拢共二十八个字就要一百两银子,加上标点符号平均一个字三两,咱们汉王世子可真是人傻钱多。

    “怎么样怎么样?“朱彪迫不及待地想得到陈容的肯定,”这三场我最满意的就是这首了,我觉得这次一定能选上。”

    “你每场都参加了,一直没进前十?”

    “是啊。”朱彪一点也没感觉羞耻地点了点头,“前两次找的代笔太垃圾了,这次我请的人可是前科进士,在国子监待过好些年呢。”

    陈容无奈地摇了摇头,这首诗还算可以,但和他记忆里那些千古名篇相比,根本连提鞋都不配。但他只会背诗,不会评诗,到底能不能进前十,还要看同场的水平如何。

    既然答应陪他去,总不能出工不出力,还是帮他一手吧。

    随后陈容拿起纸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诗词: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朱彪望着陈容递过来的诗词,呆呆地怔了许久。即便他诗词水平不高,文化水平也有限,但只要是稍微学过一点诗词的人,绝对能看出陈容这首词的不凡之处,堪称千古绝句。

    “姐夫,这首词是你写的?”

    “不是我。”

    朱彪松了口气:“我就说嘛,咱俩差距不能那么大……”

    “还能是你?”陈容故意说话大喘气,装了个大逼。

    “真是你写的?”朱彪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不要就还我。”陈容淡淡说道。

    “要要要……”朱彪赶紧把陈容写诗的宣纸叠起来收进怀里,然后又把原来那首诗撕了个粉碎,嫌弃地啐道,“什么狗屁国子监进士,写的这破玩意也叫诗?”

    陈容默默翻了个白眼,心说你刚才还把人家的诗当成宝呢。不过有道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刚才那首诗,当然碰瓷不了陆放翁的千古名篇。放眼整个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这首《卜算子·咏梅》在写梅花的诗词里都堪称翘楚。

    ……

    天色刚刚暗下去,安宁县城里却又逐渐的明亮起来,灯火白炽如昼。

    今天并非节日,只是寻常的一个夜晚,但谁都知道今晚是七夕诗会预赛的最后一场,不少才子特意从外地赶来,将春闺院周遭的客栈都住满了。今晚最失意的当属河上画舫,因为才子们都赶去春闺院了,或是看热闹,或是为七夕诗会最后一搏。平时热闹喧哗的河堤,在今夜可听不到高谈阔论、之乎者也的声音喽。

    “王兄,今天可是又有大作啊?”

    “大作不敢当,只是前天逛街偶然间发现一朵小小的梅花,顿生感悟,写下一首七言绝句。今天便用它来挑战一下各地的才子们。”

    “你花多少钱买的?”对方悄声问道。

    “五十两银子。”王姓书生也降低了音量,“你呢,李兄?”

    “俺也一样。”

    “你怎么知道我买的?”

    “你先弄明白梅花什么季节开吧。”

    周围进入春闺院的书生们络绎不绝,有的两两搭伙,有的三五成群。陈容陪朱彪站在春闺院门口排队入场,听到身旁两人的谈话,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觉得眼前似乎有个商机。

    “记得等会进去以后,叫我朱兄就好,千万别暴露我的身份。”两人走到春闺院门口的时候,朱彪忽然压低声音在陈容耳边说道。

    想来也是,再怎么说春闺院也是家青楼,顶着汉王世子的名号逛春楼,传出去恐怕得被他汉王老爹把腿打断。

    “我肚子突然有点不舒服,朱兄先进去吧,一会收诗的时候,替我也交一份。”说着,陈容从怀里拿出早就誊写好的另一首诗交给朱彪,这是他准备给自己报名参赛用的。

    也是一首《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出自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说姐夫,以你这诗才……还是抓紧时间练练字吧。”朱彪看着纸上誊写的诗词,深感遗憾,“等会我进去帮你重新抄一份吧。”

    朱彪就算再不学无术,也是从小被逼着学的,书法水平肯定比陈容这个不会写毛笔字的强好几倍。

    见陈容捂着肚子溜走了,朱彪只好先行一步,他还想趁着诗会没开始,叫两个姑娘过来陪酒唱曲儿呢。

    陈容当然不是真的肚子疼。

    他跑去街对面的书斋,买了一些笔和宣纸。然后又看到书斋门口有闲置的摆摊用的木桌,便用一两银子租了下来。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有不少来春闺院看热闹的人,因为诗会还没开始,花钱进屋买座又不划算,此刻都堆在门口等着呢。春闺院的规矩就是这样,站着看热闹不要钱,但是想要座位,至少得付了茶水钱。

    陈容翻身站到了桌子上,清了清嗓子,随后朝着街对面高声吆喝道:“卖诗喽,写梅花的诗,一百两银子一首!”

    这声吆喝落下,顿时让现场的喧闹骤停,所有人都回头望去,将目光聚集在陈容身上。

    “他说卖什么,卖诗?梅花诗?”

    “今晚七夕诗会预赛的主题不就是梅花么,他在这摆摊卖诗?”

    “刚才他说多少钱……一百两?穷疯了吧!哪个冤大头花这么多钱买一首破诗?”

    “兄弟,一百两银子对你来说是钱,对有些人可不是。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围观群众的议论纷纷,都在陈容预料之内。他之所以卖一百两银子一首,一来是想靠高价搏个噱头,二来他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朱彪这样的贵族子弟。七夕诗会总共只有三十个名额,有钱人家的子弟又何止百千,今晚最后十个名额,相信他们就算打破脑袋也会抢的。

    “兄台,你写的诗敢卖一百两一首,哪来的自信啊?”有人当众发出了质疑。

    陈容微微一笑,说道:“我不但一百两一首,而且只卖八首,先到先得。如果今晚买了我的诗没能选上的,我就在这里,找我退钱便是。”

    此话一出,现场哗然更甚。

    自古以来买诗参加诗会的大有人在,但从来没有人没选上就退钱的。正所谓文无第一,诗词的比较其实非常主观,从买家确定交钱拿货那一刻,就不会再退钱了。但眼前这年轻人居然愿意主动退钱,这得是有多大的自信?

    “好,王某就先买一首看看,拿诗来!”

    王姓书生跨步向前,伸手管陈容要诗。

    “公子先交钱,我自会把诗写给你,如果不满意,可以再换一首,直到你满意为止。”

    王姓书生沉吟片刻,点头答允道:“在场有这么多人见证,我也不怕你耍赖,钱给你,作诗吧!”

    陈容乐呵呵地接过一百两银票,而后大笔一挥,在宣纸上写下一首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