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文娱:穿越八岁,开局负债三个亿 > 第81章 三年。

文娱:穿越八岁,开局负债三个亿 第81章 三年。

    2009年,也就是顾谦离开京城的第三年。

    粤北,某村小学,五年级二班。

    王老师宣布下课,然后走出教室,四十多个学生装好书本,背上书包,说说笑笑也跟着离开。

    期间,他们不急不躁,没有想象中的争先恐后,打打闹闹,这种和谐的局面已经延续了两年。

    两年前,就因为这种着急回家,你争我夺的抢位置,推推嚷嚷,导致了五六个学生滚落楼梯。虽然没有什么伤,却也把学校老师吓了一大跳。

    从那以后,每次放学都必须先在操场集合,一个班为一个组,然后一个组一个组放出校门,这样就不会混乱。

    顾谦也混在学生当中,老老实实下楼排队,在操场静静等待老师指挥。

    望着两栋崭新的大楼,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的明亮,个别玻璃反光过来,还有些刺眼,他却笑了。

    “顾谦,你笑什么?”一个绑高马尾的女同学问道。

    她叫王珂,是顾谦的邻桌,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一直是班里的第二,也是同年级的第二。对于第一的顾谦她开始很不服气,暗暗较劲。

    后来,有一次见到顾谦教某个高年级学生做作业,在一旁的老师也点头,表示教的好。

    从那以后,王珂就知道,自己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顾谦,甚至从校长爸爸那里知道,顾谦还是一个明星,她更是不比了。

    反而,她还很聪明,要和顾谦做朋友,让爸爸买了钢琴,有事没事请顾谦去家里做客,顺便请教一下音乐。

    顾谦对这个女同学也没有什么恶感,何况她爸爸还是校长,有时候他也有事找校长谈谈,就这么一来二去,大家也混熟了。

    现在,面对王珂的问话,顾谦笑道:“你不觉得这两栋楼很美吗?”

    王珂转过头看去,她不觉得这多美,反而觉得很老套,就方方正正的白色,没有什么特点。

    “还可以吧!如果能画上各种颜色图案就更好了。”

    顾谦笑笑不反驳,他还知道,王珂曾经向她的校长爸爸提过这个想法,然后校长爸爸和设计师过来找他,拿出几套方案。

    有各种形状的教学楼,还有各种颜色图画。

    顾谦经过考虑,都一一否决了,就要这种方方正正,单纯白颜色的传统教学楼。

    他为什么有否定权?

    答案很简单,因为钱都是他出的。

    这事别人问他,他当然否认。可是谁也不是傻子,学生不知道也就罢了,在老师圈子里,都知道他是明星。

    他来了一个学期,然后就有人捐钱建两栋教学楼,哪里有那么巧的事,不是他捐钱就是他朋友捐。

    ……

    走出校门,顾谦就看到人群中的关超,他点点头,两人隔着十几米,一起朝着镇中央方向而去。

    来到一栋三层楼小别墅门前,两人先后脚进屋,顾谦把书包挂书房出来,瘫坐沙发上。

    关超也在对面坐下,两人面面相视,都不知道说什么。

    没办法,都将近三年了,像现在这种日子太平常,该有的问候和话题都说得差不多。

    “你爷爷和你老爸去班郎中那里针灸,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后回来。”

    “哦!”顾谦兴趣寥寥。

    这也算是一种常规“节目”,不稀奇。

    三年前,顾海昏迷不醒,顾谦一家人北上照顾。经过一系列抢救,两个多月后,顾海彻底醒来。

    医院建议,去找一位很厉害的针灸高手调理。通过央妈江台长介绍,找到了班郎中那里。

    班郎中也不拒绝,只说自己回粤北老家养老,不可能因为顾海而滞留京城。

    同时他也说,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顾海最好也回岭南休养比较好。

    顾家考虑到顾海的确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京城又记者太多,躲一躲也是好的。

    可以想象,到时候新公司各种举措,比如艺人专辑火爆等等,顾家不可能安宁,连带着顾谦上学都不舒坦。

    顾谦更是为了躲避一些人的耳目,南下才是他的选择。

    经过商议,顾家选择了和班郎中回粤北居住,地点就是龙井村。

    以前这里叫龙井乡,管理着七个行政村,十八个自然村,后来合乡成镇。这里作为末位乡,自然降格为村。

    所以,这里街上商铺也有一些,卫生所,水果店,理发店,菜市场,饭馆,旅馆,网吧等等,都有,还真不能看成百十户的村子,而是一条商业完备的街道。

    卫生所就是班郎中的儿子开的,也正因为如此,各种条件还没有差到家,顾家才愿意跟着班郎中南下。

    顾谦初来,在旅馆住了几天,接着就租了现在这栋小楼五年,有班家出面,钱又给足,中间没有出什么意外,倒是在学习方面,顾谦有点不舒服。

    进了学校,顾谦才知道,这个前乡镇中心小学,竟然破烂到只有一栋三层教学楼,一层作为办公室和活动室以及其它,二三层一共六个教室。

    一个教室一个班级,一个班七十人人出头,挤得不像话。

    顾谦想到自己还要在这里好几年时间,他回家向爷爷吐槽,也不怎么就传到了京城。

    一个多月后,红兔姐妹打电话过来说要捐款建学校,问问他的意见。

    顾谦一口拒绝。

    事实上,有些事情,不开口也就罢了,一旦开了口,里面的因果就已经形成,容不得他拒绝。

    在这一点上,红兔姐妹或许想到的不多,或许只是专辑开门红,卖的好,高兴之下随口一句话,一两百万的事情,但是,这关系着数百个学生,数百个家庭的命运。

    没两天,还没有等到顾谦回复,叶臻天后就不请自来,亲自和顾谦谈谈龙井小学教学楼的事情。

    红兔姐妹和华姐第二天也从羊城北上,几个小时后到达龙井村,住进顾谦这里。

    三方会谈,半途中又把王校长叫来,来了个四方会谈。

    对于钱款的预算,王校长是专业的,不但建造教学楼,还买校车等等。

    哪怕是这样,钱还剩很多,花不完,他们又不想投入别的学校去。

    于是,顾谦建议,剩下的钱就拿来做免费入学。

    王校长却说,从下个学期开始,政府就实行全省就免费入学。

    顾谦又建议,做免费午餐,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为了让这个计划执行下去,他们还拿出一部分的钱建立一个食品工厂,专门收购当地的芋头,生产芋头糖等食品。

    经过几个月投入,两栋教学楼拔地而起,第二年过年之后就用上了,工厂也是在那个时候生产售卖。

    如今两年多过去,学校教室足够,每个年级都分成两个班,缺少的老师,教育局也派来补充。

    一个班人少了,老师工作也不用那么累,能够更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甚至因为分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竞争意识,学生的成绩提升很多,这一点得到教育局表扬,家长也高兴。

    到了今年,其它村也有不少学生转学到龙井小学,单单就顾谦班来说,分班后本来三十多个人,现在都有四十多个,多了将近十人。

    可以预见,这种情况明年还会更多,不仅仅因为教学提高,更因为免费午餐吃的好,这对许多家长吸引力实在太大。

    而在工厂方面,销售不好也不坏,每年盈余百万出头,够学校正常开销,还能奖励一些优秀的学生和老师。

    ……

    顾谦回到房间,打开电脑,进入微博,查看里面热搜。