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 第39章 专访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第39章 专访

    这本书是他写的……

    宛青怎么也想不通,秀儿的胡乱猜测竟然一语成谶。可是这样一部充斥着侠骨柔情、国仇家恨、快意恩仇的宏伟巨作,真的是一个未经世事的读书人能写出来的吗?

    宛青呆愣住,半天才缓过神问道:“公子,没有说笑?”

    陈容笑了笑:“何必说笑?”

    宛青咽了咽口水,痴痴地盯着陈容感叹道:“公子大才,宛青叹为观止。”

    如果说那些诗句足以让他声名鹊起,摘得“晋州第一才子”的美誉,那么再加上这部小说所展现出的才华,别说晋州,就算整个江南,不,整个武国,何人能出其右?这几天就有传言,说这本《射雕英雄传》是武国历史上最好看的武侠小说。宛青对小说了解不多,但她跟风看下来,也认为此书极佳,至于是不是最好的,她倒是没有概念。但既然大家都这么传,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在武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在诗词和小说两道都做到登峰造极。也许陈容只是初露锋芒,几首诗和一部小说还不足以奠定他的历史地位,但他今年才多大?十八岁都不到,才华横溢得都快装不下了,再过几年呢?再过几十年呢?他又能达到哪种高度?

    宛青觉得,自己正在有幸见证历史。一位终将名留青史的大才子,给自己写过诗,还教自己唱歌,刚刚还……还调戏自己。

    天哪……突如其来的满足感,已经让她幸福得快晕过去了。

    “宛姑娘?”陈容望向陷入痴呆的宛青,伸手在她眼前挥了挥。

    宛青这才清醒,尴尬地笑了一声,红着脸问道:“公子以后叫我青儿就好了,以前家里人都是这么叫的……”

    陈容对称呼倒是不怎么在意,两人第二次见面,每次都聊了挺久,算是熟悉了,便点头答应道:“好啊,青儿。”

    “公子刚才说,想让青儿演唱铁血丹心,为射雕英雄传做宣传,具体是什么计划?”

    陈容喝了一口茶,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此事说来话长了。其实写射雕只是我的一个市场调研实验,我真正的目的,是打算创办杂志。”

    “何为杂志?”宛青略感困惑。

    “就是一种杂文记载的刊物。一般来说,可以分成几个版块,比如小说连载版块,专门连载射雕这一类的小说。市井传言版块,记录近期发生的时事新闻。人物访谈版块,刊登对一些名人的采访,通常是问答的形式。当然还少不了广告版块,每期可以帮一些店铺打广告,不过这不是白打的,店铺要上交一定的赞助费。”

    宛青美目放光,饶有兴趣地问道:“听起来好有趣,公子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我就是胡乱构想的,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想好。”陈容挠挠头道,“不过我让你演唱铁血丹心,并不是给杂志打广告。我打算在第一期杂志上,刊登你将于某天首唱铁血丹心的消息,等你演唱后,又能增加射雕的热度,而射雕的大结局会在第二期杂志刊印。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互相宣传,合作共赢。”

    “公子,青儿真是彻底服你了。你这脑子……莫不是文曲星下凡么?”

    听着姑娘的夸奖,陈容心里美滋滋的,接着问道:“所以你同意了?”

    宛青点头道:“公子通知青儿什么时候表演就好,回去我就把曲子练熟,一定不给公子丢脸。”

    “估计半个月左右。青儿,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宛青微笑道:“公子不必客气,有什么吩咐,青儿定当尽力而为。”

    陈容道:“刚才不是说有一个人物访谈版块嘛,这第一期的专访对象,我想请你。”

    “这……”宛青微微一怔,完全没想到陈容会提出这种请求。

    这对自己是一件好事吗?当然是。方才听陈容讲完,她知道杂志是一个创新的概念,一经推出,很可能像射雕一样风靡一时。到时候,大街小巷的人都在看自己的专访,等于所有人都知道了春闺院的花魁宛青,她的名气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怎么看都是百利无害。

    可是她真的需要如此高的名气吗?

    她向来随性,不爱争抢。之前请陈容赠诗,是因为她真的很欣赏陈容的才华,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让她听了就爱不忍释,所以她才昭告天下,让所有人知道这首诗是陈容写给宛青的。在听说陈容给诗墨写了十首诗后,她也只是不服气,甚至有点吃醋,但从来没想过为了争名逐利而做些什么。

    她从踏入春闺院的第一天就想好了,将来攒够了钱,找到一位如意郎君,就给自己赎身投奔他去。但她是本院头牌,赎身的违约金本就是天价。上次得陈容赠诗以后,她又去问过春闺院的幕后老板,结果对方给自己开出的赎身价更高了。商人只看重利益,如果她继续把名气炒上去,想赎身就会越来越难……

    陈容并不知道这些,所以他自以为这是一个双赢的计划,宛青断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宛青也确实没有拒绝。

    至于原因嘛……她心里想着,他在城里认识的人不多,最熟悉的肯定是汉王世子,但是这等身份肯定不适合接受专访。又不想让他去找诗墨,那样自己肯定难受,不如就帮他这个忙,当作赠诗和教自己唱歌的报答吧。

    “公子准备采访我哪些问题?”宛青的眼睛笑成了月牙,柔声问道。

    陈容答道:“对于娱乐业人物的采访呢,大家通常更想了解这个人。比如说你的身世、来历啊,你最喜欢的食物、颜色、诗词、歌曲、话本、小说等等,还有闲暇时间喜欢做什么,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如果不介意的话,还可以讲讲你的情史。”

    宛青想了想,说道:“我家以前还挺有钱的吧,打仗的时候家破人亡,全家逃命。我十岁那年,爹娘为了活命,把我卖到了教坊司,从教坊司学艺出来,就到了春闺院,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算上学艺的三年,八年时光弹指一瞬。”

    这段经历细想其实十分悲惨,但宛青说的时候平淡如水,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

    武国的教坊司主要收两种女眷,一种是犯人家里被抄家后,女眷按律法要充入教坊司。还有一种就是家里负担不起,主动贩卖。通常后者的选择性更大,姿色好的可以学艺去当清倌人,或是丫环、婢女,前者大多数情况下没得选,教坊司安排你干嘛就得干嘛,很多女孩因此沦落为娼妓。这可不是逼良为娼,因为从进入教坊司的那一刻起,姑娘们就不再是良家了。

    “那你爹娘还在吗?”陈容问道。

    “战乱结束以后打听过,都死了。死了也好,我都不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了。”

    随后宛青一一回答了陈容的问题,说到最喜欢的诗词和小说的时候,她说是陈容送给自己的《清平调》,以及《射雕英雄传》。

    “我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吧,最多只是欣赏他们的才华。”

    现在这种感觉算喜欢吗?算吗?不算吗?不知道哎……宛青心里想着,偷偷瞥了陈容一眼。

    “我喜欢的类型……要有才华,长得好看一点,干干净净的……要聪明,还要有逻辑能力,因为我被人骗过几次,他不能跟我一起被骗……懂医术就更好了,我从小体质就不好,经常感染风寒……”

    宛青越说越心虚,怎么感觉,这就是照着陈容说的……说到最后,她甚至脸红了起来,不敢抬头看陈容了。

    陈容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写毛笔字速度太慢,一直在闷头记录,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了,还得让宛青重复一遍。

    “专访稿写出来以后,我会拿去给你审核,你不满意我再改。”

    “好……”

    宛青直到离开之后都是懵懵的,走在路上反思自己刚才的回答。她觉得自己说的太直白了,他会不会误以为自己在跟他表白啊?

    其实第一次接受采访的人就是这样,想不到要用话术包装自己,面对每个问题都是不假思索,回答得很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